登山行程紀錄

山路與水路之美--和美山連走灣潭山--擺渡船上一覽碧潭好風光

活動日期
2006/3/11 - 2006/3/11
所屬團體
軟腳蝦趴趴走
困難度
0

cmpan(pan)

2006/3/15


山路與水路之美--和美山連走灣潭山--擺渡船上一覽碧潭好風光

古稱青潭大溪的新店溪,自北勢溪與南勢溪於龜山合流後,經過屈尺、直潭與灣潭的曲流在小赤壁下形成獅山邊大潭,即現今之碧潭。這條生命之水不僅提供了先民飲用、灌溉、運輸以及發電等多重功能,得天獨厚的山光水色更孕育出了獨特的人文風情。(取自新店市志)
早期碧潭為市街與郊區的天然分野,包括安康、頂城一帶民眾,如果要進入新店市街,得靠擺渡過潭,遇颳風下雨,交通就有中斷之虞,日據時期始有造橋銜接兩岸的構想。吊橋完工後,日人流連碧潭,時而忘返,「長虹臥月」般被列為台灣八景。
台北縣新店國小下方碧潭停車場旁,有一個新店僅存的渡船頭與全台唯一的單槳渡船,已有120年歷史,船夫李清表示,這裡應視同一處活古蹟來好好管理,但多年來卻好像被人遺忘的地方。
台北縣文史學會理事長夏聖禮說,原本這一帶有九個渡船頭,連結新店與位於內山的廣興、屈尺、龜山等地,如今只剩下連結灣潭的碧潭渡一個,他認為連結灣潭到直潭的灣潭渡、直潭到小粗坑的小粗坑渡與小坑到屈尺的小坑渡都有必要恢復。
和美山又叫碧潭山、大笨山,海拔152公尺,灣潭山海拔141公尺,屬大台北地區平緩易走的大眾化路線。其山不高也只有台北101大樓的十分之一,一般登山會皆走永業路八十一巷上行北新美之城社區,經汐板線電塔058號上和美山,再沿稜線東下穿越金龍路上灣潭山,沿著灣潭路回走搭渡船。
今日我們是在碧潭過吊橋後就左轉往碧潭山行,路途中會經過已廢棄之碧潭樂園,幾棟廢棄的吃食房舍已是雜草叢生,但可以看出往日遊客的絡繹不絕,園區處處留下昔日的遊樂器材的舊痕,此處腹地寬廣也是附近居民晨起運動的場所。新店市政府已將和美山整理得不錯,枕木歩道走來舒適,山頂上一座平台可以眺望碧潭四周景物,烏來的大桶山及最遠的拔刀爾都可看見。灣潭山在金龍路旁,這條路有一段捨己救人的故事,民國68年8月中校連長陳金龍率部屬漏夜冒險搶修青潭堰臨時攔水堤,卻不幸殉難,政府開闢這條山路後,特別以他的名字為新路命名作為紀念。
灣潭為封閉半島的田園風光,順便搭個擺渡 (新店市政府補助當地人免費擺渡進出,外地遊客則每人自付20元),適合帶小朋友一起來,灣潭三面環新店溪,西邊被和美山阻隔,南邊直潭淨水廠供應大台北用水,在灣潭可以享受鄉村田園之美。
渡船船身輕輕划過水面,激起些漣漪,看著擺渡人輕搖划槳的輕鬆姿態,可知他對新店溪水流走勢的熟悉,而在這來來往往的擺渡間,讓我想起一句「十年修得同船渡」,過往遊客與他的因緣是否也是前世註定呢?
行程記錄:
日期:2006/03/11
天氣:晴
人數:18人
8:00新店捷運站集合。
8:25出發。
8:29過碧潭吊橋後左轉拾級而上,幾棟廢棄房屋、雜草叢生,為以前往碧潭樂園之販賣飲料之處,前行會經荒廢的碧潭樂園。
8:55接上新店和美山登山歩道,全程六百公尺、20分鐘即可完。有一木造平台可遠眺四周的小獅山、塗潭山…等,及北二高、碧潭橋相互交錯之風光。
9:13續行經基地台後左切山徑。
9:25經高壓電汐止板橋057。一路往下時還看到一只落地的天燈。
9:40下到金龍路後對面即灣潭山的登山口,登山口處沒有腳踏處,必須攀登而上,一路上雜草掩徑,像是許久無人走過,灣潭山之前一路陡上,有兩顆基石,一顆為內政部所設保護區基石,另顆為隧三角002。
10:28由灣潭山下山時,其中一段山路是非常的陡,當然該路段有設置繩索輔助。由灣潭山經過近乎垂直的陡坡後,一尊觀音像立於其旁。往前行經叉路,左可至渡船頭,右至海會寺。
10:45先至海會寺參訪,寺裡師父好客氣的端出現炸年糕請我們吃。後來有些人說只看到寺廟後門,未能將寺院前後參觀甚為可惜,最後大夥又在寺裡打齋。今日寺院裡有誦經課,為不打擾其安靜,大夥都在其後院的十八羅漢處休息。
12:00午餐。
12:20午餐後大夥告別了師父,隨即出發出海會寺向右行去看一處舊渡船頭,此渡船頭應是九個渡船頭其中之一,應少有人搭乘也就荒廢了。
12:53沿著灣潭路而行,一路上皆為竹林,有幾戶人家顯得此處以前的鄉村風光。
13:00渡船頭。船家剛好要出航了,一船可承載20人,大夥都覺得新奇,而我個人也從未搭過,不消五分鐘到達了對岸,碧潭、灣潭渡可說是最後一個了,假日時尚有一些尋幽的訪客要來親身感受渡船的感覺。
13:05沿著新店溪東岸即可回到碧潭吊橋處搭捷運。
請參: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7309&Caller=%C2%C5%A4%D1%B9%CF%B6%B0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碧潭好風光 潭面點點船隻 而擺渡人只靠些許遊客賺取微薄利潤 不過兩者相比 倒是情願回味舊時風味
  • 碧潭渡船頭出發 新店文史館提構想 連接龜山串連水路與古道 恢復人工擺渡 盼能建山水迴廊
  • pan 姐: 剛想到一件好玩的事, 我向來怕死, 坐船一定要一件救生衣來穿, 看歐巴桑坐船都不用救生衣, 那這一船打扮漂亮的歐巴桑, 歐吉桑, 小姐, 如果船翻了, 船夫不知道會先救歐巴桑, 歐吉桑或小姐 ???
  • 仔細看了照片 船上還真有救生衣 不過都沒想到這事 航程太短了 但當時也有想到萬一翻船 掉在水裡時 會不會忘了如何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