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山裡的故事

春雨霧迷松蘿湖


春雨霧迷松蘿湖

春雨霏霏的松羅湖,在湖邊紮營,傍晚及清晨時雲霧遼繞在湖面似羞怯少女無法一覽全貌,拜訪的人煙稀少,偶有水鴨劃過湖面。數十年前4月春假,公路未通,自松蘿國小徒步沿著松蘿溪畔,潺潺溪水,除拉繩還集眾人手牽手的方式涉水數次免於被沖走。出發後一個小時,上至溪畔延著山腰緩緩繞高,原本晴朗的天氣開始降雨,奇怪?前晚宿松蘿國小還是滿天星斗。雨中前進。大家都咬牙含水(雨水)不多語,中午用餐前僅休息一次。

踏著原始幽靜的路徑,還是領隊叫休息我們後輩纔敢休息,初次正式重裝備(行前訓練走一整天的大屯南峰、面天向天山那次不算),休息時我大背包未卸靠著一塊大石頭休息,因為一但卸下還要有勞隊友協助將背包上肩(除了登山鞋、襪及衣褲是自有的,好多裝備都是借來的,初次背睡袋睡墊及分攤多日公糧大概有10公斤以上),中午用過乾糧後都是陡坡沒人休息,不停的走纔會不冷。不知為何初爬山沒太多經驗的我竟會預知要接近她就會遇到溼冷,外掛的睡袋包兩層塑膠袋包得緊緊的,背包內一套乾的衣褲也分別用兩層塑膠袋包得緊緊的,背包內層還套一個大塑膠袋:所以保溫保命的裝備都沒被打濕,晚上睡覺換上乾衣褲鑽到睡袋內。但因隊友有人睡袋及備用衣褲都被打的很濕,次日早上領隊就宣佈2晚的松蘿湖變成1晚要下撤。

春雨霧迷松蘿湖,在雨中搭營睡覺、在雨中揀拾柴火生火炊煮(學生較窮沒看過用瓦斯)、在雨中半夜帳蓬浸水不讓你睡(湖邊的地都是濕的),結果下到山下松蘿國小又是晴朗好天氣,松蘿湖如羞怯少女就是不讓你看。我付出的代價是因鞋襪盡濕(以前沒有狗鐵絲)及冷,雖著兩雙襪子還有一雙是厚毛襪,但腳指頭快凍僵了瀕臨凍傷邊緣。還好松蘿國小的校長不但讓我們睡在教室內,還招待我們到他家洗熱水澡,真的好感謝。

當地原住民告訴我們4小時就可以到,結果我們走了8小時。一共花了5天4夜拜訪她。分宿羅東(宿)→松蘿國小(宿)→松蘿湖(宿) →松蘿國小(宿)→臺北可愛的家。沒想到那時遙遠難以親近的松蘿湖如今卻變成大眾化景點大大方方的展現,臺北最快就可一日來回。(註:雖然算是大眾化景點但因天氣在下午仍會詭厥多變,中級山的登山裝備及基本體力仍要具備)

回首來時路當時真的有夠賤(健),衝著既然未能在17歲拜訪松羅湖,18歲時一定要去,驚鴻一撇留下難忘的回憶。領悟到爬山還是要趁年輕;年輕的定義是什麼?18歲比20歲年輕、20歲比30歲年輕,還是心中永遠的18歲。

以上去的年份不告訴你,我的密秘....

所有回覆

  • 好故意喔 明明說不告訴人, 卻又自己留下痕跡. 比妳晚一年去...19歲才去...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