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6/2/23
緣起: 農曆春節一定要上山的啊!地點當然是在溫暖的南部。已多次在這個時節從西邊翻越山脈,到東邊的溫泉中享受,今年也不例外。由於隊伍中有新手,所以挑選了相對容易又充滿懷古情懷的路線,崑崙坳。原來崑崙坳是舊古樓的意思,舊古樓在哪呢?拜網路之賜,將地圖瀏覽器的老五萬地圖疊合,馬上便知。這個排灣族的大部落號稱台灣的馬丘比丘,非得去看看不可。清古道、營盤址很吸引人,溫泉也很吸引人,準備起來快活得很。老山友光姐難得可以重返山林,他又很想拜訪大武藏,所以選定了白鷺部落進入。小曾早在路線還沒規劃之前就預約了這一隊,得知又是溫泉為 ending,一定準備一堆美食佳餚。郭熊因為接了我的電話,上了山,差點搞得眾叛親離。近來覺得探勘好玩而被我拐來的 Ingress 玩家林V&女幫主,嘗試踏出人生最長的一次縱走。一台車從北一路開到屏東,解決隊員來自北、中、南各方的交通問題。至於老婆大人,出發前重感冒,要出發真是千萬個不願意。不過大家還是一同出現在登山口,展開此次的山旅.....
留守: 立品
交通: 傅先生 0952929873
預計行程:
2/9 初二 10am 南州交流道 7-11 壽元店, 包車往力里 -白鷺部落 - 950M 起登 1pm 南北久保鞍部 C1 (缺水, 一人 3L) <-> 久保山
2/10 大武藏山 1650M - 卡藏鞍部 C2 輕裝來回 卡山 <-> 崑崙坳 取水
2/11 衣丁山 <-> 大石嚴 拿水 回稜線 C3 (阿光從棚集返回來義)
2/12 越嶺 - 屯兵空營 - 金崙溪 C4
2/13 大里力山 - 諸野葛營盤址 - 溫泉C5
2/14 歷坵 金崙 賦歸
實際行程:
2/9 初二 10:am 南州交流道 7-11 - 白鷺部落 950M 起登 - 南北久保鞍部 <-> 久保山 -> 久藏鞍附近 C1 (缺)
2/10 C1 大武藏山 1650M - 卡藏鞍部 C2 <-> 卡山 -> 崑崙坳 (取水) O 型回程
2/11 C2 -> 衣丁山 -> 金崙溪上游 C3
2/12 C3 <-> Chochakuli 營盤址 -> Sachakulin未找到 -> Chiyamalusabai 沒找到 -> 大里力北稜 <-> 下溯撤回 C4
2/13 C4 ->腰繞至分稜點 -> 諸野葛森林點 -> 金崙溪 -> 溫泉 C5
2/14 C5 -> 賦歸
D1: 天氣晴
10:30 南州交流道 7-11, 所有人員、背包上傅大哥的得利卡。出發。
11:00 過了白鷺大橋,又過了第一條支流,第一晚無水,大家還沒備水,停車找水。橋下見支流全乾,好在右手邊廢棄的民宅水龍頭還有水。
11:15 裝好水,車路往白鷺部落上行。
11:50 白鷺部落,車行終點在海拔 950M 左右的鐵柵欄。打包,敬山神,祈禱行程順利。
12:30 午餐畢。出發。路幅很寬,橫腰不上稜。
1:03 神石叉路 休息 不久之後路轉成小徑,仍然其清楚好走。
1:55 崩坍地
14:38 南北久保鞍部 1380M,放重裝登久保山。來回約30分鐘。
續行至久藏鞍,鞍部為草生地不適合紮營,往上會切過幾段廢林道,林相極好,平坦地不少。
1450M 左右紮營,營地仍能通電話。
D2 天氣晴 台東雲瀑漫不過中央山脈
7:55 大武藏山頂。1630M 無基石,但是樹上有東港博岳的鐵牌。經建版地圖有點偏差。
8:10 山頭附近崩塌稜邊可展望石可見,大漢山,句奈山等。並可見到 1466 峰。
8:51 崑崙坳分稜點,小休。地上一堆舊瓶瓶罐罐垃圾。
9:40 卡藏鞍,1490M 稜線左側透空營地,可看到高屏地區。柴山,八五大樓等。安營。
10:30 背午餐、水袋,輕裝出發卡山。稜線變瘦之後可清楚展望舊古樓。
10:57 卡山山頂 1555M。休息拍照。
雖然ˋ二十多年前的紀錄就知道古道已不可行,但還是想去探探,決定下卡山東鞍附近再下切古道高度找找看。
11:48 跟到卡山北稜從來義林道上來的路條,修了兩次終於回到正稜。
12:00 往正南斜切。
12:20 崩坍地 1350M、已長草不難通過。
12:35 廢耕地,駁坎處處。
12:50 差不多 1250M 見崩溝越低切割越深,開始橫腰。看這樣的狀態,已打消明天橫腰的念頭。
12:55 高繞過一個深溝,繼續緩下,接下來又是樹林平緩耕地。
13:20 林務局樣區 1200M 左右。
13:45 舊古樓北側第一溝。崩得規模很大,看到山豬、山羊,研判此溝可能有水。瞄準山豬走的路過溝。
14:00 溝壁邊有一小水池、可能是人挖的。
14:05 渡過溝接上稜就看到"古樓尋根之旅"的黃色路標,並且踏上清楚古道。TWD67 座標 220758,2488528
14:15 跟著古道來到平坦稜線,有一片石板寫著"中山室 尋根特遣隊",我們將帶來的米酒、行動糧放在石桌上祭拜,跟此地的老祖先告知來意,誠心祈求平安順利。因為沒有族人帶領,大夥約定好參觀部落時,若踏入家屋一定要打招呼、說聲抱歉打擾。TWD67:220789,2488437
真是好大的部落,除了完整的家屋疊石之外,最特別的是立起來的石板。2013 年尋根時,有些家屋的石板還用紅漆噴上姓名。
停機坪過後古道仍能跟上一段,遇溝我們選擇低繞,降低約 70M接回稜線,仍是滿滿的遺跡。
15:30 1466 正稜附近,大夥兒對舊部落仍興致高昂但實在參觀不完。怕回程摸黑,隊伍拆半,我跟郭熊回去中山室拿東西,找水,其餘人由光姐領軍順稜回程。
15:57 中山室。太多古蹟實在走不快。我們還得找水呢。順著古道往來時的溪溝走。
16:01 在古道上方發現"戰歿勇士碑"。回到古樓尋根之旅路條處,小稜上有一條明顯路徑,我們直覺就是取水路。
16:40 取完水回到路條處,目標 1466 峰往上爬。水源真的在溪溝比較下游處 ,剛好上下都是伏流,古道高度下方約 30M。
18:10 前過 1520M 的裸露小峰頭之後天已全暗。事實上如果有日光,可以不用一路跟稜爬回分稜點,橫腰回營地即可。一路林相良好,無須動刀。
18:50 回到營地。營火已經再等我們囉。風從稜線東邊整夜呼呼的吹,我們在西側不受影響,近處是泰武的燈火,遠方則是高屏夜景。
D3 陰天,時短暫雨
7:00 依依不捨跟阿光道別。
7:15 下起雨來,雨點有點大,全隊穿上雨衣雨褲。感覺兩天的醞釀,東邊的雲霧總算都漫過來西部了。
7:25 卡山。山頭附近直接抓正東方下稜。
7:38 稜線透空處,雨歇,雲霧散開,一堵牆般的衣丁山露頭。
9:00 清古道。我們沿著緩稜上下,到 1398 前鞍開始稜右下繞,找尋古道遺跡。果然在 1398 峰南側找到清楚路基。休息拍照。
9:35 循一段古道鑽砍,有成大山協路條,在 1398 東鞍接回來義林道。踏上清楚路底,女幫主歡呼有路,大家讚嘆路底清楚。
10:08 1470M,往大石嚴舊路岔路口。TWD67:222013,2490291 路口走進去幾步就倒木遍布,應該沒有再使用了。路況這麼好,大夥似乎早就想早點翻過衣丁山了。郭熊和小曾飛也似地走在最前面。
13:00 路橫腰崩壁。已經過了衣丁山傳統的登山口。
13:20 接稜前獵寮1。大夥兒終於集合,用餐。感謝獵寮主人把路整理得超好。
13:40 衣丁山東南向主稜上,獵路繼續腰繞。放重裝,一起去登頂。
13:43 回頭似乎有見到路口,往上爬一些發現是獵人儲藏物資的地方,往山頂無路,靠稜邊邊鑽上。左側是剛剛橫腰的大片崩坍。
14:10 登頂此行最高處。3-6642 2068M 衣丁山。山頂可通電話。
14:40 回到獵路。回程不走原路,抓東邊下,無路底需要揮刀清除藤蔓。回頭背重裝,跟路。路果然順著衣丁山正東稜下。
15:08 1850M 獵寮2。有許多樹幹鋸成的小板凳,集水裝置,營地舒適讓人以為是山鼠路。不過沿途無伐木跡象,完全都是清除路障的大鋸痕。獵寮過後往北橫腰,有一個小水源。
16:10 1645M 小圓山頭前鞍附近,路降至北側橫腰崩壁。之後就沿著乾溝一直下,直到那保衣丁西側的最低鞍,順溝轉南向下。
16:40 金崙溪源。TWD67:225261,2489942
17:00 獵寮3,竟然見到已經在山上一個月的獵寮主人,更神奇的是他就是二十多年前紀錄中的許進生大哥。大夥兒圍著他問東問西。再次確認清古道在金崙溪這一段有三個營盤,因為阿光的緣故,三個地名我們也背得滾瓜爛熟。上到下分別是 Cho-cha-ku-li、 Sa-cha-ku-lin、 Chi-ya-ma-lu-sa-bai。還有一個線索就是"要走右邊的路".
下起雨來,大家到下游約 100M 左右的獵寮舊址搭營。郭熊在細雨中用濕材生火,讓我們有一個愉快的營火之夜。夜半看到星光點點,還有飄動的光點,以為是營火的火星,沒想到是螢火蟲。
D4 晴
6:50 輕裝出發,5 分鐘後到許先生獵寮,營火仍未熄滅,人已離開留下棉摺得整整齊齊的棉被。
7:13 順著高繞路來到上游雙溪口。上切一點就看到駁坎疊石。
7:20 上一點再往北支流的方向平繞,發現清古道的遺跡。路幅頗寬,有兩層。應該就是 Chochakuli 囉! TWD67:225095,2490034
7:45 回程。
8:40 出發往下游溯行。
9:00 營地下游 200M 左右河階平緩處找古道未果。陽光普照溪水潺潺,我們就一路邊找邊走玩下去。此潭不跳(此水不泡)更待何時,就是今日的寫照。
10:53 溪左岸大石下有獵人藏的物資。石頭旁還有一小段古道駁坎遺跡。TWD67:227399,2489745
11:05 獵寮4. 再往下游一些就是雙溪口。 整理得非常舒適,但沒找到遺跡。TWD67:227619,2489817
12:00 有水處午餐。雙溪口再往下沒多久竟然溪谷變成伏流,往上一看是從那保東南邊稜線大崩坍,溪谷石頭變得好大。我們預定上切的大里力北稜也是坍塌嚴重,不得不繼續下溯。我輕裝向下游探了500M 過了大里力北稜東側大溝,沿途有看到疊石記號,心中充滿疑問,接下來的溪谷兩側越來越陡峭,獵人會在哪邊上稜? 郭熊則想88之後,是不是能夠一路溯出去? (沒試試怎麼知道?)
13:05 隊伍繼續下溯。溪流越來越陡峭,潭瀑變多。
14:00 遇到地形,溪左高遶,有跟到嶄新的高繞路砍痕,不過往下游一看溪谷收束,一副不好搞的樣子。 當下決定回撤依照原定計畫乖乖上切。新手隊員看到要爬回去,崩潰狀,走得頗慢。TWD67:229350,2489943
14:40 回到大里力北稜下游一點的河階 1250M,這裡的樹林看起來可上稜,請小曾轉告在後面還沒爬回來的隊員在此紮營,我跟郭熊先去砍一下回家的路。
17:20 回到營地。我們整理一條上正稜的路,結果在1390M 左右接上許大哥的路。往上游方向跟了一段到大里力北稜,試了一小段稜線,依稀有路底。然後又回頭試跟了一段往下游的路。
這神奇的獵路就真的橫腰過各種崩坍,從下面溪底往崩溝上游看,壓根不會想到獵路會真的就這樣通過。此時突然頓悟,原來這就是大哥口中右邊的路啊!
崩坍處可看到金崙溪出海,電話可通,跟留守報了平安,也得知阿光已平安下山。
我跟郭熊愉快地整路回營地。溪谷的風就在大夥兒圍爐晚餐的時候止歇,美食伴隨著小虎隊的歌聲.... 烤著棉花糖。半夜風用力地吹,兩頂外帳都各倒一根營柱。
D5 晴
7:00 出發。第四個 5點起床7點出發的日子,不同的是今天有美麗的太平洋日出。
7:45 全員上到獵路出發。
8:18 全員渡過大溝。對面陡峭要小心攀上。TWD67:228353,2489696
接下來就是跟山腰路,不管碰到什麼地形,獵人總是有辦法把路神奇的開過去。
10:20 美好的小溪水源。TWD67:229345,2489519 水流將石頭沖穿一個神奇的洞,形成一座石橋,湛藍色的深潭無限美好,我一共跳了五次!
11:26 獵寮5. 北側的溪溝有水。 TWD67:229946,2489285
11:36 諸野葛稜線 1350M 左右。稜上有個乾泥池,獵路繼續往南帶,繼續橫腰,我們往正東走下稜。
12:06 沿稜下了 100M左右。林相還不賴,有路底可跟,午餐休息。餐畢下降 50M 左右,清楚獵路又往南去,我們只好離路循稜而下。雜木寬稜標示不易,抓稜線就對了。
14:40 諸野葛森林點。937M。前鞍真的有 100M的落差喔!
接下來稜線上有許許多多的駁坎,分布又廣,有些護坡很壯觀,但不知道諸野葛的正確位置。
16:10 570M 休息。還是有許多駁坎。
17:00 290M 溪底。下溪前陡峭但有崩坍地,趕時間所以就直下了。正稜有許多樹,有時間的話會比較妥當。接下來就是踢大溪床到18:00 抵達溫泉! 寬大的溪床營地,美好的溫泉池,溫暖的營火,今晚只有我們隊伍獨享。
D6 大晴
睡到自然醒。等太陽慢慢照到溫泉池、又照到營地。
10:00 出發。水量不大過溪容易,走走玩玩。
12:10 溪右看到水泥護坡,往上爬便是車道。TWD67:239230,2491447 果然司機大哥不一會就出現了!
14:40 大武用餐完畢
16:30 屏東南州交流道
一個隊伍順利圓滿的完成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老婆說我心臟很大,敢亂帶新手。要感恩的實在太多,感謝老婆破病相挺,感謝前人,感謝獵人,感謝隊員,感謝留守,感謝老天爺!!
參考資料:
1994 崑崙坳古道 初探 http://mian.tw/archives/92 http://m2755683.pixnet.net/blog/post/80124801-%E5%B4%91%E5%B4%99%E5%9D%B3%E5%8F%A4%E9%81%93%E5%88%9D%E6%8E%A2
2003 lizard 金崙三雄 那保 http://www.keepon.com.tw/thread-7548b325-0e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2005 重勘崑崙坳古道 http://59-120-215-226.hinet-ip.hinet.net/thread-b65b3092-0f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http://www.keepon.com.tw/thread-ff5c3092-0f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2006 趴趴牛 大石嚴 http://guan16.blogspot.tw/2006/10/02.html
2008 kaku 古樓峠山、古道武藏、久保久集稜↖↗林道(大O連環打通)…+戶亞宇山….開闊與風情 http://www.keepon.com.tw/%28X%281%29S%28g3i0xiepxjgoluo0uacjvccd%29%29/thread-bcad86e9-13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2012 武賢 衣丁 茶仁 http://59-120-215-226.hinet-ip.hinet.net/thread-07d55e35-18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2014 台大登山社 那保大里力 http://www.mountain.org.tw/WebBBS/Record/RecordOne.aspx?RecordID=341&MessageID=22751
2014 四季 舊古樓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dbt.wang.5/media_set?set=a.10202464318235718.1073741837.1427292910&type=1&__mref=message&hc_location=ufi
2014 大武藏 http://www.prowang.idv.tw/middle%20mountain/ka%20shan/ka_shan.htm
2015 成大山協 衣丁茶仁出來社 https://www.ptt.cc/bbs/sttmountain/M.1444811805.A.447.html
2016 立品 近黃溫泉 http://www.keepon.com.tw/%28X%281%29S%28qijabklew2ui34p0yrk0qmef%29%29/thread-040ff182-bab7-e511-80c0-901b0e54a4e6.html
感謝幫主妙筆生花!感覺還會有下次?
別看幫主的心得紀錄寫得像魯肉腳,事實上從郊山的夜爬、跑步,中級山的砍路、架繩攀爬、崩壁橫渡到野溪的涉渡、跳潭等等,都玩過才上的喔!
雖然隊伍的 attraction 是一頹圮老路,但意外跟到一條活生生的路,最令我感動。路的主人用傳統的方法維持祖先的傳承,在山裡逍遙度日,倘若如此,夫復和求?
喜極而泣~~ 其實是報錯距離搞笑了
先聲明,這森林點本來就斷頭的喔~~~
好煩喔~~ 以後不能帶刀了啦
探高繞路途中..大家臉色凝重, 繞過一個還有許許多多個, 還是回頭吧!
一定要的
金崙溪出海
一小段保持完整的古道
超讚的行程,感謝分享^^
請教一下,至白鷺部落登山口的產業道路,一般低底盤車可行嗎?會刮鈑金嗎?想由此登久保山但擔心刮到別人的車子…
@bege 轎車應該可以喔!
感謝!
蚯蚓大,您分享這邊國境之南紀錄,讓我想到地圖產生器內不少山友分享GPX軌跡套疊在經建圖上面,可否將山友分享的台灣全島GPX軌跡單獨一圖層,方便製作離線地圖時可以套疊(如開放地圖等以經內建北部山頭路徑,但中南部山頭得路徑不多)參考。畢竟踩著先前山友的GPX足跡走對登山活動的安全性提高與降低風險性很有幫助。
如上面這套地圖如果能套上您的地圖產生器內山友分享的台灣島登山GPX路徑(14-16級)應該是夢幻級的海陸通吃地圖。
期待蚯蚓大能將GPX軌跡路線分層分享好套疊上去在分享給登山補給站的山友們參考。
GPX軌跡圖層 背景透明 可以套疊在其他地圖如中研院百年地圖之日本帝國時期之台灣地圖上比對、探勘研究等
蚯引大在忙嗎?
貴站的gpx軌跡与經建三合一 但底圖经三溫印成紙本解析度大
是中研究经三版的5-24倍
離線後档案超大且图資与中研经三一樣
用手机看太浪費儲存空間
如能將gpx軌跡單独分層透明(向量或圖專可套在中研經三上
Cp值大增
因此才不請之請
將山友分享的Gpx軌跡分層透明之建議
期待您回应?
抱歉 我現在才看到 gpx 圖層應該可以喔, 關於地圖產生器請移駕到 https://www.facebook.com/%E5%9C%B0%E5%9C%96%E7%94%A2%E7%94%9F%E5%99%A8-283886151658168/ 討論
歹勢,沒有FB帳號,也不想加入FB,只好在此借題提到此需求。
開放地圖開放地圖上有一些登山路徑標示,台灣在地的開放地圖台灣開放地圖http://openstreetmap.tw/osmtw也有一些電線桿標示,但台灣在地開放版地圖似乎沒人[維護]且山頭標示只有高度沒有山名,開放地圖上的台灣圖幅內則有,因此把GPX上載后在描繪一次可以產生登山路線標示。
如果地圖產生器內的GPX版的背景增加[空白(透明)],不要顯示經三版,讓有需求的人可以自己顯示[背景](如中研院百年地圖、國土中心的各種圖層等),另外可已主動提供GPX離線圖資圖檔(最好是mbtiles格式方便後續在利用套圖用,如套在日本帝國時期台灣堡圖對古道探勘非常方便或如您這帖登山行程提到套圖等)。
貴站的經三版經轉成Mbtiles格式16級約25G,中研院版只有1.1G。如果能將GPX軌跡單獨分層成透明背景的離線圖資,且定期發布(如每月一次主動在地圖產生器APP與網站上)GPX圖層離線圖資訊息,對山友的幫助非常大。且地圖產生器還可以統計熱門登山GPS打卡點提供給新聞界[話題]..
openstreetmap.tw 網站上的地圖只是展示用, 平常使用建議直接用 OSM.org 或其他 osm app (圖資跟 osm.org 都是相通的, 只是顯示設定不同).
OSM 也有提供 gpx 圖層, 譬如 https://gps-b.tile.openstreetmap.org/lines/6/53/27.png
只是資料遠不如地圖產生器的完整, 也許可以將就用一下. 開放授權.
大約兩年多前我自己從各網站搜集 gpx 檔自製 gpx 圖層, 譬如 http://map.kcwu.csie.org/gpx-tile/6/53/27.png
資料比較豐富(不過不會更新), 但沒經過篩選, 所以使用上只能相信眾數: 粗的線比較可信, 細線要存疑.
(我不介意別人使用我做的圖層, 但注意我沒徵求過原始 gpx 作者的同意, 所以請自行斟酌授權問題)
謝谢吳大提供圖資套圖如下
GOOGLE TERRIAN\Mapnik\CSIE GPS
昨天找条復雜路線比較内置地圖路線差異(劍潭走道內湖大崙尾下中央社區)
剛好附近山區有山友迷路新闻(聖人瀑布走到擎天崗)
昨天在文間山也遇到二位山友迷路--聽信北市府的親山步道在捷運附近的山路登山的都会人士,雖然有東吳大學的台北市政府親山步道解說牌...的地圖,這兩為山友還是看不懂親山步道地圖的[說明]與接下來的路線怎麼走(因為那邊是軍事管制區,一般人都認為軍事管制區不會是市政府親山步道的一部分)
其中一位手機可以連往當場教他們如何用手機的GOOGLE MAP定位與看地圖,這隊山友看到地圖后馬上很高興的知道自己在哪裡,聽到我要往大崙尾走,也要爬到大崙尾。深怕他們不聽話,便交他們安裝ORUXMAP與下載這山區的MAPNIK的地圖,讓他們看看沿途複雜山路等。走道劍南路鄭成功廟後跟他門我還要走[山路],不走親山步道的路到大崙尾,他們才乖乖的說到鄭成功廟走自己的山麓。
另一位山友就沒聽話了,自己探險去了。
過程中看到简單明示的地圖应該是這類親山者需要,也最需要地圖內建GPX軌跡的人。本來想蚯蚓大的地圖產生器大都是有經驗的山友分享的GPX軌跡,但太複雜了,一般有此需求的山友應該會看不懂也不願意看這麼複雜的山麓的地圖。因此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了。
蚯蚓大,打擾你了。
@50Gray 也可到這邊討論. https://github.com/happyman/twmap/issues/11
純 gpx 圖層做成 offline 格式在 oruxmaps 的使用上還不是很便利: 無法 composite online 跟 offline 的地圖.
郊山既有路線的話, 儘量描到 osm 即可。
中級山探勘, 等高線為主(衛星圖為輔), 行跡只是讓人更確定曾經有人這樣走過, 但也會影響到他人探勘的樂趣.
謝謝蚯蚓大提供資訊。
載入GPX或GDB軌跡套在圖資上小復雜,影響圖面的[明示性]。因此改為描圖在開放地圖上。
ORUXMAPS的[多圖層]功能可以離線X離線(含ORUXMAPS下載的離線地圖)或者在線X在線疊圖顯示。
蚯蚓大如果把地圖產生器的GPX圖層獨立出來不套在經建山顯示,還是可以讓ORUXMAPS利用者
在線套在GOOGLE衛星、中研院的百年地圖或國土測量中心的圖資上。
當然也可已離線後套在離線圖資上。
至於探索山林樂趣跟這些內建GPX軌跡不相衝突,
爬山前先離線圖資預備用,到登山口開始爬山可已不用看圖資,等有需要時才拿出來看就可以拉。(也是手機導航最省電的模式)
除非要寫登山紀錄的人才需要釘的圖資看啦。不然就讓手機自己紀錄你的行走軌跡與當下位置,背景做業即可。
450x675 100%50%25%
心得紀錄
人員:蚯蚓、WL、光姐、小曾、郭熊、林V、我
雖然是我主動要求的,但從沒有縱走經驗的我,對於這趟行程,內心各種忐忑糾結,隨著出發日及年關將近的各種俗事糾擾,讓我一下期待一下沮喪、一會興奮一會倦怠,掐指一算剛好不偏不倚正中月事,更叫人心神不寧(一度還想買站立尿斗結果買了排汗快乾內褲)。
2/5(五)放假前夕,同事問我春節要去哪玩,我說應該會重裝去南部的山上待六天吧,大大引起同事間(姊姊阿姨們)對我的關注,下班被簇擁著各種熱情祝福置信或不可置信,總之我走出辦公室後知道是不能逃避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糊裡糊塗被拱的一古腦鬥志瞬間高昂起來…
Day1 2/9
05:00 立曾還有我從台北出發 到台中接熊
10:00 南州交流道7-11補給糧食並和蚯蚓WL光姊會合
11:43 抵登山口,高度約950m,停留一個多鐘頭,簡單拜拜並用午餐後來一張行前合照。阿淦~粗神經的這才發現我去程睡覺時眼鏡放在林V車上,眼鏡盒倒沒漏帶到orz,雖然近視不過兩百多度但六天不帶眼鏡也叫人不免揣揣不安
13:55 崩壁
15:00 從叉路到上北久保山約30分鍾路程
15:46 途中,光姊眼尖發現一隻被獸夾中氣絕的可憐傢伙,我們取了牠一條腿回去加菜
17:00 大家狀態還不錯,比預定多推進了些至林間寬闊處扎營C1
從來沒有搞過外帳升過火,一時看到這些陌生東西有點呆了個不知所措,娃娃學步般跟著前輩綁繩、拉角度、整地、撿樹柴、鋪地墊
大火生起,大家圍著烈火取暖邊煮飯。我跟V一組,由於我們兩個最菜,東西也帶了個兩光,看到其他人豐盛菜餚配料,不覺有些窘迫,再加上我的食量較普通人大了一點點,我跟V兩人不免對接下來的日子有些不安,自此後各種早晚餐都在上演兩人虛情假意孔融讓梨賺人熱淚的溫馨戲碼,以下就不再贅述。
Day2 2/10
接下來每日照表操課五點起床七點出發,熊說這團難得精實,我不禁神往其他團又會是如何?沒個參考基準。不過有趣的是,由於團裡有動、植物專家,大家對於凡路上所見的便便或是植物都有強烈求知慾,只稍高聲呼求便有專人不太專業服務。
07:48 東行抵大武藏山,這裡什麼都沒有,GPS不太準
09:37 C2 很快來到峠藏鞍部,覓了片展望好、氣氛佳、草豐美處。下重裝紮營,簡單休息後,輕裝出發本行的重頭戲。
前往卡山的路上,路跡忽明忽滅,原本稜上的路多被崩塌搶了去,我們在林間鑽繞跳躍,原本在我前方衝鋒陷陣的光姊突然不見人影,抬頭一看,只見她躲在卡山山頭用男音喊”我是第一個登頂的”、一會又用女音大叫”我是第二個”,調皮逗的大家哈哈笑。
10:52 登頂峠山,展望佳。
光姊借我原民長老賜的武士刀拍照,配在身上,不禁有些飄飄然。
蚯蚓此時提議不再折返直接硬幹橫腰古樓,這提議搞的一行人雞飛狗跳,一不小心會落入陡坡崩塌地,必須時時留神修正,才不至繞的團團轉。
艷陽高照,進入崑崙拗神秘古蹟區域,好大一片山頭,一個轉身就是古道、駁坎、石版建築、耕地,在鬱鬱蒼蒼樹林間隱隱孤立,彷彿凍結時間也凍結呼吸,它就在這裡,只是雜草漫布沒入他曾經榮光的顏面,新上的樹梢不解哀愁的掩蓋。流連這片斷垣殘壁,建築間距離疏落不一,推敲桃花源記雞犬相聞景象,想像或許曾經人聲熱鬧家禽鳴叫煮飯聲織布聲鄰里相隔幾尺頭一抬起便可閒聊柴米油鹽醬醋茶,成群原民孩童淘氣黝黑利落在狹小的壁縫間奔跑跳躍,跟著阿爸阿哥生火打獵。那時候,他們離開這裡,是否跟我想樣同一般不捨,
若是現在,他們來追憶、來尋根又是怎樣的心境?這一份思古幽情,願只是我一相情願自作多情罷。
對於這些遺跡,大家發出連連驚嘆,這裡真的壯觀美麗,光姊要大家不要隨便亂移動石版,因為原本習慣將祖先埋在家裡石板底下。我跟林V打趣閒聊說一起住這裡,他打獵種田,我織織布就好,只怕用不著一天我們便開溜大吉。
15:40 到這裡大概來到區別體能的分水嶺了,除了郭熊與蚯蚓繼續往下取水外,其餘隊員先折返回營。剛才下降上升多少,分毫不差,如數奉還,我們一面尋找當年的字碑(結果是蚯熊找到了),一面賣力上上下下,接上上軌跡記載的路線。噢!我想家了。
17:50 回到 C2 營地煮飯生火,蚯蚓和郭熊則稍晚才回來。吃晚餐時念起,若在往年,這大過年的喜氣年節,我應該在山下餐館大啖山珍海味,吃到撐的吐出來再嘴上些言不及義的吉祥話;而此刻此景這六天,卻得粗食淡茶,清涼如水。
用餐後大家圍著火聊著,聽阿光陳述自己的故事。夜裡,一陣雨,林V睡在最外面大叫嚇的我迷迷糊糊爬起來胡亂整理一番後又回籠。
D3 2/11
因光姊山下還有事要處理,所以我們在這裡跟她分道揚鑣,繼續我們的行程
起步沒多久,一陣烏雲壓過,接著雨勢漸大,突然有種喪氣的念頭,很想折返追上光姊跟她一道下山。定了定神,儘管好冷好濕好滑,強迫自己不能軟弱,走吧!
郭熊和小曾在前帶隊,他們漢操好,我走在他們後面苦苦追趕那僅僅驚鴻一瞥的背包套,跟林V兩人走的狼狽。蚯蚓和WL不慌不忙,在後面倒走的愜意從容。
0858 到達古道口,太陽露臉,相機都是霧氣。
接著朝衣丁山方向,我佛慈悲路徑明顯清晰顯經過整理,惟路徑多又缺乏標示,皆由先遣隊(熊、曾)判斷方向,我跟V則在中間摸魚打醬油不怎麼看地圖GPS,所以偶爾迷個路練腳丫。
大體是這樣,一隊人馬拆三隊,兩個兩個一組,前中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能偶爾仰天長嘯前後呼應判斷彼此位置也許夠奢侈了。經過通往大石巖的叉路,儘管有些好奇,但還是放下它吧!漫漫長路漫隨陽光風景,走起來很舒服的。由於我走在林V前面,走的歪路不免較多些,偏偏自己眼睛小又不能怪他走路的頻率和我不合拍,我還是寧願走前面些,自嘲吃苦當吃補。其中過ㄧ個大崩壁尾時著實無法肯定方向,我猶豫了一會,迨他追上給了意見,我便蹣跚蹲過橫木跨過障礙小心地面不怎牢靠碎石地坡,才驚此行不通,他探了會才確認路在上頭,他奶奶個熊!好在累歪我沒力氣追上去掐死他。
1313 發現一處小獵寮,獨棟透天溫馨雙人房,吃午餐。
由於沿路皆找不到上衣丁山路徑,獵人想必對登頂這種檔事不感興趣,看來得自己的山路自己DIY了!於是下重裝,由蚯蚓領刀衝鋒陷陣,能感受到他體內野性靈魂受到感召,他敏捷像野馬在草原奔馳,獨我這廝老弱婦孺在荊棘中舉步維艱。
1406 登頂衣丁山,無展望,簽名拍照,笑的慘澹。
1503 雙拼營地,有鋪草,有集水設施,很寬敞,沿途有路看來似山老鼠整理的,暗自幸有這條康莊大道,這一連串下坡走到腳底起了大水泡,更不敢想沒有路我又要走的多磕磕絆絆。
以往過崩壁總有些緊張,崩壁地基不穩,腳踩的手抓的都不可靠,但這天過崩壁的次數跟喝水次數一樣多,除了稍加專注外,已麻木的多了,只能放膽沿著前人步伐踩,腳沒有多餘力氣探他個虛實,生死不過一翻兩瞪眼唄!接著沿著溪谷而下,石頭上淺苔濕滑摔了我一兩回。
1645 一處獵寮,火煙裊裊,遇到20年前帶阿光去崑崙坳的老獵人許先生,在山上已經待了二十幾天,坐著和他閒聊,他熱情招待我們咖啡,並指路下游不遠處有個營地,此消息讓人振奮如獲甘霖!哇勒~這時還真的給我天降甘霖,又冷又狼狽火速抵C3,廢話不多說紮營完成!
只是雨中找不到什麼乾材,郭熊刀用的精巧,竟將濕材剖成細材,取其中乾的來使,看的我目瞪口呆,模仿不來。他費了番功夫終究紮紮實實生火起來,從此奠立中級山生火小霸王名聲!威名不逕而走…在本團裡。
這裡離溪近,喝水裝水洗鍋碗刷牙洗臉洗頭很好打發。蚯蚓在獵寮拾到猴子頭骨,我們將它打包。
D4 2/12
0725 輕裝抵Chu Cha Ku Lin(屯兵營址),大夥如清明掃墓般,整理了一番遺址拍照
0805 回到 C3 拔營,沿金崙溪下
在河床邊,依照光姊提供大約位置尋找另個營址Sachiakulin,惜是未果。倒是小曾找到了山羌屍骨。
延著河床漫漫長征,由於兩面都是陡峭峽谷,找不到路登大里力山,盡是一堆攀石渡溪地形,沿路雖有疊石指引,卻仍不好走,饒是中午開火飽餐一頓,也是漸感力不從心。
1344 我在此處攀岩時抓的草鬆落,險下滑好在及時握住另一把草,只有牙齦磨了一下。倒是在我後頭看著的林V,求好心切想拉我一把竟自己滾了下去,看的我心裡砰砰跳,好在落在平台,起來時除了慌張找眼鏡外加些擦傷,慶是沒什麼大礙。考量此處峽谷地形,實在不宜我等這般弱孺,只得折返另闢新徑。想到剛剛白走了一大圈又得重走,一顆心直直墜入深淵,,身心俱疲大受打擊,前途未卜,不知何時能逃出升天。小曾事後笑說當時知道要折返時,我臉色臭的跟大便一樣,喔那時我還真笑不出來。返程我和林V及WL被海放到了天邊,看不到前人,只能自己蠻幹瞎攪一通,判斷力下降,一錯再錯步步錯!
1552 直到往回一公里多看到小曾忙著打水和匝營事宜,原來郭熊和蚯蚓已輕裝往大里力探路!金崙溪邊紮營 C4, 因為大崩塌變成伏流,營地離溪水很遠,幸好附近岩壁有滲水,水量頗豐。
用餐後小曾拿起預謀的棉花糖大夥圍火烤著說說笑笑,說這烤棉花糖就像初戀一樣距離要拿捏的恰到好處,外酥內軟有點焦又不能焦,這烤個棉花糖嘛~也是頗有禪意!幾杯黃湯配棉花糖,一掃疲倦。
夜裡山谷吹了怪風,一整夜嘯嘯風聲外帳打臉打頭,架營帳立木傾斜,一角的營繩還被風切斷,物品在風中飄散,雖暸然這一切卻愧於睏的睜不看眼,只能讓小曾和林V辛苦一點,於清晨裡忙進忙出。這夜不怎麼好眠。
D5 2/13
天亮日出,山頭間渲染的好美,似真似幻,總之拍下了不少照片
0648 拔營,向南往大里力方向,沿著許先生的獵徑轉東。有昨天蚯蚓和郭熊刀起刀落的用心,路徑明朗,還綁了紅布條指示。
有路借路,順著獵逕深入淺出腰繞著,一幅幅大自然幽靜秘谷展現在眼前,細碎陽光微透,枝葉翩然,滾石隨小溪流蜿蜒,無閒人叨擾之祕境,此刻屬於我們。蚯蚓好興致奔向深潭玩跳水,很重要所以要連跳五次!
1439 上諸野葛山,森林三角點,雖不高,但極陡,喘死我。
旋即往東一路抖下,想到即將奔向最後一個行程接近尾聲,再沒有什麼要命的山頭會來整我,頓感安心,心情穩定。
1554 駁坎,屯兵或農耕用?不得而知。
1622 跟丟原先路條路線,蚯蚓引領大家來個謝幕究極奧義坡!媽的啦~我要收回剛剛的安心感,簡直叫人魂飛魄散,可以抓的東西既稀又鬆軟,趕鴨子上架法式的下坡,落石沒安好心在一旁滾滾不絕,這時候沒有腳軟的權利,顫抖著手腳告訴自己要好好活著,才能在這裡振筆疾書控訴蚯蚓帶隊種種驚人暴行,這絕對是虐待~~~!這樣一虐再虐團員都要壞掉了!也許是稍有良心不安,蚯蚓在中間一小段放了扁帶,再接著崩壁直直連滾帶爬下溪床。走在我後頭的郭熊和WL倒老神在在,閒聊之前蚯蚓帶隊經驗,如話家常般,敢情是見怪不怪。
延著溪床漫步至近黃溫泉附近平坦地C5,沿途景色壯闊美麗,心情也開闊不少。因為被昨天的怪風嚇壞了,大家今晚紮營立柱特別仔細。
用過餐後大家皆跳進溫泉裡爽,蚯蚓宣佈宵禁解除,明天九點半出發即可,耶耶如獲大赦好像放假那樣開心,阿我本來不就是在放春假膩!溫泉熱得頭直冒煙,小曾這時候拿出煮好的愛玉,大家搶食,酸酸甜甜消暑又對胃,好讚!
這夜和林V換位置睡最外邊,一整片星光燦爛衝著我笑,伴著山勢高低起伏,耳邊不時有轟隆隆滾石及山羊怪叫,有種奇異的滿足感,眼睛捨不得闔上。
D5 2/14
睡到自然醒後,再又跳進溫泉,早餐時資深大廚小曾又煎了應景的年糕,山上嚐起來份外好吃,曬太陽糜爛閒聊著,整裝完出發約十點左右。
原以為近黃溫泉路上會碰上大腳車隊,原琢磨著搭便車希望落空。水量不算小,頂著艷陽,河床這段路對我和林V走來頗吃力。其他人休息時,我倆便抓緊時間繼續奮力前行,意料內,之後還是被超車摟~科科
12:30 眼尖看到右邊上坡有車路,趕緊攀上,竟是我們包的車,哇~得救了!!!!大口啃著司機大哥帶慰勞我們的西瓜,在溪邊梳洗換裝,洗心革面重新作人。
最後不能免俗的來一頓慶功合菜做Ending,回南州後各奔南北,約2200抵台北家。
此行,非常感謝領隊蚯蚓以及其他每個團員,才能讓我這個菜鳥有機會完成第一個長天數縱走(橫走?),此行提升不少我基本登山技巧應用,感謝眾前輩帶練讓我抱大腿升級><
傷痕累累回台北後,和林V討論,決定暫降低下個計畫的難度;倒蚯蚓說這次行程輕鬆,下次要揪高手玩重口味的,此白鷺崑崙坳行對他來說是紆尊降貴了,我只有感激涕零謝主隆恩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