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討論區

睡袋的決擇


請教各位先進:
兩款鵝絨睡袋耐寒度差不多,一個是900克,9000元,進口;另一個是1300克,4000元,越南製.考慮一陣了,想聽聽各位的意見.謝謝!

所有回覆

  • 哪重量呢?目前一個1.5KG的睡袋就要我的命了,所以努力存錢換一公斤以下的睡袋。
  • 我也有睡袋抉擇的困擾要請教各位先進,不過我的問題不在於購買而在於選擇,首先我已經有兩顆睡袋,一顆是800+FP,羽毛填充量19 oz.總重1150g,適用溫度-9 (簡稱TNF),一顆是850+FP,羽毛填充量8 oz.,總重450g,適用溫度+2(簡稱WM),基本上這兩顆睡袋的內、外層我都會搭配Thermolite的Liner和Epic的Bivy。本週四我要上山,根據氣象局的預報週末剛好會有大陸冷氣團南下,目前平地氣溫預計會降到8度左右,高山夜晚的溫度我自己預估大約只剩-5至-10之間,根據我以往的經驗,如果我帶TNF那顆睡袋上山保暖度肯定不是問題,但是去年我買了一件850+FP,羽毛填充量4 oz. WM的羽毛衣,總重340g,所以我有一個新的想法,那就是我想捨TNF,改用WM睡袋+WM羽毛衣,即將羽毛衣採一物兩用的組合方式同樣來達到保暖的目地,想請問大大們有沒有類似的經驗,譬如像也國外也有類似半截式睡袋 (上半身套羽毛衣)或羽毛衣式的睡袋設計方式,我自己是曾經在相同的溫度下使用過這樣的組合750+FP 2 oz.的Inner / 8 oz.的WM睡袋 / Epic Bivy,結果是冷到不行,不知道這回如果換成了850+FP 4 oz.的Down Jacket / Thermolite Liner / 8 oz.的WM睡袋 / Epic Bivy,保暖度會不會好一點呢? 不知各位大大以為如何?
  • 之前有用過,基本上是ok的,但腿部及腳的保暖更為重要,不然會從腳寒起……更會睡不好的
  • 我本月8日去南一段,睡眠系統是M牌的Hydrogen(30。F) 850-down + Mont-bell 800-down 200g羽絨衣 + BlackDiamond的epic bivy仍然冷到不行,後來再加穿MHW的power stretch緊身衣褲才勉強過關.或許是本身體質較怕冷.當時實測溫度是零下8度.
  • 去年十二月寒流來襲時去了一趟嘉明湖,住了二晚新向陽山屋,入夜溫度都降到0度以下,最低溫到-4度。我老婆用WM的Hightlite加上STS的Liner,外面包BD的WinterBivy,身上穿羽毛衣(600FP),清晨時都因為下半身而冷醒。我用MHW Phanton+32加MHW露宿袋,身穿Montbell Alpine Light Down Jacket,上半身不冷,下半身穿Mammut Champ Pants,腿部在清晨時還蠻冷的。第二天睡覺時我老婆就穿了二條褲子,還在腿部放了一個加滿熱水的水瓶,效果還不錯。我沒這樣做,所以清晨時一樣冷醒,此行回來後正認真考慮要再買顆15或20度F(1000g左右)的睡袋。
  • 如果…所有能穿的,能套的,都無法讓您(溫暖)… 送您一項「無厘頭」創意!………. 不分男女老幼,多買幾雙最廉價的尼龍(長統絲襪)、(褲襪), 可以套頭、套手、套腳…….. 不是倚老賣老!只希望山友能【不畏寒】! 30幾年前壹雙褲襪是要餓幾頓自助餐,才能湊足買一雙褲襪的經費。 周末 強勁寒流會光臨,男性山友無妨【借】女士的絲襪,試試!
  • 腳和頭的保暖還有充氣睡墊很有用的(不會漏水的保特瓶裝滿熱水用襪子包好放在腳下也不錯的)
  • Power Stretch那是小弟今年新添購的火力之一 當然一定要帶它上山測試 剛剛教主私下告訴我這個的問題太深奧 唯有親自測試方可獲得解答 所以小弟決定兩顆都帶上去親身體驗了 下山後再向大家回報囉...
  • 好像越來越離題了,請各位再回到主題給小弟一些意見,謝謝!
  • 如果是我,當然是買輕的呀~除非省下的錢可以再用來減少更多的空間或重量。 最近的感覺我是想要開始回去用"足夠"的睡袋。用足夠的睡袋加非輕量,較大容量背包,多揹1.5公斤,讓我比較有安全感。
  • 要是我問這個問題? 我會乾脆把想買的睡袋品牌型號一起刊上 這樣容易比較? 且山友亦能提供使用心得及睡袋實際適溫情形! 預算9000元的產品(國外購物網站特價買的) 我是買MHW Phanton 15 去年未扎營在往嘉明湖之上稜營地,覺得很暖和,收納也很小且輕
  • 同樣是羽絨睡袋, 有些填充的是鵝毛有些便宜貨可能就是鴨絨了! Goose down 跟duck down的保暖度是不一樣ㄉ 效果還是有差喔...(個人的使用經驗) 去年在台北美國在台協會這邊的羽絨用品店買到一顆MHW Phanton 15才7000多元(老闆打折再打折的現金價), 是goose down 600, 約1450g, 比去國外網站看到的價格都便宜喔!
  • 我們狗烏來倆相好ㄝ有兩款鵝絨, 睡袋耐寒度差不多, 一個是900克, NT$ 9,000元,進口; 另一個是750克,8,000元,,進口; 上奇萊住宿仍然嫌冷; 後來墊背有用" 物理睡墊" , 我們倆相好上雪北 : 0 下2 度, 很保暖哦!!! 以上意見務必用" 物理睡墊" . 山訊無私分享~ 0933- 247- 945; 謝謝!
  • 你買的這顆睡袋我有一些小疑問,PHANTOM系列的睡袋都是埰用800FP的羽絨,另外重量方面,原廠規格中PHANTOM+15的R號大約880克,L號大約1000克,女用款的更輕一點,妳買的重量應該不會差那麼多吧?請參考原廠網站:http://www.mountainhardwear.com/Product.aspx?top=4&prod=994&cat=43&viewAll=False
  • 大人明察秋毫... 哈哈...講錯了 我買的應該是這顆Women's Clouds Rest 5°, 可耐5 F / -15 C, 600 down, 1500g, 定價230美金, (台灣買7千元)也不錯用啦!!! http://www.mountainhardwear.com/Product.aspx?top=4&prod=982&cat=43&viewAll=False 我的夢想是買這一顆Phantom 0°, 可耐 0 F / -17 C ,800 down, 1190 g ,定價390美金!!!
  • 不管鴨絨或鵝絨 以FILL POWER作為參考保暖之依據
  • 如果兩個睡袋保暖效果一樣,而預算又足夠,當然是選輕的,背輕一點讓自己在登山的過程輕鬆一下。
  • 帶1.5KG的睡袋上山,很少人帶這麼重的睡袋 可能你要重新檢視一下你的裝備囉
  • 夏天用輕的睡袋(大概down 300, 800g) 冬天用這顆1.5KG的睡袋重嗎??? 重點是這顆睡袋相當保暖, 在零下5度的環境也很保暖 這可能牽扯到每個人的負重能力跟裝備輕量化, 裝備打包的技巧吧??? 為了不想要在山上睡不好,失眠, 我覺得我寧可放棄帶一堆鏡頭上山, 放棄帶太多零食上山, 放棄背一堆不必要的衣服上山, 把整個背包重量控制在13-15公斤內,那就能快快樂樂的重裝上百岳ㄌ! 秋冬天就得要帶厚一點的睡袋...不是嗎??? (我很多朋友的睡袋都是在1公斤上下啊???) 其實背包裡面總是會多帶很多到了下山都沒有用到的機絲...其實隨便減就可以減個1-2公斤, 然後把這顆睡袋帶上山去... 既然沒辦法花大錢買最高檔的貨, 這顆雖然重了一點點, 不過能確保在山上睡的好體力充足, 當然是目前我最佳的選擇了!!!
  • 對耶,輕量化先從"少帶"開始,再考慮"帶輕"的,如果5天上下冬天"全配"--完整住宿睡眠系統,揹一點水,沒有太多技術裝備(只有冰爪加登山杖),控制在重13公斤~15公斤,算是很輕量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