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大霸北稜上聖稜線下志佳陽馬武霸

活動日期
2018/12/27 - 2019/1/1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3
類型
» »

大霸北稜上雪山主脊下志佳陽馬武霸

前言

大霸北稜上大霸的路線是傳統大鹿林道登大霸的替代路線。由鎮西堡啟登,經壯觀的神木區,順摸馬洋、南馬洋,暢遊大霸群峰,上聖稜線,再下志佳陽、馬武霸,洋洋灑灑可謂基點大豐收!最特別的是造訪東霸,下切溪谷600M,上升600M,摸黑回到營地,體力被操到極限,好幾個沒有食慾吃不下飯。也感謝老天給我們4天好天氣,讓我們於大晴天走危險地形,徜徉於雲之頂,欣賞濃濃厚厚變化萬千之雲海,不管身體多麼疲憊,心靈卻是飽滿暢意的!!

活動時間:

2018.12.27---2019.01.01

參加人員:

ibises. Mei. Lo.Tsai.Ming.Wen

登頂山頭:

南馬洋山、馬洋山、伊澤山、加利山、大小霸、東霸尖山、巴紗拉雲山、布秀蘭山、素密達山、穆特勒布山、雪山北峰、凱蘭特昆山、北稜角、雪山、志佳陽山、馬武霸山.

D0. 鎮西堡停車場.

D1.

06:15 啟程

07:40 最後溪谷水源。裝午餐用水。

08:08 神木區。

08:46 帆布獵寮營地。過了神木區之後,轉為中級山典型路徑。

09:40 三叉路。東往馬望海山,南往馬洋山。地勢平坦可緊急紮營。

11:30 乾溪溝旁午餐。Wen說之前來還有水源,現在應該屬冬季枯水期。

13:05 目標出現----大霸露臉。樹叢縫隙露出的大霸,吸引著大伙的目光,也稍紓解第一天超重裝的勞累!

14:50 馬洋營地。幾乎是一路爬升,過了一個小山頭後,豁然看見下方的營地,大家驚聲歡呼,第一天不算太折磨!

15:10 勇士們下溪谷去取水,淑女們則砍箭竹舖地,把營帳搭好。此時,忽見一斯文的年輕人來到,相聊之下,他solo來馬洋池渡假沉澱,也要爬東霸。他是嚮導級人物,也是中華健行登山會的講師,平日帶領年輕學子接觸大自然,溯溪、攀岩、登山樣樣來。更令人吃驚的是他爬百岳也是solo。也許他前世是山中的一棵樹、一朵花、一塊石頭.....,愛山成癡,喜歡獨自享受山裡的一切!

16:28 取水回。年輕人也下去取活水。馬洋池的水應該是動物的洗澡水,不用為妙。有了水大家便可以好整以暇地泡茶、煮晚餐、生營火,今日是五個晚上之中,最優閒輕鬆的時刻!

17:13  Lo & Tsai 的協作,身負41KG,辛苦的長爬坡,安然抵達營地,大家都忍不住給他拍手鼓勵。

D2.

05:40 摸黑往馬洋山出發。

06:13 馬洋山。頭燈之外另還有一隻手電筒幫忙找路。雨衣雨褲全副武裝,以免衣褲弄濕。黑暗中差點錯過這個山頭中的小小叉路。摸黑照基點照,無法逗留太久,今日路很長。

07:17 往南馬洋山的三叉路。感謝林口山會精心製作的標示牌,讓山友無迷路之虞。

07:43 南馬洋山。一路下坡至三角點,舊地重遊,再來探訪老朋友!!

08:04 經過一片優美的原始林林相。

08:27 大霸又露臉,這回是伴隨著東霸尖山,期待明日一親芳澤。

08:59 馬洋池。有好幾個小池子,不建議使用。

09:08 庫基草原。霧中來到此,有些路段箭竹高密路況差。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帶的木製指示牌,寫有中文及泰雅文字,造型奇特,別具一番風味。

10:42 之字形長上坡直到中霸坪。邊走邊欣賞週遭挺拔的冷杉,苦中作樂是也!

12:00 往大霸之三叉路。此地剛好是迎風面,所以再往下方一點點避風的平坦地做為今日紮營點。重裝放此,帶著小背包及午餐用具到中霸山屋。

12:38 中霸山屋午餐。儲水桶有水,沒令我們失望,大家吃了個香噴噴的午餐。

12:38 往伊澤山之叉路。中霸山屋附近因地勢平坦,也有許多水池。我們一路下坡,這條是往九九山莊的路。沒辦法,由大霸北稜倒走大霸群峰,就是比較辛苦。

13:47 伊澤山。之後我們直接切稜線接正路(往九九山莊的路)去加利山,雖然路口被圍起來,表示禁止進入。

14:55往加利山叉路。繼續往下,幾乎就快到九九山莊了,邊走邊擔心,等一下回營地准累垮的。

15:23 加利山。有三等三角點及森林點,雙點山頭再累也值得!

18:15 回到營地。沒去伊澤加利的Ming & Wen 已幫我們搭好帳篷,還煮了薑湯給我們吃,實在太感動了!晚間滿天星斗,期待著明日大晴天的到來。

D3.

05:45 出發

06:33 大霸尖山風口。雄偉的大霸就昂然聳立在正前方,由大霸北稜上來更能體會到大霸尖山之所以成為泰雅族聖山之緣由。

07:00 沿霸基邊緣前行,風化崩解之岩塊不少,行進間仍要注意安全。

07:15 霸底,放下大背包準備攀登。先徒手攀爬一小段岩壁,來到懸岩處,木梯就在旁邊。大家協力扶住木梯讓攻擊手先爬上去。再去確保大家一個一個上。

07:41大霸尖山之岩壁暴露感極大,踏點又極小,非有相當的能耐無法獨立上登,大家相互扶持下順利通過岩區到達山頂。感覺跟爬日本的槍岳類似,有登大霸而小天下之感,此時大小霸影子中剛好有觀音圈,好一個幸運的印記!

07:51 下山。似乎比上山順利多了,但是還是用確保繩確保下山安全無虞。

08:50 小霸尖山。這兩兄弟相距不遠,輕裝前行,路況又好,心情好似郊遊。中途遇到一個家庭,爸媽帶著一雙兒女,相當有意義的家庭活動。

09:20 回到霸底背重裝往雪山方向移動

09:41 L Love You營地。今晚的住宿處。放下大背包,全員準備往東霸尖山前進。

10:14 開始往東北下切溪谷。先是碎砂碎石坡,雖然腳步往下踏砂石會下滑許多,但是安全無虞,大家之字形下切。兩邊砂頁岩互層的大岩壁有些形成冰霰,甚至滲出冰水來,甚是壯觀!

11:00 愈往下寬闊的溪谷愈形窄小,巨石也愈來愈多,伏流於地下的水源出現在溪谷中,水色稍混濁,應該是含有大量石灰質!

11:05 遇見在馬洋山營地碰面的年輕人。他已爬完東霸而回,一直跟我們說"好硬的山",因為他本要在馬洋池宿營之後次日直接攻完東霸,但因路途太遠,所以他前一晚在登山口溪谷住一晚,次日一早再登東霸,現在我們與他碰面是已攻完東霸了,所以東霸的硬斗真不可等閒視之!這來回10個小時鐵定跑不掉的。

11:25 順溪谷而下的路徑,突轉入右方山徑高繞

11:40 切回溪谷。自行選擇好走的路下切,整個溪谷要下切600公尺深,似乎永無止境。

12:07 終抵達東霸登山口。休息午餐,準備再戰。

13:00 啟登。接近溪谷的山區青苔甚多,大石塊也多,路徑清楚路條也較多了,顯然造訪者有增多的趨勢。

13:24 猴板凳樹。大倒木犧牲自己成就猴板凳一家8口。

13:31 一邊緩慢爬升一邊往東南方向橫渡。

13:46 溯溪而上,山勢陡滑,有時取山徑而上,踩點踏點皆須小心謹慎,可喜的是沒啥暴露感,只要多運用點攀爬技巧都可安全無虞。

14:44 東霸鞍部。來到這邊,東霸便近了。週遭樹林搖曳生姿造型優美,山頭巨石嶙峋,這兒是由大霸延伸過來的石頭山,山頭之間有許多斷稜斷崖,所以無法沿稜到達,必須如此爬山涉水到此。

15:18 東霸尖山不銹鋼基點。第二次拜訪,帶著懷舊的心情,路途遙遠與我何哉?此時雲霧瀰漫四週,很可惜!但是沒下雨已是夠幸運了。

16:22 下山的路上,在樹林間看到東邊的大霸聳立於東方,今天的標的物。

17:07 東霸登山口。看看這段600m的長爬坡,就慢慢爬吧!反正東霸已到手,心情反而輕鬆鐵。

18:30 感謝下溪谷時補了一些路條,在這摸黑的時刻路條就顯現出它的重要性!

18:50 回程時順溪而上,沒有想像的吃力費時。但是在黑暗中,我們遇見關卡---有許多巨石擋道,一直都無法突破。這時才想到是否已到了高繞處?怪自己出高繞路時,沒有特別為這摸黑而回的時候刻意加路條,後悔已不及,往回走並仔細找高繞之處。還好沒花許多時間就找到正路,原來這高繞路出口,路況極差,有一片小崩塌,下來時慶幸通過這危險地形而忘了補強路條,以後絕不可犯這致命的錯誤!

19:30 來到最接近營地的水源處,每人背3公升水回營地。

20:10 回到營地。煮完飯時,已有人疲憊已極食不下嚥了!

D4.

07:20 今日大伙睡飽飽吃飽飽,往聖稜線出發囉!再見了大霸群峰!我們發現有人在小霸山頂揮舞著國旗向我們打招呼。

07:58 霸南山屋。剛好有四人在此渡假,美酒美食,與我們辛苦的行程形成強烈對比!

08:57 廢棄巴紗拉雲山屋。也是往新達山屋的三叉路。這兒腹地平坦,不知為何山屋不重建?給山友多一些選擇?

09:11 品田山矗立在左前方愈來愈近。

09:20 往巴紗拉雲山的路上,伊澤加利及新近走的大霸西稜羅列在雪山溪溪谷之上,尤其是三榮山更是三顆山頭崢嶸地聳立著,三榮山後方則是樂山基地。今日易地而處,兩相對望,尤感親切!

09:48 再往高處爬,大霸及東霸諸山頭,霸氣地像一排勇士般守衛著新竹山區!

10:08 巴紗拉雲山。

10:15 由大霸到布秀蘭的稜線,是苗栗及新竹的界線,布秀蘭山更是台中、新竹、苗栗的界山。在此我們往西遠眺南湖中央尖及下方濃濃厚厚的雲海,真正體會到"海上仙山"之景況,美到極致!

10:49 我們在雪山山脈主脊上難得的寬闊稜線上午餐。今日跟第一天一樣是輕鬆行。

12:02長碎石坡。這破碎地形一路要到素密達斷崖才結束。

12:42 布秀蘭山。往品田山之叉路。大家在此大大地賞景觀雲海,拍照留念,相信每個人都很盡興,昨日的疲累早已拋到九霄雲外!

13:10 接近素密達山。大家看到上素密達山的碎石坡時不禁心中為之一震:大小石塊就分布在這陡坡上,破碎凌亂,每個人都得正面迎接緩步而上。之前有山友好像就在此處遭落石擊中而遭不幸。大家在走這一段時也都戰戰兢兢,專心行動不作聲!愈往上地形也愈破碎,也分好幾段休息!

14:30素密達山。山頂腹地不大完全是岩石地形。看到穆特勒布山就驕傲地聳立在素密達山之後,大家欣賞著它特有的岩層及曲線,讚嘆著大自然巧奪天工的造化。

14:40 山頂不多做停留,準備下降鼎鼎有名的素密達斷崖。此斷崖分三段:垂直下降、橫渡、垂直下降。前兩段繩索多、踩點多、把手點多。所以沒有外傳的那麼恐怖!

15:00 第二次垂直下降,下方踩點較少,女生需要另外繩索確保,男生自行安然下降,所以,過這斷崖沒有花很多時間。

15:42 雲達卡山屋。位於樹林中的山屋,在夕陽西斜下好美!

15:55攀爬穆特勒布山。從後方的緩坡上,沿途圓柏優美的樹型,獲得大家不少青睞。

16:27 穆特勒布山。放眼望去四周雲海環抱,美不勝收!大伙喜不自勝,好美妙、好難得、好開心!!

17:00雲達卡山屋。這是5晚中唯一的山屋,大家在此好享受,好像6個人在一個大帳篷內,吃飯泡茶聊天,樓上還有來自彰化的三位山友,也是由素密達山過來,還熱情地送熱狗給我們加菜,大家開心地渡過這美麗的夜晚。

D5.陰小雨

05:50 穿好雨衣褲出發。半夜開始就滴滴答答。賺了4天的晴天已很滿足了。

09:14 往雪北叉路。放下大背包,輕裝往雪山北峰。經過一晚的風雨,葉片上滿是冰霰,甚是壯觀!

09:24雪山北峰。雖霧茫茫也是要到此一遊。

09:47 雪北山屋。因天冷,山屋可避風雨又有水,所以我們在此提早用午餐。在濕冷的高山行進好痛苦,真想在這就住下,但如此一來次日便下不了山,所以準時下山便成為支撐我往前走的信念,再苦再冷都要走到今日紮營點。

12:24 凱蘭特昆山。這段稜線走好幾回都遇上壞天氣,真是無緣哪!

14:09 北稜角。大家強顏歡笑,照張團體照即pass通過。

14:57 雪山。好濕好冷,後悔沒多帶幾雙防寒手套。我們在山頂和被山友忽略的一等三角點合照,可憐這一等點已被人折磨得不成人樣了。

15:22 下切溪谷,往雪山南峰方向前行。很陡很滑小心慢行。看到許多自導式解說牌幾乎都倒塌無人修復,非常可惜。也有許多路段不好走甚至有一點危險,還好都有繩子確保,顯示這段早期上雪山的唯一路徑,現今仍有山友在利用。

16:10 密箭竹區。比人還高的箭竹,需小心慢行注意路條,避免走入迷宮。

16:57 雪山山莊舊址營地。這兒有路條通往雪山南峰,但是這座山不在計畫中,所以不去。由於又濕又冷,所以一到營地大家分工,取水、搭帳篷,一想到明日就可以下山,離開這寒冷之地重回文明懷抱,大家興致又高起來了。

D6.陰轉晴

05:50 一夜無雨好兆頭。出發回家了。因要穿過箭竹區,所以仍穿雨衣褲行進。

06:58一路緩坡而上,剛好有一倒木區可供休息,大家也展開久違的笑容。週遭冷杉林錯落有致,構成一副美麗景觀,高度愈來愈低,溫度也會愈來愈回升。

07:12 森林開闊處,地勢平坦可供紮營,但水源可能要由舊址營地背來,因為昨晚的營地,紮營腹地相當平整,但四週皆密箭竹上廁所的腹地有限,所以,這可做為下次大家爬山紮營的選項。

08:27 志佳陽最高峰。雲霧繚繞中無法盡覽大草原美景。

08:43 志佳陽大山。由此往南望去是上回走的劍南尖山下武加加難山的稜線,也是難搞的一次縱走。武加加難山與志佳陽大山南北對望,放眼望去,這些山的稜線都有我們的足跡,這種感覺很是美妙!

09:10 瓢簞山莊。旁邊的瓢簞池乾燥無水,山莊也老舊乏人使用。往下山的路上已經可以看到馬武霸諸山頭。

09:41往馬武霸叉路。大家在此午餐休息,順便確認路線。

11:50 馬武霸最高峰。路徑稍嫌雜密路條不缺,還是加補路條以利後人。有些路段倒木雜木,路徑凌亂不好走,有一點點和武加加難山的稜線差不多,總之應該是走的人不夠多吧!走這條路可多撿一顆基點,相當值得。

13:03 東往武稜叉路,我們是往東南下環山。

13:03  馬武霸山。終於,去年今日也單攻到此,那時看到往志佳陽的稜線就躍躍欲試,如今夢想實現,心中暢快無限!!

後記:

現在登高山管制愈來愈多,愈來愈不方便。所以,以後可能多走一些中級山,不受國家公園的總量管制,只要辦個入山。山上空氣好,林相原始,讓自己真正回歸大自然!!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