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林登山隊
時間:2006.10.28 (星期六)
參加人員:許銘雄、徐老師、謝啟清、楊純熙
天氣:秋高氣爽
交通:台電大樓捷運站 → (中和,國道3號) → (關西,118道/23K) → (台3線/60.5K) → (內灣,120道) → (尖石,竹60道) → 魯壁民宿 → 宇老 → 秀巒(辦理入山証)→ 泰崗前右轉往養老 → 叉路取右至霞喀羅古道登山口。
05:00 台電大樓捷運站會合後,隨即往尖石出發。
07:30 秀巒檢查哨,辦理入山証。
07:50 至泰崗前右轉秀錦道路,產業道路大部分為水泥路面。
08:00 叉路,左往養老部落,取直行往霞喀羅古道登山口,路面有點顛簸,小心通行,應無太大問題。
08:07 產道盡端停車場,可停六、七部車子沒問題,H1280M,夜間適合露營,古道入口處有高級木製指標「霞喀羅古道 - 國家歷史步道 200M」,古道另一旁則有「22k」號誌,「0k」始於清泉端,也就是說古道全長有22公里,依我了解,白石吊橋已經修復,幾處崩塌地也均能繞道,縱走應無太大問題。
08:10 整裝後出發,循產業道路前進,平緩易行,極為舒適。
08:17 進入古道,旁有「霞喀羅國家步道」水泥碑誌,古道全程幾無落差,而且寬敞無比,難怪自行車、摩托車也都來湊熱鬧了。
08:30 右邊山坡地有一大片果園,下方有二間大型工寮。古道沿途跨越小溪時,均建有木板橋,前後有八、九座之多,不愧為國家級步道,才有如此豐沛的維修經費。山谷下「薩克亞金溪」低聲嗚呢,婉轉細流,「薩克亞金」按泰雅族語為「白石」之意。
08:34 三層瀑布,小巧玲瓏。
08:57 木炭窰遺址,保存得相當良好。
09:08 栗園駐在所遺址,為日據時代派出所,僅剩下矮牆,目前為一大片竹林,H1420M。栗園一帶舊稱塔拉卡斯(Tarakkis),曾是泰雅族基那群所居住的塔拉卡斯社,Tarakkis指的就是其主食之一的小米。此後將近十分鐘的路程,修竹夾道,綠意盎然,有如綠色隧道一般,走來心情輕鬆愉悅無比。
09:30 馬鞍駐在所遺址,H1450M,遺址位於古道右邊,亦僅剩下矮牆遺跡。馬鞍之名來自最早到此開墾的泰雅族人Mawan。前面路段轉下坡,沿途楓葉染紅山林,詩情畫意,行走其間,美不堪言!指標至白石吊橋(5k)。
09:41 「泰雅族占卜鳥」解說牌。根據傳說,繡眼畫眉對泰雅族人而言,是具有占卜能力的神話之鳥Siliq「希利克」。
09:45 「16.5k」號誌。.
09:47 山坡大崩塌,古道隨之中斷,崩塌寬度約七、八十公尺,另一端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古道入口,崩坡上現有人工護網,培養植被。緣繩索抓樹根小心下降,落差約30公尺,緊張刺激,安全無虞。
09:54 抵達溪床,為「薩克亞金溪」支流,此時應屬枯水期,停腳研判前進方向,發現左方林間有一隻布條,行影孤單,缺乏說服力,不取。
◎ 事後,我們猜測此一布條應可接上古道(崩塌另一端),約5分鐘腳程,往右續行幾分鐘,即可抵達「破爛的小吊橋」,但因吊橋已無法通行,最後還是要下至溪床,過溪到另一側,再上切至吊橋的另一端,此時將可看到「布奴加里山登山口」。
10:05 過溪後有一木梯,登上石壁後,接上對面山頭古道,右往白石吊橋(約40分),取左往「布奴加里山登山口」。
10:12 「16k」號誌。號誌前不遠又遇一處崩塌地(十多公尺寬),碎石鬆動行走危險,與銘雄合力綁好繩索後,人員一一通過,往前沒多遠,發覺前面古道已經柔腸寸斷,無法通行,只好下切至溪床,此時破爛的小吊橋已遙遙在望。
◎ 早知道小吊橋離「山坡大崩塌」如此之近,沿溪床走過來就好了,大約5分鐘的腳程,竟花了我們40分鐘去綁繩子,搞得精疲力竭,真不划算。
10:50 下降回抵溪床。
10:54 破吊橋,幾隻木板在空中隨著鐵索搖晃,有股蒼涼的感覺,「布奴加里山登山口」就在破吊橋的右側,上切後馬上就看到「布奴加里山120~150分」路標,人人露出笑容。循登山布條進入山徑,不久轉趨陡上。
11:10~12:00 上至一平台地,午餐、泡茶。
12:05 上至支稜,H1500M,右側有一溪流,坡度稍平緩,沿途路徑清爽,路條不缺。
12:50 香菇烤寮,H1790M,左側一間屋頂已塌陷,幾只盛裝香菇的篩子灑落一地,右邊那間則已燒毀僅剩骨架。
12:58 上至主稜,有指標往「布奴加里山60-80分」,為寬稜,山徑滿佈落葉,行來輕鬆愉快,二、三人合抱之巨大松樹及其他樹種,高聳入天,比比皆是。
13:12 右側透空處可見到霞山及薩克亞金溪。
13:20 指標「布奴加里山30分鐘」。
13:50~14:00 ▲布奴加里山,H2125M,三等三角點,No.6234,天氣良好,有三面視野,前方為大崩崖,基石離崖邊不到一公尺,如果繼續崩塌的話,遲早有可能落入崖底。小休10分鐘後,原路折回。
14:39 指標「布奴加里山60-80分」處。
14:45 香菇烤寮。
15:18 小溪。
15:42 「布奴加里山登山口」。
15:48 溪床。
16:00 大崩塌底端,上切。
16:09 大崩塌頂端,接回古道。
16:12 「16.5k」號誌。
16:20 馬鞍駐在所遺址。
16:21 「17k」號誌。
16:41 栗園駐在所遺址。
16:46 看到對面山頭,小溪竄流直下,美不堪言。
16:51 木炭窰。
17:19 三層瀑布。
17:24 石凳子。
17:27 果園處。
17:40 古道出口停車處,「22k」號誌。
18:30 秀巒檢查哨,銘雄在前方不遠路邊把車停好,我們魚貫走到溪邊溫泉池時,已有多人在池中享受高溫的樂趣,今晚稍帶涼意,雲淡風清,明月高掛,星光點點,四周圍瀰漫著濃濃的羅曼蒂克氣氛,好一副露天泡湯的良辰美景,半個小時洗去一日疲勞,誠為人間頂級享受。離開時,神清氣爽,生龍活虎。
20:15 內灣「阿亮美食」慶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