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補給站
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Keep
on
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首頁
登山
登山行程紀錄
路況回報
藍天圖集
祥馬圖集
流浪山裡的故事
裝備
裝備討論區
失物集散中心
黑市二手裝備
活動
登山補給站活動
登山團體活動
論壇
台灣登山論壇
登山安全討論區
新手討論區
徵伴共乘討論區
自助旅行討論區
本站留言版
單車討論區
旅遊
台灣行腳
海外行腳
單車行程紀錄
自然
植物討論區
動物討論區
自然科學討論區
相片牆
精選相片
最新相片
戶外指南
登山安全
登山醫學
裝備報告
自然生態
登山路線
登山技能
登出
台灣登山論壇
首頁
論壇
台灣登山論壇
請問雪山山頂的玉山圓柏?
請問雪山山頂的玉山圓柏?
u9123511(LEoN)
2005/12/15
放大
縮小
請問一下
有人知道雪山山頂的玉山圓柏枯木緣由嗎?
是何時燒毀?是人為還是自然因素呢?
因為親自到了那邊之後
發現真的很壯觀&美麗~
謝謝!^^
0
0
0
0
P
P
文章附件
玉山圓柏
下載
整片玉山圓柏
下載
排序
最新到最舊
最舊到最新
所有回覆
昨天全紀錄剛好有提到這個耶 老山羊說 枯的那一片 約是80年前燒掉的 如何燒 則沒提到 再上面綠色的那片 花了3-500年 才長成像現在這樣 所以枯掉的那片 要再長成 可能要500年以上 以上是昨天看全紀錄老山羊說的啦
LEoN兄: 昨天看全紀錄的時候剛好看到 他們說是民國80年左右 由溪底燒上來的無名火~目前就只知道是這樣 不知道報紙是否會有相關的資料 那一大片枯木真的很壯觀~但是也有點慘痛的感覺...T_T 也算是雪山的一大特殊景觀了吧... 聽說秀姑坪也有圓柏遭火焚的景觀 另外在"聽看雪山"一書也有介紹過 雖然我有看過那本書...但是怎麼都沒印象ㄋㄟ~>< 在102頁~篇名是"大火爬上山頂燒出新白木林" --------------後來我找到一篇相關的新聞參考一下--------------- 文中說到那場大火發生在1991年元旦 似乎是人為的關係,雪霸國家公園成立在其後 ----------------------以下為文章----------------------------- 網頁位置: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farmer/M.855789159.K/M.855789159.C/M.836199447.C.html 網頁內容: 國家保育的迷思 作者:陳玉峰 本文選自:自立晚報 相較於1993年1月6日~11日的玉山國家公園森林火災,1 991年元旦雪山主峰頂南東孝面的玉山圓柏大火,可謂含冤不白多 年矣。同樣是國家公園(註:雪山火災之後,國家公園才成立),同 樣是人為肇禍,差別則有天壤之分。 玉山燒的是人造二葉松林,面積近百公頃,事實上該地區百年來至 少燒過四、五次,幾乎是火神的週期循環區,而且聽說還是劣民蓄意 放火,報復政府取締山葵盜墾者。但是,引發舉國注目,媒體頭版頭 條誇張為「百年來最嚴重的森林大火」,事後林務單位大編預算,「 圖利」學閥、造林商,國家公園還想「趁火打劫」,要求成立不切實 際的空中救火隊,以利一心一意相要做總統的一票高官御用後花園遊 覽之用?充分暴露台灣人對土地自然的無知與官僚惡質的惡習?! 相對的,雪山燒的是台灣真正森林界限以上的高山生態系,自雪山 頂以迄海拔約3450公尺的活化石診稀矮盤灌叢-玉山圓柏社會, 百萬年來遺殘存的世界級生態系。其所受到的待遇卻是官僚口中的「 無用雜木」,好似燒了活該,民眾不瞭解、媒體不重視,反正無人在 乎。直到現在,學界仍漠然、保育單位莫宰羊,更別說是民間保育團 體或人民的關切。 兩相對照,好似頑石被視為真金,晶鑽被看成糞土(註;就自然意 義則無從比較)。根本的原因係在於有無國家公園的頭銜、台灣人無 知的偏見、官僚誤導以及可及性的問題。今年8月底,筆者在雪霸國 家公園警察的導引下,調查了台灣真正高山植物的原鄉,才進一步認 知雪山大火摧毀了至少十分之一的國寶資源,目睹超過百公頃的枯骨 殘株,才確定此事件應列為台灣近年來保育最嚴重的不幸事件。雖然 大火發生於冬枯季節,絕大多數的草本避開種族群滅絕的悲劇,百萬 年來倖存的玉山圓柏與玉山杜鵑,卻慘遭全面殲滅,估計要再恢復矮 盤灌叢的盛相,非數百年無以致之。 國府統治台灣50年,仍然摸不清台灣天賦的珍寶在何處,且現行 的保育愈走愈偏頗,更是十足的政治秀。墾丁花了數千萬、上億人民 納稅錢,畜養已經宣稱滅種的梅花鹿,其根源難道不是為了反共情結 下的對抗貓熊?真正保育的價值有多少?櫻花鉤吻鮭不是不重要,但 偏重「保育明星」的走向是見樹不見林。原本由人們所珍視的物種, 引發全面性保育的措施,是西方在保育史上切入民間,獲取支持的有 力手段,但前提是常民文化已達某種程度。而台灣原本就是保育沙漠 ,宣傳推波助瀾的結果,如果全國看到雪霸國家公園的,就是那幾條 很可能早就因先天演化趨勢就已欲振乏力,且棲地縮減、農林污染、 漁獵等加速其滅絕的「國寶魚」,今後雪霸國家公園的保育業務將受 到難以估計的牽制,陷入動輒得咎、投鼠忌器的盲點與陷井。例如武 陸農場農業、遊憩與保育的衝突議題,如何事權統一?如何實踐保育 措施?龐大的警力,保護那幾條隨時擔憂反感的農民施加氰酸鉀,保 育人員內心又充滿迷惘與疑惑,搞不懂為什麼其貌不揚的小溪魚值得 勞民傷財的「保護」之際,台灣的保育仍然只在皮毛之間大搞文宣作 秀!前些時候,民間環保團體為梅花鹿放養事件告官,保育官僚直呼 反常,認定這些環保團體先前支持保育,搞不懂為什麼如今「反保育 」。此事件暴露國家保育盲點冰山一小角,也就是歷來都是由上到下 的威權與權威,受到民間質疑下的專制反彈。這批官僚永遠不會瞭解 ,民間開始質疑「權感措施」正是保育口號與教育推展十多年後,最 最值得珍視的真正成果之一。過往人民不知台灣、不懂自然,聽任一 大票半吊子「保育販子」偉大的施政而無能置喙,如今即令人民與官 僚同樣一知半解,卻勇於提出質疑,在筆者而言,正是台灣保育文化 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不幸的是,十多年來得了便宜又賣乖的保育官僚,自己不長進不打 緊,在民間無知的社會背景下,卻養成「老子即真理」的霸道與專制 ,要知任何公共事務如果欠缺反省機制,或是來自草根的回饋檢討, 很可能是黑箱作業或惡質施政。保育官僚利用台灣文化的悲劇,安逸 已久,受到「突如其來」的質疑與挑戰,正是保育的新契機,不僅不 必作膝蓋型的情緒反應,理應好好培育民間幼苗,放下莫名其妙的「 身段」,好好「教導」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環保團體;反之,民 間環保團體不必沒信心,可「告」的事件還很多,可用「國家公園法 」告國家公園、用「文資法」及保育條例告農委會的案例等著大家來 試鍊! 一些朋友或學生常抱怨筆者行文、演講多「悲觀」,好似台灣早已 病入膏肓,好似一切都沒啥希望,然而,我要「鄭重」的宣稱,依據 我們十多年的經驗,台灣不僅不悲觀,進步的脈動仍然十分張顯。多 年前我們主張依據天然次生演替作「生態綠化」與「複層造林」,如 今不是連地方政府也高呼複層造林了嗎?十多年前我們主張本土樹種 應予大肆推廣,如今不是造就了許多大發本土樹種之利的苗商與機構 ?1992~1993年我們揭發阿里山公路檳榔、茶園、山葵的違 規農業上山,1994年監察院不也插手瞭解,「農業上山」不也成 了政府口號的「專有名詞」?況且我們每揭發一處,「就地合法」就 會跟進一處,利益團體或「受害」民眾,以後必然會感激環保團體的 「見不得別人好」!沒有這些環保團體,他們又如何「合法的」坐享 利益?多緻的學閥、御用「學者」,不正因為一大堆檢舉、抗爭、運 動的結果,樂得計畫接不完,「池魚之災」的大享「國難財」?多少 的官方報告、委辦酬庸研究,不也名正言順的使用環保團體的說辭罷 了,事隔幾年再將之移花接木,權充好像什麼都是他們意料掌控之中 ,甚至所有的弊端、主張,也都是他們原本的想法或先見之明。 換句話說,環保團體有絕對的「功用」,包括「正面」與「負面」 ;一定會有結果或反應,但需要一段時差,過往需費時十年、五年的 ,如今則很迅速,依據「經驗慣例」,晚則二年,快則早、晚立即效 應。因此,環保團體不宜「妄自菲薄」,但須拉長氣度、戰線與奠定 深厚的文化根基。 台灣的保育運動正要轉型,國家機器的迷思有待陣痛式的突破,從 環保「被迫害」情結,要遞變為「信仰型、理念型」的自然保育運動 ,還要漫長的一大段路程。
謝謝火龍果與VIVI讓我對這事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了^^ 我沒牽第四台,所以都沒看台灣全記錄,不過有請朋友幫我錄這四集聖稜線 屆時再好好一次觀看^^ (聽有看的朋友說介紹的不是很詳盡?) 其實我也有買"聽看雪山",不過也忘記有提到那段@@" 書也借人了,無法複習...Orz 我想這正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意思吧? :D 沒有親身到過,很然深刻感受到... 是呀~是有點淡淡的哀愁,現在只能想像他當年綠意盎然的模樣了, 不曉得有沒有前輩有當時還未被燒光的照片供分享懷舊呢?
這次播的重點 以這2集來說 較偏重生態介紹吧 行進間的拍攝較少 對我來說 覺得比較不吸引我 因為我比較想看每一段路行進間的路況及難度 而且他們行進的速度有點緩慢 第一天晚上走到七卡 夜宿七卡 第二天下午走到三六久 已經下午四點了吧 第三天主峰攻頂也是下午二.三點 到翠池好像下午5點多了吧 這個行進速度好像有點慢耶 不知道是不是配合拍攝的關係 我比較想看以正常速度去行走 這樣參考紀錄價值較高 不過 他們拍回來的影像真的很美 尤其是巒大花楸 而且他們算很用心在拍攝了 還是要給他們加油 因為有他們 讓很多沒法子登高山的人 也可以看到台灣高山之美
為了拍攝, 行進速度慢是一定的 你可以找一下 去年的"白色奇萊" 記得去年登山補給站也討論很多~ 一長串討論串就有提到拍攝進度唷^^
點我看更多
如需回覆文章,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