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里程數:4.8公里
爬升總落差:471公尺
行走總時間:3小時50分鐘
石碇摸乳巷地區是縣47道路開通之前,石碇來往烏塗窟之間的一個險地,往昔居民通過此地之時,都要經過一段挾長的岩壁間通道,另一說則是要扶著岩壁上的突起物,慢慢沿著溪邊窄路前進,所以才會有此地名的產生。
在出發之前,於網路上找尋相關的資料之時發現,關於整條摸乳巷越嶺古道的資料還真是蠻少的,所以今天就決定且戰且走,探探這條對我而言還很陌生的越嶺古道。
從石碇公車站牌處往北47縣道方向前進,約走了830公尺之後,就會看到右手邊有一座半荒廢狀態的水泥橋,過了水泥橋就是摸乳巷越嶺古道的起點。當初會大費周章興建這座水泥橋,表示應該有不少居民居住在其間,不過現在過橋之後,映入眼簾的只剩下一條蜿蜒的山徑,兩旁長滿了比人要高的芒草,撫今追昔,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水泥橋橋頭的斜對面有一座土地公廟,保佑著之前行走在古道之間旅人的平安,橋頭旁的樹幹上則釘著藍天登山隊今年5月1日才造訪過的指示牌,依我所查到的資料,這條古道也是由藍天登山隊所整理打通的,在此向這些登山界的前輩們致上最深的敬意。
8點35分從古道的入口處出發﹝H149M﹞,古道的前半段都沿著溪邊前進,沒多就就看到非常古樸的石階路,告訴我們這真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先民古道。8點47分遇到第一個右岔路口﹝H210M﹞,路口處的岩壁有人用紅漆寫著「#25」,意思是可以到達025高壓電塔處。由這條岔路上行可以到觀景懸崖處,也可以到025高壓電塔,續行筆架連峰。繼續直行,路徑狹窄了一些,但仍是非常的清楚。9點鐘來到廢棄的石頭屋處﹝H277M﹞,這座石頭屋連同地基的駁坎,規模不小,不過現今早已荒蕪多時。過了石頭屋之後,順著溪谷直行則是台電保線路經009電塔上筆架連峰,左行過溪則是續行越嶺古道,之後走一小段乾溪路,古樸的石階仍不時地出現,而沿路看到的一些長長的駁坎遺跡,則像是早期梯田的一部分,這樣的梯田景觀在現今的炮仔崙步道之上還可以看的到實況。9點20分終於來到了古道越嶺的十字鞍部﹝H382M﹞,在這邊有空地可供休息。
從十字鞍部前行可以越嶺到山羊洞、烏塗窟地區,是摸乳巷古道的正途,而右行可以上筆架連峰﹝接近西帽子岩﹞,左行則可以經溪邊寮山到摸乳巷吊橋出北47縣道。因為看指示牌往溪邊寮山只要不到10分鐘的時間,因此決定往左登溪邊寮山再回來。9點41分登溪邊寮山,海拔411公尺,山頂無基石,透過林間間隙可以稍微望見筆架連峰的稜線,山頂附近死了一大片的筆筒樹,不知道是不是跟陽明山的筆筒樹一樣,遭遇到了不知名病毒的侵襲?
在山頂待了一會兒之後,9點50分過後回到越嶺十字鞍部,繼續往筆架連峰稜線出發。一開始是一段之字型山路上升,上到支稜之後要鑽一小段芒草,然後岩壁愈來愈多,也愈來愈有筆架山的味道。10點08分開始進入陡上的路段﹝H463M﹞,這邊雙扇蕨非常的多。爬了幾分鐘上到一塊岩壁的頂端,旁邊有棵孤立挺拔的二葉松,舊路是要從岩壁前方拉繩索下降光滑的峭壁懸崖,看來險象環生,現在有左腰繞的路可以走,不過要過一段蠻長的懸空搖晃獨木橋,其實也是夠驚險的了。10點25分爬上最後一段陡坡之後終於上到筆架連峰的稜線上﹝H500M﹞,由這邊向左到西帽子岩只要不到10分鐘的時間,向右則是往石碇國小的方向。
去年底走筆架連峰全程時,一路伴隨著忽大忽小的雨勢,景觀蕭瑟,今日上稜線則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別有一番不同的感受。欣賞了一下山下的景色,遠眺筆架山連稜的雄姿,10點38分再度出發右行,稜線之上不斷出現的粗壯繩索保障了登山客的安全。10點49分來到009電塔處,這邊有保線路可以下到摸乳巷越嶺古道廢棄石屋附近。11點18分來到員潭子坑一號農家登山口上稜處﹝H355M﹞,去年就是從這邊登上稜線的,還記得在登稜線的途中掉了隨身所帶的唯一一條的毛巾,而且還被螞蝗咬了一口,真是狼狽極了。今日在這邊舊地重遊,心情確實是愜意了許多。
10點24分繼續往石碇國小方向前進,馬上遇到009電塔,右邊有保線路下摸乳巷古道的觀景崖叉,繞過電塔續行,6分鐘後遇岔路,左行下山往筆架山乾溪登山口出石碇國小,途中可以到228展望峰欣賞風景再下山。今續直行,11點41分終於來到山友們標示的「超讚展望台」﹝H310M﹞,只不過之前期望太高,今日親身一見,反而有點小小的失望,因為站在懸崖邊,往石碇老街和皇帝殿東西峰方向的展望確實不錯,不過其他方向則或多或少為樹枝所遮蔽,誠然是美中不足,令人有些小小的遺憾。
今日走到這邊,再來就要一路下山回到早上的出發地,所以在這邊大休息,順便拿出早上在石碇買的飯團當作午餐。坐在岩石之上,涼風習習,偶而傳來腳底下高速公路車輛呼嘯而過的聲音,令人有些陶陶然。
12點從觀景懸崖邊出發下山,這邊小山徑和寬大好走的009電塔保線路互相穿梭來往,傳統山徑距離短、坡度大,保線路則大都以之字型前進,沒趕時間,就走保線路下山吧。在回到摸乳巷越嶺古道之前,會經過一個大空地,可以供登山隊伍休息之用。12點18分回到了古道,12點26分回到了越嶺古道的登山口,完成了今日探勘路線的行程。
摸乳巷越嶺古道全程樹蔭遮蔽,路徑清晰好走,沿途又有不少先民在此農居所遺留下來的生活痕跡與建築,可供大家撫今追昔,很值得推薦大家來這邊一遊,行程中可以再搭配連走石碇的外按古道,完成半日遊的輕鬆之旅。「週週來爬山」預訂12月27日安排這條路線的登山行程,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
行旅照片及GPS地圖:
http://tw.myblog.yahoo.com/kenneth-classicalmusic/article?mid=7041&prev=-1&next=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