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下午 12:54
南玉山的真傳統/非正規路線?
楠溪林道經巴伊車留山直上南玉山~難!遇!跚!
前言
2025的中秋節幸運申請
楠溪林道上南玉山的名額,
一個月只有12個配額,莫非山中有寶藏?
想必是許多山友共同的疑問?
只有親身探過才知分曉!
這條其實是最早老前輩由溪底攀登南玉山的傳統路線[引自百岳全集],
後來圓峰路線開發,可一日來回後(參見我們的紀錄),
此一辛苦路線就少人採用,
日久,反成了國家公園口中的”非正規路線”!
要注意的是:
這條楠溪橋底直上南玉山
不納入國家公園入園之制式路線,
須採玉管處”其他”路線,提出符合其規定之特殊申請,
每隊人數6人以下,
住宿地點與地圖標註均須為楠梓仙溪林道的14.5K處,
若一處有誤,將來回退件與修正。
光是申請中籤就是一難,
而溪底3.5公里陡上1700米至頂,也難,
所以稱為南(難)玉山,真是貼切!
【日期】2025/10/4-6(六.日.一)
【人員】黃家小隊(老爸小黃、媽媽、大姑丈夫妻、美靈阿姨、鏵萲阿姨。魏老師夫妻第三日陪走與支援)
完整圖文可參閱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37861
行程簡表
D1 台南→塔塔加遊客中心→玉山登山口→楠溪林道14.5K登山口營地
D2 楠溪林道14.5K登山口營地→巴伊車留山→南玉山→巴伊車留山→楠溪林道14.5K登山口營地
D3 楠溪林道14.5K登山口營地→玉山登山口→塔塔加遊客中心
第一日2025/10/4(六)
0630台南出發,由二高接上阿里山公路。一路車流尚稱順暢,迷糊古道廁所休息一下,續行。
0930上東埔停車場,車位已滿,此處群猴居然已學壞,已經會搶奪遊客與山友手中食物或裝備。
老爸往塔塔加第二停車場找位置停車,再跑回。
1000由上東埔停車場出發,先於派出所投遞入山證,再前往玉山國家公園排雲登山服務中心。
1012排雲登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檢查入園證並一一核對身份證件,挺嚴格的。
管理員除告知整路僅到楠梓仙溪工作站,之後倒木橫生。
並告知目前有撿垃圾換小禮物的活動,這讓婆婆、媽媽們頓時生起一股要撿垃圾兌換禮物的強大信念!
1029搭接駁車,從服務中心到塔塔加登山口(玉山登山口,海拔約2735米)。
在玉山登山口標示柱前留影。南玉山及廣東丸山八溪山稜脈白雲湧上,巴伊車留山上南玉山稜脈清晰可望、可畏。
1032起登,踏上楠梓仙溪林道(以下簡稱楠溪林道)起點,有0.0K里程牌(林道上每500公尺就有一里程牌標示)。
目視下方的蜿蜒林道,有種難言之苦。
楠梓仙溪林道早自日治時代即開闢,全長34.5公里,此林道於上東埔山莊起接續神木林道,經塔塔加鞍部,下至溪畔的楠梓仙溪保育研究站,之後跨越主溪流持續往南延伸,直到海拔高度約1,730公尺的梅蘭鞍部,可惜7.8公里之後無維護,柔腸寸斷。
以往這裡是台灣重要的伐木及造林作業區之一,林務局的楠溪工作站即是為應作業之需而設立,玉管處成立後,伐木作業也自此終止。少了人為的干擾,加上玉管處保育的積極作為,使得此一原本生態資源多樣豐富的地區,更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加上林道穿越的便利性,因而吸引許多生態學者的投入研究,揭開中海拔地區原始生態的神秘面紗(以上引自網路資料)。
林道目前只能讓公務車輛使用,循楠梓仙溪蜿蜒而下,之字形的下降,到楠溪橋下降約900多公尺。走在水泥路上,太陽炙熱,部分有樹蔭。
1048雲霧漸漸飄起
1058路左有動物殘骸,頭骨與一些骨頭散落。
1059岩壁水源,1.95K,岩壁石上佈滿青苔,水珠如幕簾落下,獨特美感。
1130楠溪林道3.5K前,兩邊各有6隻反光桿,樹下涼爽,吃中餐與一些水果。
1159楠溪林道3.5K,出發
1213左側樹林內,有三個類似青蛙的巨石
1219楠溪林道5.0K
1225林道5.5K。大量水源,有幾位走工作站的山友於山坡用餐。
1240路右有保育研究站水源集水箱。
1244楠溪林道7.0K。
1253楠梓仙溪保育研究站(海拔1908m),位於林道約7.8K,玉山國家公園在民國91年於楠梓仙溪流域設置永久樣區,研究站水泥建築群在路旁右上方,馬路左下是林場裁撤時遺留的工作站。於此大休息。
目前工作站有三大棟建築,門都鎖起,主建築為水泥1.5層樓,後面有樓梯可以往上至頂層休憩。一般遊客或登山客只能到此。
1342出發,颱風造成的倒木出現,繞道而行。
1344工作站之後,林道沒有整理,所以雜草較高。
1346楠溪林道8.0K崩塌路斷,下切過溪流,水高約腳踝,我們穿雨鞋,不礙事,不久又接上林道。
1348溪流漫過水泥路面,繼續漫流幾十公尺。
1350倒木與落石處處
1357大倒木與懸空水泥路面,路基不斷流失中
1404大崩塌約在12.3K,開始往左下切溪床,路徑清楚,有細拉繩。
1418過溪之後入雜木林,路徑混亂,布條少,上上下下找一下路,後來接回正路,右側是細石滑坡。
1422之後樹林與蕨類中找淡淡路跡而行
1426接回廢棄的林道,休息。
路旁樹幹發現幾隻清晰的蟬蛻,繼上週在新竹虎之壁咚以及台中大肥醜三崠連走發現多隻外,這裡也有,可能目前是換殼季節吧!
1442狹窄峽谷地形上的楠溪橋,遠觀有種獨特美感。
1445楠溪橋,上面長了一層青苔,一端固定在大岩石上,看來古樸又堅固,橋尾有隻路標,[總重限制3.5公噸]。
這裡是此行最低點,從橋上下望,楠梓仙溪(旗山溪)流水淙急,峽深水清,另一側山坡為巨大崩塌,成為豐富多姿顏色的調拌。
1452林道右側下方有闊葉林內營地(海拔1748m),青苔巨石很多又大,但可紮營平地亦不少,營地附近還有公路指示牌,[危橋慢行,速限10]的標誌,讓人不禁莞爾。
若能搭車,時速10公里我們也願意呀!
這裡無人爭搶營地,慢悠悠搭起2帳,
並拉起大天幕,點起LED燈,帶來深山裡的活潑氣氛。
往樹林下走約6分鐘,找到樹洞甘泉,
這比楠梓仙溪溪水更加優質甘甜,類似青春不老泉哩!
晚上就是歡樂時光,雖然人數不多,卻能辦出豐盛一餐,
時間還早,先上水果,
既然是中秋節,不能免俗地帶來12片烤肉,還有甜不辣與香腸等,
唐揚雞與糯米腸,加上油飯與炒節瓜,
佐以一大鍋玉米濃湯,
不輸家中的烤肉餐了。
飯後,月光從林間映入,其實不點燈也有亮度,
我們沖泡高級紅茶,搭配柚子及月餅等,
邀約明月相伴,真是愉悅的晚上!
營地沒有訊號,這樣也好-清靜!清淨!
夜晚有豐富的各類動物聲音,以及特殊鳥叫聲,
紀錄上說可能是褐林鴞,反正都是天籟。
今晚地面乾爽,鋪滿落葉,
晚上不冷,單穿一件薄長袖即可,。
今日總計上升約101m,下降約1020m,算是熱身運動。
早點休息,迎接明日的挑戰!
第二日2025/10/5(日)
0455整裝後,帶頭燈出發,走上去林道續往巴伊車留登山口,有倒木與高密雜草,小心走無礙。
0459林道14.5K指示牌
0500左側巴伊車留登山口(海拔約1750米),綁有幾條布條指引。
因為光線昏暗,看不出明顯路徑,
而且鬆軟泥土,加上落葉,踏點易滑,
在極陡峭的坡度上攀,苦於沒有小樹幹可援引,
只部分有小型枯枝和倒木,這段真吃足苦頭!
而巨大半腐枯倒木這時卻有了功能,
就是能夠支撐身體,協助慢慢往上,
此段超陡上切(回程下降)路徑,
大家公認是此行中最難行的一段。
0549終於攀上稜線,海拔約2000米,這一段足足手腳並用爬250米。
小休一下,右上轉寬稜,
相較下平緩好走多了,路條較清楚。
這裡到巴伊車留山的稜線,是本行程中難得一小段好走舒爽的步徑,
好好珍惜吧!後面就更難了!
畢竟3.5公里要直上1700公尺,這陡率真驚人!
0608兩棵板根樹
0633平坦營地,海拔約2200米,兩側空地不少,林相清爽,均可紮營,
只是重裝上來比較累。昨日遇到的夥伴說這附近有蜂群,以致被叮退。
0640巴伊車留山,三等基石,海拔約2241m(牌子寫2250),編號7546,已經是最後期設置了(日治時期,三等基石最終號為7558號),
因為畏懼布農族抗日英雄-拉赫阿雷(最後的未歸順蕃)的緣故,直到玉穗社歸順後,才能進入南玉山領域量測(故事可見玉穗社紀錄)。
林中沒展望,但上方有一些空地可紮營。
我們自塔塔加登山口遠眺巴伊車留山上南玉山急陡稜脈,
中間有一較平緩,植被顏色較淺,就是巴伊車留山的位置
0654巴伊車留山森林三角點補沖(02)(2250m),二基石者距離不遠。
這附近松林均可紮營,但沿線無水源,除了2510米附近有一池黑水塘外。
0711寬稜,林相好走。
0721開始陡上,之字形上升路跡,要仔細追蹤不清楚足跡,部分有布條,部分距離較遠,要尋找
因為一個月才12人,沒有形成固定路徑,
大家就各顯神通,走出來就是路。
加上近期颱風多,許多布條只剩下一小段,甚至沒入草叢,
我們花了些時間,重新綁上布條。
0730不斷於松林陡峭腰繞
0801一隻大型母帝雉跑過
0802黑水塘,是附近動物重要水源
0815上稜岔路,左方有路條,紀錄上是松果與石塊的松果營地,地上松果很多又可愛。
0832陡升之後,進入箭竹混合林,開始只有小腿高度,漸漸到膝蓋左右,箭劍竹林中穿梭,留心路條。
0835循稜上來到小乾溝,左側有往稜線路條,沿稜上切。
0844~0846大片枯松樹林
0847一片平坦的圓蓬草堆
0851壯碩又宏偉的大鐵杉,矗立於山徑旁,部分杉木乾枯。
0852杜鵑林,往右望去是四溪山,更右側為阿里山山脈的雞子山、脈脈山等,先前曾於這些山頂看南玉山呢!(參見紀錄)
0857分叉多幹的巨型鐵杉,章魚樹,附近有許多高大的鐵杉巨木,古樸拙奇,美不勝收。
0859松林間平台,大休。
0940直角樹,海拔約2900米,其實右側有兩株類似直角的大鐵杉,樹型相當特別,後方較小棵,但卻稜角分明。左側有小營地。
0950平台營地,小休,大姑姑拿出紅牛飲料,希望可以一鼓作氣衝上山頂。
鐵杉群與箭竹叢交雜,營地旁就有棵高聳參天的鐵杉,陽光滲入,顯得天空很藍,枝葉脆綠。
1015海拔約達3000米,地面上開始出現一些岩塊
1046眺望楠梓仙溪南段,右側是四溪山至九溪山,更遠處金字塔狀的關山,顯目而吸睛,由此南一段群峰一路逶迤到北大武,如閱軍般排列呈現,晴空藍天,心情真是舒爽。
1056過一大倒木,之後就進入第一段岩瀑區。走到這裡,意謂著南玉山不遠了。
1105第二段岩瀑區
1113-15大片橫置的岩石區,但我們取直上,所以跨越岩石不多,立即陡上進入鐵山箭竹混合林。
這裡巧遇下山的宇呈及其二伯興龍等四人小隊,
這種極冷門的管制路線,一個月才核准12人,
途中竟會碰到熟識,實在不可思議。
1117-1123進入本行程最巨大的石瀑,巨石磊磊,堆疊成瀑,很壯觀。
高山地質因寒凍風化與熱脹等作用,形成此種岩塊裂石坡。
1135有點倒凹的垂直岩壁,小型石瀑,從左側箭竹林攀過。
1137抵南玉山(3383米),二等基石1685號(日治時期的二等三角點,最終號為No1697)。
日籍探險家.鹿野忠雄年輕時曾由主峰方向攀登過來,
途中遇到倒插的竹刺陷阱,
忽然想起這裡還未脫離拉赫阿雷族人(當時被認定是[兇蕃])活動範疇,
嚇出一身汗,趕緊快走回撤,
回到營地幾乎虛脫!
山頂北邊視野佳,玉山主峰、三叉峰與南峰及東小南山等歷歷在目,玉山小南山感覺近在咫尺,右側南邊雲霧漸起,這是比較可惜之處。
老爸帶領大家,以月餅和肉乾等致敬祖靈與山神,希望能庇佑此行順利平安。
1140再往小南山方向約10米處樹下用中餐,木樁寫著”距離圓峰山屋5.5k”,兩邊走來都不容易,但這條路線更是艱難許多。
1242吃飽喝足,賞景完畢,
一起歡呼:”黃家小隊登高峰,南玉山成功”(連結),
夥伴都說:
再也不來了!呵呵!
原路下山,
1246垂直岩壁小石瀑
1255巨大的石瀑,小心下切
1300一段小石瀑
1313來時的第一段小石瀑
1326箭竹草原小鞍部,約3130米。
雲霧很濃,很快就下起大雨來,趕緊換上雨衣褲,續行,
大家走近一些,因為視線不佳,且隨時須留意布條。
1435乾枯松木群
1501松果與石塊的松果營地,取回預藏的飲用水。
1526寬廣松針陡坡,下過雨,松針濕滑,慢慢下切。
1536留意左切轉向另一稜
1552回到較平緩稜線,意謂著巴伊車留山快到了。
1602巴伊車留山山字基石。
1612巴伊車留山三等基石。雨勢減緩,但是地面仍潮濕,樹幹濕滑。
1640轉稜處,準備左下切進入魔鬼陡坡,
唯一好消息是雨勢轉小,剩下霧雨。
1642開始下稜,雨後的土石鬆軟,部分之字形的山徑,已被前面幾位山友採得更加滑溜,看到幾處滑脫的足跡,更生警慎。
雨後,更看不出明顯的路徑。
得全神貫注地走,不得片刻喘息,
陡峭斜坡與鬆軟地面需要找到下一棵樹幹,
雙手環抱才得以喘口氣。
因很少樹幹可以援引,只能重心放很低去走,
大姑姑和阿姨甚至直接蹲下,說:
不管了!
然後,真如雪橇般慢慢滑下來。
原本上山沒流多汗的,
下山反而一身汗,又累又緊張。
像極了當年的鹿野忠雄!
這陡下250米,感覺真是漫長,
將近林道時,路條鮮少又走錯路,
老爸也不管了,抓個方向就下切,居然還在14.5K之前就回接林道。
1723林道登山口,雖然一樣破碎和雜草高密,但都不算什麼了。
1731回到營地,午後陣雨太大,
天幕居然有一邊繩子滑脫而傾頹。
帳篷內也有一些進水,大家趕緊分工處理。
爸媽與大姑丈去取水,其餘夥伴炊煮。
很快,就煮出一鍋湯麵以及炒出五道菜色,真是豐盛。
大姑姑笑說:
整天精神都很好,
只是腳有點沒力而已,
坐著炒菜,沒問題!哈哈!
飯後吃著月餅,觀賞林間月亮,
大家互相敬茶,恭祝平安完登,
也祝福中秋佳節平安快樂!
暨2022年白雪村賞月後(參閱白雪村紀錄),再度於高山上度過中秋~
航跡顯示:今日總上升與下降各1714m。
良心建議:
若只是想登頂南玉山與完百,
請從圓峰過來吧!
第三日2025/10/6(一)
0440起床,將所有垃圾整理打包,還有從南玉山步徑沿途蒐集的鐵罐、寶特瓶等包好。
0718啟程了。
0723楠溪橋。
0746溪邊,看到一個布條,沒有打開離線地圖,居然切入溪床,想要直接走到下溪點
0803遇到小瀑布,老爸硬切上去,用繩索將夥伴都逐一拉上來
0843好不容易人,都上來了,走不多久,遇到超大崩塌處,無法前推,只再得退回,
唉!這段本不困難的溪邊路,因不察與自恃而硬拚,
結果從健行便溯溪,
溯溪又變溪降,
若是沒有帶確保繩與勾環,這下真的進退維谷。
這段布條少,樹高草茂,老爸帶頭亂闖,
最後終於切上一條稜線,接到第一日下溪點不遠處,終於鬆一口氣。
這裡一時不察,居然搞了3小時,實在大意。
可見得非大眾路線,仍要時時對照紀錄與地圖!
1016跨過溪石,拉繩上攀。
1018接上廢棄林道
1022翻過崩塌處
1038林道8.0K處,魏老師與吳老師已經久候多時,不辭百里辛勞來支援,讓大家真是驚喜又感謝!
1043楠梓仙溪保育研究站。
我們大休,感謝兩位夥伴帶來一棵如人頭大小的水梨,還有月餅,我們一起上工作站二樓的休憩區,好好泡幾壺茶以及吃中餐,心情輕鬆又愉快,互道中秋節快樂!
沒想到下方忽然跑出一人,問道:麟趾山要怎麼走?
大家都吃了一驚,趕緊指出回家的路,不然可能要出事耶!
1216工作站出發,兩位夥伴協助背負帳篷,沿途又撿些垃圾,大家一起淨山親山,實在感恩!
1344邊說笑,邊撿林道旁垃圾,林道3.5k處。
1429青苔小水瀑,2.0K休息。
雲霧不斷由溪底升起,望向玉山小南山,以及巴伊車留山上南玉山稜脈,昨天一路的超級陡上又嗆下的歷程,
看著由溪底拉出50度稜線,不禁狐疑,
我們真的走過了嗎?
1525塔塔加登山口,等搭接駁車下山。
(今日總上升:1150m,下降:365m)
1600服務中心。
居然秤出6公斤多的垃圾,換取兩件玉山公園的長袖T,
管理人員大讚:
這路線不容易呀!
嗯!
真有成就感!
人,
就是被讚美給害慘的!
秤完重量,垃圾可要自行帶下山耶!
魏老師背著6公斤多的一大袋垃圾小跑下山,猶如聖誕老人,
停車場男廁旁民眾,紛紛豎起大拇指,大聲說讚!
一位得利卡的車宿朋友,送來一大瓶海尼根,
說要送給英雄好漢!
哈哈!實在太感謝了,
…
此刻,忘記腿腳的疼痛!
這路線上下南玉山,
真是
難!(名額太難)
遇!(巧遇熟人)
跚! (腿腳蹣跚)
哈哈!!
1645取車賦歸。
石桌達官餐廳聚餐,小小慶功宴,
看著外頭月色正圓,
大家能夠平安順利歸來,真好!
附註:本篇為兼顧歷史感與日治時期文獻引用,多處以「蕃」稱呼當時原住民,並無歧視意味,敬請諒察。
-
※您喜歡讀行嗎?您想要與同好徜徉山林谿壑嗎?
最近的出團訊息,可參閱黃家小隊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24230944469652/
※若您想參考黃家小隊歷年500餘趟的山旅紀錄,因部落格關轉,請至健行筆記查閱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member&act=review&member=93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