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塔曼山-玫瑰西魔山-巴博庫魯山」

活動日期
2004/6/26 - 2004/6/26
所屬團體
週六登山隊
困難度
0
類型
» »
類型
» »

uank(圓開)

2004/6/28


「塔曼山-玫瑰西魔山-巴博庫魯山」
日期:93年6月26日星期六。天氣:晴時多雲。
隊伍:週六登山隊。
隊員:23人(男22位,女1位)。
   ⊙全程走完:21男1女。⊙領隊隨車作接駁工作。
領隊:徐代雄。
嚮導:王先生等五位先鋒隊員。
押隊:林先生、李先生。
紀錄:uank(押隊後面的大拖油瓶)。
****************************************************************
★行程簡介:
  塔曼山登山口-(1.5小時)→塔曼山-(2小時)→玫瑰西魔山-(3小時)→巴博庫魯山-(2.5小時)→北橫公路67K處(明池)
★落差:
  塔曼山登山口--→塔曼山----------上升450公尺
  塔曼山-----→玫瑰西魔山----------240公尺(先下降430M再上升190M)
  玫瑰西魔山---→巴博庫魯山----------210公尺(先下降145M再上升355M)
  巴博庫魯山---→明池------------下降960公尺
★登山時間:
  塔曼山登山口--→北橫公路67K處(明池)----約10小時(包括午餐和休息)
****************************************************************
◎前言:
 1.「塔魔巴」大縱走,徐領隊安排一天來完成,雖有輕微感冒,還是硬著頭皮參加了。
 2.塔曼山(H2130M,3-6263),是台北縣最高的山。
  巴博庫魯山(H2101M,一等三角點)又名馬望來山,是台北縣第二高的山。
  玫瑰西魔山(H1889M,無基點),夾在兩座高山之間,被測量單位所冷落。
 ※這三座山位於台北縣和桃園縣的縣界上,是雪山山脈的主稜到巴博庫魯山時,向北延伸的一條支稜上。

0635 台北車站。
  ◎中和交流道上北二高→下三峽交流道→接台三線→到大埔取左接台七乙線→
0735 三民,接一位陳姓山友上車。
0740 台七線15K處,接新竹來的王姓女山友上車。
0744--0752 復興加油站,休息,有些山友添購午餐。
  ◎在北橫30K附近與大型遊覽車會車,車速變慢。
0900 在北橫49K處(下巴陵),接桃園來的張姓山友上車。
0905 通過達觀山森林遊樂區售票口,每人100元。
0920--0922 在景仁休閒農場附近路邊,往下巴陵看「三龜戲水」景觀。
  ◎巴陵山、低陸山、馬望僧呂山的尾稜,在下巴陵會合,大漢溪流經此處時,河道彎曲而行,遠望之,這三條尾稜有如三隻烏龜,低頭在喝水。
0925 到上巴陵,叉路口取右走同心路,隨即遇叉路,取左上山,經恩愛農場和瑞士休閒農場的分叉口皆取直續行。
0945--0950 <1>塔曼山登山口,路右有一座大型水泥圓柱形水塔,水塔旁有一黑底黃字指示牌「塔曼山 恩愛農場為您加油」,整裝後隨即向東出發。H1675M
  ◎走沒幾步路,路左有一木製指示牌「前往塔曼山,後往上巴稜」,稜線上有黑色水管和繩子相隨,一路向東往上爬升。
1011 路趨平緩,有腐朽巨木樹頭擋道。H1855M
  ◎沿途看到許多遭砍伐的巨木。
1022 再上坡。H1890M
1028 <2>上到主支稜。H1930M
1030 踏倒木而過,旁邊架有欄杆,倒木上釘滿ㄇ字形鐵釘,可能是防滑用,很貼心的做法。
1035 出現長條稜溝,中途越過稜溝,到另一側續行。
1048 開始起霧。
1050 遇同隊兩位山友,其中一人膝蓋關節痛,坐在路旁敷藥膏,告訴他們後面已沒人,上塔曼山後記得右轉往玫瑰西魔山。
1111 <3>分叉口有指示牌,左往拉拉山服務中心約1.5小時,取右往塔曼山。
1113--1117 <4>【塔曼山】(H2130M,3-6263),山頂無展望,先鋒隊伍已不見人影,休息。今天蕭郎也來了,跟他請教GPS的問題。
  ◎山頂北側循稜可往拉拉山(先下到巴福越嶺路的最高鞍部,有中央氣象局的雨量監測站),西南側回塔曼山登山口,取右向東往玫瑰西魔山,下坡續行。
1121 <5>展望點,聽說這裡展望很好,可惜霧濃,眼前只見兩棟枯木,高高聳立著。
  ◎一路下坡,是箭竹密集的鬆軟地毯路,時常要過倒木。
1135 鞍部,有一橫倒巨木擋道,附近有一株長相特殊的紅檜巨木。H2000M
  ◎路稍平緩,又繼續下坡。這是一條原始森林路,還好沿途登山路條已綁了很多,沒有迷路之虞。
1150 越過小溪溝,又繼續下降。H1905M
1204 很像稜溝,有許多倒木,需由其下穿越而過。H1820M
  ◎來到這裡,濕氣重,變成爛泥路,到處是巨木的原始森林。
1223--1238 小空地,休息,午餐。H1735M
1244 <6>最低鞍部。H1700M
  ◎繼續上坡時,感覺右腳盤刺痛,脫鞋又找不到東西,只好忍耐點了。
1302 <7>小山頭,路稍平緩,隨即又上坡。H1800M
1325--1335 <8>【玫瑰西魔山】(H1889M,無基點),只有一金屬地樁(空殼且可移動),上面寫著「北縣山協 玫瑰西魔 90.12.30.」。
  ◎山頂上森氐杜鵑到處叢生,有一塊4*4空地,東北側有路通往茶墾山(樹幹上有指示牌),西南側才是往巴博庫魯山之路,地上有先鋒隊伍做記號,留字條,指示正確前進方向。
  ◎上到玫瑰西魔山之後,很容易走錯方向。若順著路直行往東北方,會前往茶墾山。一定要右後轉彎,往西南方向前進。
  ◎向西南方走一小段後,路再慢慢轉向正南方。
1401 <9>下到鞍部,左下往玫瑰池,取直上坡,往南續行。H1745M
  ◎蕭郎已經去玫瑰池又回來了,而我則沒有力氣再多走這段路,否則會與隊伍拉得更長。
  ◎走在稜線上,巨木在沿途到處可見,非常原始的森林景觀。
1503--1505 <10>倒木空地,路徑由南轉向東南方。H1850M
  ◎兩棵巨木倒下,露出平坦的根部,有如兩面牆壁,空地就此形成。經仔細觀察,發覺這兩棵巨木的根部都很淺短,沒有深入地下,只在土地表面糾結,怪不得會倒下來。
1508 小空地。H1845M
1513 <11>最低鞍部,開始上陡坡。H1835M
1529 來到稜肩,長滿森氏杜鵑,路趨平緩,但不久又陡上。H1910M
  ◎沿途倒木很多,行走不快,也許這就是原始森林的特點。
1558 這個稜肩,除了森氏杜鵑,還有長得非常高大的樹木,應有二、三十公尺高,非常壯觀。H1995M
  ◎第三次陡上,已經有點喘不過氣來了,速度變慢。隨著高度的爬升,越是鬆軟的地毯路,手杖插下去都是空的,很難找到支撐點。
  ◎途中遇見一位山友,右鼻孔被箭竹刺入,血流不止,用衛生紙塞住,在陡坡中途休息。告訴他我有雲南白藥可止血,他婉謝說:目前沒有流血,等休息一下再慢慢走,只是苦於剩下一個鼻孔呼吸,走不快。
  ◎快到分叉口時,聽到山友在上面分叉口處呼喊,引導方向,因為路跡較不明顯,要看著路條,迂迴前進。
1645--1657 <12>終於來到【分叉口】,右(西)往巴博庫魯山,取左(東)往北橫公路明池下山。H2090M
  ◎許多山友都已上去巴博庫魯山又下來了,本來也想上去,但一聽說沒有展望,且兩週前已經上去過了,所以省點力氣下山時用吧!
  ◎午餐吃太少,能量都已耗盡,把剩餘的麵包再拿出來吃,休息補充體力,順便等最後那位山友上來,拿雲南白藥給他敷,再塞上棉花。
1714 左側為舊棲蘭山分叉口,路口用繩子圍住,取直,陡下續行。
  ◎指示牌寫著:「要前往棲蘭山的山友,請由下一個分岔口前往,以避免山上下來的山友走過頭,迷失方向,謝謝合作。」
1715 <13>左側為棲蘭山分叉口,左(東北方)往棲蘭山,取右(東南方)往明池苗圃,陡下續行。
  ◎指示牌寫著:「往棲蘭山(馬告山)無立基石,路途遙遠,當天往返者,時間不夠,不宜前往。」 
1735 <14>沿途經過許多倒木及拉繩陡坡,終於來到稜溝處。H1890M
  ◎左側稜溝口有橫木擋住,取直上坡向東續行,接山腰路,緩緩下降。
1751 <15>遇支稜,取右向南循此支稜下山。H1840M
  ◎這條支稜沿線都是杉木林,緩緩下坡,腳程不由地加快,希望下到登山口前不要摸黑。(但是樹根路也要小心踩踏)
1814 遇廢林道,取山路往南繼續下降。H1610M
1817 再遇廢林道,再取山路往南繼續下降。H1590M
  ◎最後這段路,坡度再變陡,小心下行。
1835--1839 <16>登山口,再遇廢林道,取右循林道向北續行。H1440M
  ◎才走一分鐘,就遇長巨木,直躺在林道上,攀爬走樹幹過去,又遇大石擋路。這樣的措施,當然是禁止車輛通行。
  ◎來到小溪溝附近,變成狹窄的山腰路,高低起伏難行,可能這一帶以前發生過山崩,落石掩蓋林道。
  ◎這條林道沿途芒草很多,但現在都已被清除(兩週前來時,只清理前半段),走起來順暢多了。
  ◎看到領隊在對面山腰路,向我們招呼,是來迎接我們的,真是令人窩心。
1854 山腰路過溪谷亂石堆後,大轉彎改向西南而行,來到崩塌區,取右拉繩高繞,小心踩踏過去。
  ◎此後一路都是寛大林道,和領隊及鼻孔受傷山友三人同行下山。
1914 路左廢工寮,路面一片漆黑,大家都戴上頭燈。
1929 <17>出林道木柵欄,取左下行,林道改為鋪碎石的路面。
  ◎柵欄旁有一告示牌「本林道僅供森林經營用,一般人員車輛等,禁止進入,以策安全。森林保育處 製」,柵欄對面有一塊木刻森林步道導覽圖。
1940--1952 <18>北橫67K處,路口有鐵網欄杆圍住,中巴在此等候。開始切西瓜,帶來的水都已喝光,西瓜吃起來特別清涼、止渴。H1140M
  ◎得知先鋒隊伍,1205就已到了玫瑰西魔山,之後就一路慢行(反正就算早下山,也得等候落後者--我),不過他們1650就到了明池,還是比我快了將近三小時。
2022 北橫49K處,桃園來的張姓山友下車。
2147 台七線15K處,新竹來的王姓女山友下車。
2152 三民,陳姓山友下車。
2252 台北車站。

◎後記:
一、參考記錄:
 1)巴魔塔縱走----古景文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7582
 2)巴博庫魯山縱走玫瑰西魔山----獨行俠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3370
 3)塔曼山,玫瑰西魔山,巴博庫魯山,棲蘭山,松蘿湖----中央大學登山社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473
二、參考地圖:張茂盛紙上登山導遊專輯
 1)(三103) 巴博庫魯山連走復與尖山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6818
 2)(三109) 巴博庫魯山、尖山連登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6824
 3)(三001) 登塔曼山遊巨木區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6716
三、感謝:
 1.週六隊難得有押隊,林先生居中幫忙,確定隊伍都有跟上來,才又前進,重要路口也都會停留,避免山友走錯路。
 2.李先生像是我的專屬押隊響導,全程在我前方幫忙帶路,讓我能專心做記錄的工作,直到巴博庫魯山分叉口,才放我自由發揮(因為最後這段路我已走過)。

註一:往拉拉山服務中心的分叉口,是在接近塔曼山山頂附近,而張茂盛地圖中,往神木區停車場分叉口是在半路上,並沒有看見。
註二:北島的玫瑰西魔山標高只有1871M,實際應為1889M。

這條稜線上的景觀,請看:「塔→魔→巴」大縱走,稜線上的林相。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8331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玫瑰西魔山→巴博庫魯山,沿途巨木和倒木很多,林相原始。
  • 玫瑰西魔山附近,是原始森林的景觀。
  • 我偷跑去玫瑰池,不錯哦,值得順遊。 分享照片與GPS軌跡圖給大家參考。
  • 蕭郎兄: 1.看到你照出這麼優美的玫瑰池,沒有去實在是太可惜了!(但力不從心!) 2.看到你的GPS軌跡圖,心動不已! 3.夏天較熱,多跟週六隊來走中級山吧!保證清涼無比! 4.介紹你的網站,讓還不知道的山友們,也能進去逛逛!  http://myweb.hinet.net/home1/kennyhpk/index.html--獨步山林間
  • 圓開兄: 恭喜,你又連續完成了一趟難纏的健腳行程。週日本想參加中中隊夫婦山連走拉拉山,因為耽心跟不上,臨時又打消念頭改走郊山。 蕭郎兄: 原來你的腳程是這麼快,記錄又如此詳盡,真是佩服。由於自己的腳程實在太慢,以致一直不敢主動表示,希望參加你的郊山行。
  • 圓開兄: 週六隊幾乎把復興鄉的山爬完了,下次我等你們爬完了再去, 您資料整理的真完整,可以偷一下懶,下次來新竹九有機會再跟 你們去晃晃,最近太熱了,不適合去郊山跟蟲蟲混. Zan及蕭郎兄: 登山有伴確實安全許多,這次蕭郎兄途中眼鏡掉了,嚇出一身冷汗,我也偶有這樣類似的經驗,或許有大家體力略有差異,不過愛山的興趣倒是相同,也期待未來大家共赴山林,彼此分享好不暢快!!! 願有緣山林中見.
  • 蔡兄: 1.週日中中隊的腳程沒有週六隊那麼快,你一定可以跟得上! 2.拉拉山到魯培山這段稜線,聽去過的山友說,非常棒,且路很好走!等山毛櫸葉子變色時,徐領隊還會再安排,到時我們再一起報名參加。 小油兄: 1.週六隊以走桃竹苗山區的中級山為主,尤其在炎炎夏日,中級山是避暑和森林浴的好去處。(稜山還沒有安排,聽說路途很遠。) 2.同一天,你們走向天湖到加里山這一段,那也是我很想走的路線。一來與「塔-魔-巴」衝到,二來不習慣那麼早出發,只好等週六隊安排時再去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