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壺山、半平山、燦光寮古道下牡丹
93年07月04日
邱義春
敏督利颱風剛剛過去,台灣中南部災情嚴重,出發前有點擔心土石不穩或山路坍方,所幸這條路線未受到絲毫損傷,路況也並不太泥濘,倒是颱風過後,山澗水量豐沛,茶壺山、半平山與燦光寮山美景依然,加上今天的領隊一向主張快樂行程,整個隊伍走來悠閒緩慢,讓我等享受了一番奇特的景緻。
最近興起的燦光寮古道在深幽安靜的雜林中蜿蜒穿梭,山溝處處,水源無缺,充滿著神秘懷古之情,與硬石階梯毫無遮陰的貂山古道比較起來,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很值得向大家推薦,只是古道分叉路特多,造訪此地應参照路線圖走,謹慎把握方向,才不至迷路,至於燦光寮古道的內涵,則請各位山友參考岳峰古道探勘隊隊長陳岳先生的大作,網址如下:http://home.kimo.com.tw/asahi60.tw/chen-yue/b11.htm
0630大部分夥伴們在基隆火車站集合,搭基隆客運往金瓜石,我則就近在瑞芳上車會合。
0730抵達金瓜石車站,下車整裝。
0735出發,往東循步道上登無耳茶壺山,天氣極佳,無日無雨,涼風徐徐。
0800第一涼亭--朝寶亭,大夥不斷的照相,緩步慢行,相當悠閒。
0830登上熟悉的茶壺山,享受了四周奇特的山稜起伏風光與基隆山的英姿,眾人陸續進入石洞,從另一頭鑽出,從此處觀看芒草中隱約的山徑循稜直通山壁,甚為壯觀養眼,很快的進入稜線山徑,走向半平山西面山壁,經過一番短暫拉繩攀爬,已然登頂,隨即轉南循瘦稜線通過半平山基點所在,風大,夾雜陣雨,未多作停留,續走稜線往產業道路。
1000抵達產道出口,雨停,往東約20公尺就是燦光寮山登山口,二話不說,卸下背包,隨芒草山徑一路上登,算是加菜。
1025燦光寮山一等三角點,不繡鋼製說明牌已經傾到在地,再度照相後,原路下山。
1040返抵登山口,巧遇北縣山岳協會因未能趕上火車而落單的一對梁姓神仙眷侶,乃相邀一同行走,背包上肩,往西循產業道路走往樹梅、金瓜石方向下行,斷續間歇飄雨。
1100叉路口,取左180度反走泥土路即是古道起點,如循產道直下中途右切石階道路可直下金瓜石,續直走可到貂山古道北面出口土地公處,再續下則可至樹梅。
1110土路右彎往廢鑛場處,左手邊一不太明顯芒草小徑就是古道入口,前段芒草甚旺,叉路不少,但跟著布條走亦不虞迷路,大致上隨著溪流方向緩下就對了,出現古老生苔相當長的石階路, 沿途經過一簡陋工寮,裡邊住有兩人,不知作何事業,挖金?打獵?採藥?續走,山路轉為繞腰平坦好走的土路。
1200廢棄石屋遺址,樹上釘有[柑仔店休息處]木牌,許是岳峰古道探勘隊所製作,續走不遠,路左一座萬應公小廟,屋頂生苔灰暗,遇一十字路口,隨布條取直行,仍是繞腰山路,很好走。
1250路邊瀑布,規模不大,但就在身邊貼著山壁衝下,形成淺潭,潭水洶湧滿溢,切斷山徑而下,聲勢奪人,清涼有勁,踩石而過,在此午餐,喝咖啡。
1320出發,過一處較大溪水,是溪水豐沛的牡丹溪上源,再入林不久隨即到達燦光寮遺址,從此開始,山路帶領我們進入處處殘垣斷壁的舊時繁華遺址,面積不小,遺跡有如梯田,層層而上,到達上層一大叢野姜花淹沒的殘壁處,見一條山路直接伸進樹林,是通往草山南峰的另一條路徑,巡禮一番之後,原路退回下一層梯田隨即往左切離開,路還是一樣好走,但卻處處山溝不斷,來到一處雙溪河流處,越過溪水,遇叉路,此處極易錯取直行,應取左,往東南方向逆溪而上,不久可遇一小空地,像是露營地,續直行。
1420塘舖分叉處,路口有岳峰古道探勘隊隊長陳岳先生製作的木製標示牌,左上往燦光寮塘古道,直為燦光寮舖古道,取東北左上約5分鐘,從塘古道頂點竄出林子,豁然開朗,原來已經接上草山公路,公路北端可抵草山戰備道路,南端則理所當然是牡丹村囉,原來我們捨近求遠,感覺有一點被耍的感覺,不過;說穿了,登山原本就是把吃苦當作吃補,就是這麼一回事兒。休息一會後,回頭反向從塘路頂點,取左邊另一條較寬大路下山,不一會就接回從塘舖分叉處延伸過來的燦光寮舖古道,續往西行,路變寬大緩下。
1450十字路口,路口小樹有路標,90度切左,南下牡丹,忽左忽右,隨溪流方向下行,從此以後,叉路更多,但隨布條較多往西南方向就對了。
1530越牡丹溪,溪水較寬且深,淺處可達小腿肚,著雨靴無妨,越溪後,突然一陣大雨襲來,只好放棄戲水,冒雨續行。
1540叉路,右上貂山古道,直接柏油路產業道路,有兩位隊員偷渡往貂山古道回金瓜石,其餘取直隨牡丹溪而下,雨停了,過土雞城叉路水泥橋,再過聚落大榕樹搖搖鞦韆,過政光一號橋,牡丹國小,福壽橋,籃球場,牡丹車站,行程進入尾聲。
1630牡丹火車站,搭1726電車返基隆。
路線圖列印請用A4橫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