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4/2/17
2月初到志佳陽, 風和日麗吧, 但到瓢簞池(乾的, 最近有雨應有點蓄水)時, 發現正好吹西南風, 風從大甲溪谷翻上來, 大劍山並未擋住, 後來看看池子位置是東北西南向, 且南向樹林的阻擋尚不足, 池子淺, 所以不管是冬日的東北風或夏秋的西南風都可能把水"吹"到乾。由於是國家公園, 基於生態是無法將池子再往下挖或兩端填土方以營造箭竹叢擋風, 看來這地方背水是重要的備案。
池畔有寶特瓶, 尚有水, 只怕被風吹倒會流失一半。而PVC的儲水桶則日曬久都很容易破裂, 存水有限。
另外鐵皮的瓢簞山屋, 門前三角鐵皮只剩一半, 後方窗上有睡袋遮了半窗, 地面有帆布, 晚上可能還是會透點風, 但比外面營地架帳篷禦風狀況好一些, 至於傳說中的山屋霉味並沒有留意。
1. 營地真的較遮風的是在偏西南角, 但此處地雷不少, 且不只在低處, 連西北坡上也很多, 萬一下雨, 卻成了各方味道集成之處, 是可惜的地方。志佳陽基點附近有營地, 似乎感覺較避風, 但沒有在晚上體驗過, 不敢多說。
2. 山屋若能集水(像其他電霸山屋)是最方便的了, 不過若論避風及平坦的山屋位置, 真的賽良久那個位置很理想, 但處於林中, 太陽能發電量會是另一個問題。
3. 往雪山方向, 或雪山下志佳陽, 途中會走到一段草坡(可見鋸齒山形), 這段有沖刷, 有些已近箭竹草坡的路面, 這個地方行走要格外小心(所幸這回經過是西南風, 吹向草坡, 而不是相反的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