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失落的古厝、梯田—磺溪頭山、磺溪頭古道

活動日期
2004/2/22 - 2004/2/22
所屬團體
台北市大自然戶外健行會
困難度
0
類型
» »

linmom(林沖)

2004/3/4


失落的古厝、梯田—磺溪頭山、磺溪頭古道〈93.02.22.〉
前言:
至堅兄來電告知週日行程更改,請筆者支援開車,跟隨藍天隊及北市山岳,走藍天隊新近探勘完成的路線--磺溪頭山及磺溪頭古道。心想陽明山山區幾乎被踩爛了那有什麼驚奇新路線,唬爛路線吧!雖興趣不大,但身為好友還是幫忙,就當是運動吧!
幸好有去,除了美麗驚奇外,更瞭解了一個道理:山之所以偉大不在高低,而在於屹立不動,山的美麗不在大小,在於真心感受與體會。


陽金公路往金山方向過天籟不久,左側隔著溪水可見一條稜脈矗立眼前,此即為磺溪頭山。磺溪頭山東有磺嘴山,西有竹子山,對照下磺溪頭山似乎沒有那麼壯觀,但走上其稜線則感覺氣象萬千,其下則溪流豐沛,而在其中山谷發現一大片荒廢的梯田,初步看來有數十公頃。梯田中更隱藏一棟蠻大的古厝。此面積開墾工程浩大,非兩、三代人接續則不能完成,是什麼原因棄守家園,以至桑田變叢林呢?真令人費解?


07:30 火車站西三門集合出發,兩部八人座車子,連司機共13人,生意真難做!走二高,下萬里交流道,過萬里到金山,走陽金公路。

08:42 抵林莊公車站牌,在此整裝,由於時間稍晚,藍天隊及北市山岳已先出發,不過已事先電話告知路線,沿途並綁有路條。

08:55 出發,走奇峰石山莊旁產業道路。今日鋒面靠近,受高氣壓影響高度計誤差蠻大,未免提供錯誤資料,高度部份未予載入。且筆者負責押隊,行進稍遲緩,時間記錄之落差請看倌們諒查。


08:59 過橋,連過兩道橋,第一道溪水中的石頭皆為紅黃色,此溪由數條溪流匯集而成,不知稱為八煙溪或格腳溪或另有他名,看著地圖有點迷糊呢!
第二道溪水為清水溪,溪如其名,流量豐沛。過橋後右側有標示磺溪頭古道,為下午回程時再探。


09:06 右有階梯步道,亦為磺溪頭古道,還是留待下午再探。
09:07過溪,左為登山口,路口綁有路條,過溪後土石路面,明顯好走。
09:12 再過溪,過溪後沿著菜園農路緩坡上行。

09:20 濃密高大箭竹林,翠綠而美麗,路徑明顯好走。
09:29箭竹林轉為雜木林,陡上,釘有標示牌往磺溪頭山60分鐘。
10:16 抵稜線,風好大,雜木林,在枝葉稀疏處左見磺嘴山右看竹子山,美麗壯觀。

10:36抵磺溪頭山H508m有基點,雜木林無視野,略事休息。
10:51 休息完畢,望西北稜脈而行。

11:15 抵反經石處,此石被樹木根所圍抱,以指北針試驗有轉動。

11:35抵H535m寬稜鞍部空地,藍天隊及北市山岳的前輩們約80幾人,在此休息埋鍋造飯。人聲雜踏,菜香茶香,呵!或許此地從未有這麼多人客聚會!
此地為雜木林,有水泥基石刻有保安林界,旁有為三塊石板疊成的土地公廟,不見神祇只剩破損瓷香爐,人煙罕至連土地公都耐不住寂寞,跑了!
南下方即是楓林瀑布由於屬生態保護區並未開闢通徑,北方下坡後即為乾溪溝,可在箭竹林接回來時路。


12:25 休息完畢,出發,敬老尊賢還是請前輩們做導引,我隊押後,下陡坡。

12:34 抵溪溝,有水但水量小,走不久後水伏流成了乾溪溝。沿溝而下,雖踩跳溪石,但不滑好走。
12:56 前有大落差,左高繞上稜。
12:58 上稜線,可聽左下方流水聲。
13:00 再右下切。
13:02 抵乾溪溝,上至山腰,路徑寬廣平整好走,路旁皆是疊放整齊的駁崁,原以為是走在某特殊用途的古道。待走至樹木稍稀疏處,才發現原來是走在梯田裡,綿延數百公尺,上下好幾層,初步估計約有數十公頃。
駁崁石頭巨大而整齊,如此浩大的工程,耗費了多少心力,為什會荒廢隱沒於山野?百思不解!還是繼續前行。

13:27 沿著梯田下至溪畔,見有古厝,所見過算屬蠻大間的,屋頂已腐化不見,石頭地基及牆壁,牆壁較上層為土磚。
厝前可聽溪水潺潺,有石階可下至溪畔,雖周遭雜木生長茂盛高大,站在厝前可想像,以前山明水秀好風光。

13:50 休息已畢,告別古厝,沿著可能是古厝通外道路繼續前行,有部份路段雖已坍損,但通行無礙。

14:05 在箭竹林與早上上山的路相接。

14:30 回到登山口。趁著大夥休息煮茶,筆者本想回頭開車來接駁,但走到一半看著江山如此多嬌,坐在車內匆匆而過未免可惜,再回頭與大家共進退。

15:10 喝完熱茶起身轉戰,往下回走沒幾步,上左側階梯。走一小小段即抵達一散落大石的遺跡,不知是昔日的聚落或是機關要地。
繼續前行不久抵梯田,梯田旁有水泥築造的水道,視野一下子開朗了。
沿著水渠穿過放山雞園、香魚池、農宅,至三和高分26電線桿下切。
至水池下切過小溪,穿過杜鵑園走產業道路,真是美好的田園風光。

15:30 抵清水溪畔,溪畔產業道路左往清水溪生態休閒園區,右側有階梯為磺溪頭古道,沿著山坡走上石階,走不久便如林道般寬坦,有山友發現石頭上刻有大正四年的字樣,果然是有來歷的古道。

再走不久有一長有大板根高大巨木稍傾斜,板根處有一巨石靠著,不知是大樹阻擋石頭掉落?還是巨石把大樹壓傾斜?巨石上放有香爐,有被膜拜現象,不知是拜大樹還是巨石?

15:39 繞了O形回到清水溪畔的產業道路,雖是短短半小時的路程,但小而美感覺不錯。

15:50 回到停車處,本想說今日可早點回家,誰知志堅兄又來個加值大放送,帶我們去看竹子山古道登山口,雖是坐在車內但山路崎嶇還是繞了一小時,還真值回票價。


後記:
、一般登山前輩的登山紀錄比較嚴謹確實,而在下紀錄則顯得雜亂無章,為了把登山生活化筆者將山友之間的應對、個人觀感認知、週遭人事物…等等皆加諸進來以求充數,其中若有謬誤之處尚祈諸位前輩同好不吝賜教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