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93年01月26日星期一。天氣:陰轉晴。
隊伍:中中登山隊
隊員:8人。
領隊:徐代雄。
紀錄:uank。
****************************************************************
登山時間:(不包括午餐)
擎天崗--------→竹篙山-------------(約30分)
礁坑古道(內寮古道)--下行-------------------(約50分)
瑪礁古道水路--------上登------------------(約110分)
金包里大路城門口---→冷水大山登山口------(約45分)
冷水大山登山口----→冷水大山------------(約40分)
冷水大山-------→頂中股山------------(約30分)
頂中股山-------→水圳登山口----------(約20分)
水圳登山口------→陽金公路八煙站------(約25分)
全程:登山約6.5小時+午餐、休息、看坪頂三層水圳、找擎天崗山基點約2.5小時=9小時
****************************************************************
◎前言:
今年元旦時,由苗圃上七星山主、東峰,下冷水坑至擎天崗,再走魚路古道登冷水大山及頂中股山。今天大年初五,改從擎天崗登竹篙山,再去平等里來回(走內寮古道和瑪礁古道),後半段則和元旦走相同路線。這兩條應該都可稱為陽明山南北縱走路線。
※以擎天崗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稜脈:
向東:擎天崗-擎天崗東峰-石梯嶺-高頂山-頂山-瑪蕃山-頂山南峰-香對山-(風櫃嘴)
向西:擎天崗-擎天崗山-七股山-七星山-小觀音山-大屯山-大屯南峰-大屯西峰-面天山-向天山-(興福寮)
向南:擎天崗-竹篙山-瑪礁山-鵝尾山-(礁坑橋)
向北:擎天崗-石梯嶺-磺嘴山-赤石六山
1)擎天崗山(H798M,市都計4-144)。
2)竹篙山(H830M,圖根點)。
3)瑪礁山(H550M,市都計4-137)。
4)冷水大山(H755M,無基點)。
5)頂中股山(H550M,內務局補助三角點)。****************************************************************
0725 台北車站,去搭捷運「新店-淡水」線。
0739 劍潭捷運站,轉搭小15公車「劍潭-擎天崗」線。
◎從93.01.06開始,小15公車終點,從冷水坑延長至擎天崗,現在首都客運經營,有分平日(星期一至星期五)及假日(星期六至星期天)兩種班次。
0826--0831 擎天崗遊客中心,下車,整裝後,由遊客中心右側石階上登。感覺今天的天氣很冷,濃霧瀰漫,能見度很低。H740M,7℃
****************************************************************
(一)擎天崗山(H798M,都計處4-144)
0835--0854 路左有嶺頭土地公祠,後面有原本的小土地公祠(嶺頭喦),左右刻著「嶺高真福地,頭舉有神靈」,左後方有92年3月才設立的「台北市政府坡地防災系統無線電雨量監測站」。H770M
◎擎天崗山登山口就在此監測站旁,領隊帶領我們去摸基點,可是天候不佳,濃霧太大,芒草又密,走到半途路跡就不明,只好退回。
****************************************************************
(二)竹篙山(H830M,圖根點)。
◎過嶺頭土地公祠後沒幾步路,左叉口為魚路古道日人路入口,取直過柵欄後,右轉循環形步道,往竹篙山前進,路兩旁都有鐵絲網柵欄圍住,可能為了防堵牛隻越過此界線。越往前走,雲霧逐漸散去,右前方露出紗帽山和台北盆地,回頭望去,雲霧仍在,但就是越不過擎天崗這條稜脈。循著稜脈往上走,越靠近竹篙山,展望就越好,終至整個台北盆地都顯露出來,遠處由右而左,觀音山、林口台地、樹林大棟山山系和三峽鳶山山系都一目了然。
0925--0928 終於來到竹篙山頂(H830M,圖根點),有一水泥圓型碉堡,旁有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活動「山」字拓牌的木樁,另有一水泥堺柱。往東南方望去,看到了2/1即將要去走的五指山稜脈。山頂往南有一條山徑(就是不原路退回),可通往平等里平菁街43巷,應是竹篙嶺古道(牛埔步道),但山路不好走。
****************************************************************
(三)礁坑古道(內寮古道)
◎原路退回,望向擎天崗草原,因雲霧漸漸散去,呈現出類似高山的草原景觀。遇環形步道,取右續行。
0939 來到另一圓型水泥碉堡附近,向右離開環形步道,右邊低處有許多登山路條,此處即為瑪礁古道入口。H780M
◎碉堡附近應有北市199號地測精幹點,可惜當時沒注意。
0944 分叉口(左往瑪礁古道,右往礁坑古道--又名內寮古道),隊伍分成兩組,林文燦一組5人取左走稜線山路。我和領隊及蔡兄3人取右,一路下降走山腰路。
0954 空曠草地。H670M
0957 古厝(可能叫番婆厝),只剩前後兩面牆壁,路右溪水聲,越來越大。
1000 鐵網圍籬,需翻越而過,隨即過溪(礁坑溪)。
1001 有右叉口,仍取直,沿溪走山腰路。右上沒有登山路條,不知通往何處?
1006 小土地公祠,左右刻著「白雲知公老,黃金賜福人」。這裡空地很大,路左即為溪流(礁坑溪)。
◎沿途聽到林文燦他們5人在左邊山頭的喊叫聲,我們也回應。
1020 右叉口,直行的路口,被人用樹枝橫擋,取右下坡離開稜線。
◎直覺上,循稜直行的路才是真正的古道。
1024 接柏油產道終點。H530M
1027 產道右方有一房子,平菁街93巷85號(臨)。
1032 來到小19公車內寮終點站,住家門牌號碼平菁街93巷106號,為上內寮古道起點。H500M
◎註:小19公車「捷運劍潭-平等里內寮」為一段票,班次較少,可上"首都客運"網站,查看班次時刻(平常日和例假日略有不同)。
****************************************************************
(四)瑪礁古道--陸路
1034 由小19公車內寮終點站往下走約10公尺,左轉走進去即為平菁街95巷100號,「儂儂山莊」主人在門口立一石頭,上面刻著「青山綠野淘夢園,日月星河彩虹谷。」,這裡也是登新圳頭山的一處登山口。山莊開滿了櫻花,莊內有草坪及鞦韆甚是美麗,電線幹上有三角形基點標示"都一三七"。
1043 走石階上登沒多久,遇右叉口,右下過溪,再陡上接瑪礁古道。
◎直行沿山腰路應可接上1020時的分叉口,就是內寮古道(礁坑古道)原來的路線,找時間再來走走看。
1050--1055 上稜線(瑪礁古道),路旁有陽明山農場輔導會堺柱,在此休息。看不到林文燦他們5人在此等候,我判斷他們可能下去清風亭等我們,於是建議領隊取右循稜下去。H580M
1112 新圳頭山(瑪礁山,H550M,市都計137號)。
1124--1205 清風亭,為重要"十字路口"。此涼亭建在瑪碓山和鵝尾山的鞍部上,直往循稜到鵝尾山,右下往平等里,左下往聖人瀑布。還是看不到他們5人,我判斷錯誤,原來他們在之前的陸路水陸分叉口,就往水路回擎天崗了。H490M
◎領隊帶領我們去看坪頂三層水圳:
取左下去1分鐘,就來到最上層水圳,水圳穿過瑪礁山和鵝尾山的稜脈,涵洞有鐵柵門圍住,洞口上方刻著「坪頂古圳」。
沿古圳走2分鐘,路右有石階下去,約3分鐘來到第二層水圳,右轉沿此水圳走約2分鐘,遇見涵洞上方,由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題著「坪頂新圳」, "清道光二十九年(西元一八四九年)開建,中華民國八十九年(西元二○○○年)",這層水圳也是穿過同一稜脈。
最下層水圳「登峰古圳」在第二層水圳就看得到,但因時間關係,沒有再下去,直接回清風亭,在此午餐。手機不通,和另一組5人聯絡不上,午餐完馬上啟程。
****************************************************************
(五)瑪礁古道--水路
◎午餐時遇見一對夫妻從涼亭旁爬上來,領隊給他們一份登山行程資料,邀他們一起走往新圳頭山,由涼亭後面循稜上登。
1216 一長排斜杉木林。
1220 新圳頭山 (瑪礁山,市都計137號),那對夫妻因為有開車子,在此道別回頭,我們繼續前進。H550M
◎與另一組隊員聯絡上,他們已在擎天崗等候多時,有3人利用等候的空檔,硬鑽芒草叢登上擎天崗山。我們相約在許顏橋會合,再去爬冷水大山。
1240 陽明山農場輔導會堺柱(回到早上1050到達處),這裡有左叉口,左下往內寮站牌,取直續走。H580M
1242 來到瑪礁古道山路水路分叉口,直往循稜上登為山路,取右走山腰路為水路。
◎不久路旁出現塑膠水管,一路相隨。
1256 路右下方有鐵柵門,下去溪谷可接內雙溪古道。仍循山腰路直行。
1304 路左有駁坎遺址,溪流就在旁邊,這附近沿途長滿大菁,確實適合做染料,沿途就有多處駁坎遺址,留下許多先民在此活動的痕跡。
1309--1332 這期間過溪四次,在同一條溪左岸右岸交互前進。沒想到擎天崗下到平等里間,還有這麼寛闊的溪谷,溪間石頭都長滿青苔。
1340 溪流到此分左右股,分叉口(左往擎天崗,右往磺嘴山古道),左線登山路條較多,右線路條少,取左續行。H700M
1352 溪邊有大規模駁坎遺址,離擎天崗越來越近,灌木雜陳,芒草叢生,路就越來越不明顯,但只要沿著溪邊,跟緊登山路條,就沒有問題。
1400 內雙溪古道出口,接環形步道最低處,往左循步道走幾步路有一「小木橋」,此為登山口重要路標。回頭取右,沿步道上去擎天崗。H720M
◎上到擎天崗草原的一處圓型水泥碉堡時,回首望見竹篙山,在它下方的溪谷中,就是上午走過的多條古道。視線右移,七星山高高聳立在遠方,再來是擎天崗山,磺嘴山系也隱約可見。想想今天在這附近發現了這麼多先人的遺址,隱藏在山谷中,今天遊客雖然不少,但知道的遊客又有幾個呢?擎天崗可說是眾多古道的會合處,它是越嶺路的最低點,因此成就了它特殊的地位。
****************************************************************
(六)魚路古道
1423 來到金包里大路"城門"口,隨即下去,趕往許顏橋與另一組隊員會合。
1448 整修過後的小土地公祠。
◎路左小徑進去,有許多古厝遺址,這裡靠近溪邊,且地勢平緩,是棲息的好地點。
1453 憨丙厝地。
1456--1459 許顏橋,終於所有的隊員都會合了。H510M
1500 半圓型石滬分叉口(左下往頂八煙,右上石階往八煙、綠峰山莊),取右上行。
◎註:右上往八煙為新魚路古道,全程為石階路,出口為綠峰山莊,公車站牌為八煙站。
1507 番坑溪木橋,右上為番坑瀑布,水流很急,在此合照。
1512 彎折石板橋,過橋後就要注意,冷水大山登山口快要到了。
****************************************************************
(七)冷水大山
1514 右叉口(直往八煙、綠峰山莊,右上冷水大山),取右土路山徑,陡上。H460M
◎一路陡上,沿途是原始的灌木及雜木林。
1532 過乾溪兩次,一路偏左上行,坡度稍緩。H620M
1555--1603 最後一段陡上,終於到冷水大山(H755M,無基點),右往大尖後山,左往頂中股山,在此休息,拍照。取左續行。
****************************************************************
(八)頂中股山
1611 由冷水大山走來平緩,自此開始陡下。
1621 變成超陡下,有樹枝和樹根可抓,小心下去。
◎若下雨天,不要從冷水大山下頂中股山,應從冷水大山原路退回新魚路古道,下綠峰山莊八煙站。
1635--1649 頂中股山(H550M,內務局補助三角點),基點就在路旁。在這裡可展望下方一塊平坦高地,應是在二重橋到三重橋之間,右前方高起的山坡地是天籟。有位山友不習慣下陡坡,在此等候。
1712 下到水圳登山口,取右順水流方向而下,走在水泥圳牆上。回頭展望對面山頭,頗為壯觀,陽金公路蜿蜒而上,直抵七星山腰之鞍部,沿途之路燈已亮起,非常好看。
1718 左下離開水圳,接新魚路古道,右轉續行,石階新鋪,一路緩降,通往八煙。舊魚路古道(日人路)就在下方不遠處,通往頂八煙。
****************************************************************
1737--1825 綠峰山莊,陽金公路八煙站,休息,等車。H310M
◎皇家客運一小時才一班車,整點發車,車子才剛過不久,下去農家旁一處洗衣水池,清洗一身的汅泥。剛好主人肩荷鋤頭回來,也在此清洗,問他們魚路古道之事。他們說:八煙這裡上去才是魚路古道石階路,頂八煙那裡是日人路,小時候他們時常走。這裡是他們的老家,現在都搬到都市去住了,只有假日回來,去整理一下竹林,古道上也有他們的田地,不過都任由它荒癈了。
◎後記:
一、魚路古道和日人路:
魚路古道是漢人開闢的石階路,日人路是日軍為了運送軍火物資而另闢的泥土路。由擎天崗下往金山,這兩條路交叉多次,過許顏橋後,於半圓型石滬再分開,日人路往左下出頂八煙,而魚路古道往右上出八煙。至於由上磺溪橋出去這條路則是現在另闢出來,方便遊客停車休憩的路線。
二、陽明山南北縱走路線:
1.礁坑橋-鵝尾山-清風亭-新圳頭山-(A.山路B.水路)-擎天崗-魚路古道-冷水大山-頂中股山-綠峰山莊(八煙)
2.內寮(小19公車終點站,平菁街93巷106號)-內寮古道-擎天崗-魚路古道-冷水大山-頂中股山-綠峰山莊(八煙)
3.苗圃登山口-七星山主東、峰-夢幻湖山-擎天崗-魚路古道-冷水大山-頂中股山-綠峰山莊(八煙)
※提供三條僅供參考,應該還有其他的路線。
三、參考資料:
1) 2003/10/12 坪頂古圳山路上擎天崗水路下山仔頂O型環走 Linson
2) 2003/09/14 鵝尾山擎天崗坪頂古圳水陸連走 honggoo
3) 2003/05/10 陽明山南北大縱走 lucky
4) 2002/05/26 鵝尾山魚路冷水山 kennyhpk
5) 2004.01.04 平等里.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6) 張茂盛先生「紙上登山導遊」:專輯(一)215,216,217,218頁,專輯(二)51頁,專輯(五)21,183頁。
四、旅遊資訊:
1) 綠峰山莊有溫泉(每人150元)及餐廳部。
2) 皇家客運平日為1小時一班,假日班次較多。
車資:A)八煙站→台北車站,為100元。
B)八煙站→捷運劍潭站,為85元。
C)八煙站→陽明山公車總站,為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