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烏塗炭越嶺保甲路與七分寮山北側保線路的連結山徑

活動日期
2021/7/12 - 2021/7/12
所屬團體
喜恩登山隊
困難度
1
類型
» »

Taiwangogogo

2021/7/13




烏塗炭越嶺保甲路與七分寮山北側保線路的連結山徑

 

 

【前言】

我最近在將近一個月以來清理了烏塗炭的四條大眾化山徑。 (詳情請參考〈清理烏塗炭的四條大眾化山徑〉。) 其中一條山徑是越嶺保甲路。 這條保甲路從烏塗炭的鴻泰礦場大門口越過主稜的越嶺十字鞍部後,可以抵達七堵瑪陵坑的大華三路。 因為保甲路需要穿越過礦場的大門口,同時因為我個人大部分是在週間爬山,所以容易引起礦場工作人員的側目。 因此,我在7/10利用當地人巡查水管和水源的山徑,開闢一條可以避開礦場大門口的山徑。 這條替代山徑是從北28-2號公路在礦場大門口附近的大髮夾彎反射鏡右邊3公尺的山徑街上一條廢棄的林道,然後再接上保甲路在礦場西側的雙溪匯流口。

 

其次,從這條替代山徑的航跡和地形圖可以看出,我們可以開闢一條山徑連結越嶺保甲路與七分寮山北側的保線路。 所以,我7/12就先從雙溪匯流口往上揮刀清理保甲路。 我一路清到可以接上我在7/7從保甲路下切到礦場的地點為止。 因為我在7/7已經有清理過更上方的保甲路,所以大家應該可以按照我的航跡,很容易的從大髮夾彎反射鏡右邊3公尺處,一路的走到越嶺十字鞍部。

 

在清理完保甲路之後,我原路回到替代道路,然後按照山形地勢的探勘、清理山徑。 最後連接到保線路在第二座小橋的叉路口。 雖然我有沿途綁上紅色路條,但是我猜想當地人有可能會拆路條。 我之所以會這樣想的原因是因為當我一路探勘、清路而接上有藍色水桶的水管路後,我回望我所探勘、清理的山徑,我總覺得有好幾個地形是我在好幾年前有走過。 我當時應該也有綁路條,而今天再走一次後,我幾年前所綁的路條都消失不見,因此我才會猜測當地人會拆路條。 不過,我今天所走的路徑非常清楚好走,地形也不複雜,所以大家只要跟著路跡和航跡來走,應該很好找路才對。

 

 

 

【路徑介紹】

在底下,我利用相片中的地圖,由上往下的介紹保甲路的替代路線,然後再由下往上的介紹連結山徑。

 

A點:越嶺保甲路距離終點處約3公尺處,我往保甲路的右手邊(東北方)開路下切到溪邊。 不過,在路徑的半途,我改走山坡的排水溝下切到溪邊。 這應該是一條老路,地上可以看到老舊路條和紅色尼龍繩。 我從前是在往右下切大約2~3公尺後,就直接下切礦場的泥土山坡。

 

B點:抵達溪邊。 我到了溪邊之後,改順著西北方的一條排水溝上到礦場最高層的泥土平台。

 

C點:排水溝與礦場最高層的泥土平台的交會點,同時也是一條可以下到礦場大門口的泥土產道的起點。 此交會點是在這個平台的東側,而保甲路的入口處則是在同一層平台的西側。

 

D點:保甲路在礦場西側的入口處。 入口處是一片芒草叢,我已經有清理這片芒草叢,也有在入口處綁上紅色路條。 從入口處走大約2公尺後,就可以接上保甲路。從西側入口處到雙溪匯流口的保甲路,我在7/12有清理過這一段路。 C點和D點之間,有鋪設一條很長的綠色塑膠布,當作排水溝使用。 所以,大家只要沿著綠色塑膠布走,就很容易找到C點或是D點。

 

E點:保甲路第一次過溪點。 因為這一條溪的水源較高,所以萬一有溪水暴漲的話,建議大家改由東側的泥土產道或是跟我在7/7一樣的直接下切礦場,然後再從大門口出去。

 

F點:保甲路第二次過溪的雙溪匯流口。 這次要過的溪是另外一條溪。 這條溪的水源較低,所以按理暴漲的溪水很快就會退去。 所以,萬一大家走在這裡被兩條溪的暴漲溪水卡住,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免強過溪,最好等第二條溪的溪水退去,再行過溪。 因為過溪後,傳統的保甲路還要再過一次溪,所以建議大家就走我所探勘、清理的替代山徑,直接由大馬路的大髮夾彎下山。

 

G點:上到廢棄林道。 F點到G點之間是當地人開闢的空地。 大家在過第二條溪後,只要往左手邊看,應該就會看到紅色路條和上切林道的路徑。

 

H點:大石頭叉路口。 叉路口旁邊有一棵巨大石頭。 這顆巨大石頭是這條廢棄林道唯一的一顆巨大石頭,所以應該很好辨識。 叉路口繼續往下走,可以下切到北28-2號公路在礦場大門口附近的大髮夾彎。 叉路口往左手邊上稜,就可以走到七分寮山北側的保線路。 我們先往前繼續下切林道。

 

I點:離開林道而往馬路下切的叉路口。 我幾年前是從林道更下面一點的地方下切大馬路。 I點下切的山徑是當地人所開闢的小路,他們有綁一條細小的繩子幫助下切馬路。

 

J點:替代山徑的登山口。 28-2號公路從裕大橋上行後,第一個髮夾彎剛好就是鴻泰礦場大門口產道與北28-2號公路的交會處。 在交會處有一個反射鏡。 當我們面向反射鏡時,J點就在右手邊大約3公尺處。 我有在入口處綁上紅色路條。 不過,再繼續往右手邊走幾公尺後,也有綁一條老舊的紅色路條。 我建議大家就走當地人所開闢的小徑。 在反射鏡的正旁邊也有一條水管路。 我個人覺得水管路比較不好走,所以建議大家還是走有綁小細繩的小徑接上廢棄林道。

 

我們可以從J點逆向的經由I點走回到H點。

 

H點:大石頭叉路口。 叉路口繼續往前走幾公尺,就是可以下切到保甲路雙溪匯流口的G點。 此時,在叉路口往右上切稜線可以接到七分寮山北側的保線路。 從叉路口上切之後,是一大片的開墾地,我幾年前和7/12都是沿著寬大開墾地的最左手邊上切 (靠近我在F點所說的第二條溪的這一側)

 

K點:重要小山頭。 座標為TWD67: 314236 x 2783114,海拔高度為236公尺。 這座小山頭的主稜是往南的方向。 主稜有明顯的山徑,應該可以一路連接到保線路在海拔高度330公尺的稜線轉彎處。 之後,有空再來走一走。 正確的山徑是在此山頭西南方向的支稜。 我沿著此支稜下切到L點的過溪點。

 

L點:過溪點。 從溪邊的廢棄黃色四方形的塑膠籃子以及地形來看,這是一個老舊的過溪點。 K點到保線路的第二座小橋叉路口N點,山徑需要橫渡過兩次溪。 這裡是第一個過溪點。 萬一路條被人拆掉的話,大家只需要仔細的觀察路跡,應該就可以找到過溪之後的路徑。 過溪後,只需要再走大約5公尺的距離,就可以接上水管路。

 

M點:接上水管路。 這條水管路就是由保線路在第二座小橋叉路口,一路走來的寬大平坦而有藍色水桶的水管路。 蕭郎前輩「獨步山林間」的地圖也有這條水管路的航跡。 我個人懷疑這條水管路有可能是早期採礦運煤的小鐵路。 因為水管路的路徑很清楚好走,所以我就只有在第二個過溪點補上一條路條而已。

 

N點:七分寮山北側保線路在第二座小橋的叉路口。

 

O點:七分寮山北側保線路的登山口。 登山口的位置在北28-2號公路大約1.1公里處。 在登山口的旁邊有一根電線桿,編號為「中崁連絡線241」,而在在登山口的對面也有一根編號為「中崁連絡線24」的電線桿。

 

 

 

【參考資料】

Taiwangogogo2021/7/11,〈清理烏塗炭的四條大眾化山徑〉,

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2ece94fa-45e2-eb11-8143-901b0e54a4e6.html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