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4/7/25
這次登山(玉山主峰),被他團山友「洗臉」了一下,說是洗臉可能有點嚴重
但因為實在沒有聽過正確的說法,故當下還是接受了該山友的建議。
事情是這樣的,於本周帶了幾個朋友去玉山
我自認登山經驗(百岳剛好50座、玉山登頂加上這次剛好10次)
在回程的路上,遇到三位他團的山友正在休息,打聲招乎就欲離去
走到該團山友的身邊時,其中一位山友叫住了我前方的朋友
山友:「你們嚮導沒教嗎?上山不要玩登山杖,不要開玩笑,登山杖拿來我看」
沒遇過這種情況,朋友一時間不知道該山友在說什麼,但還是把登山杖給該山友看
山友:「你這登山杖佇地端要用尖頭,用像膠端會滑很危險,嚮導怎麼不教?」
(該山友邊說,就邊把登山杖前端的像膠套拆掉)
山友:「好了,你安全了」(歸還登山杖)
其實不論該山友對或不對,我認為這樣糾正他人,還滿不給面子的?
而且我的登山外衣上就袖著大大嚮導、領隊字樣,真的滿不被看重的
不過當下我並沒有說什麼,原因有二:
第一,我真的沒有聽過正確的用法該是什麼…都是我自己的經驗和他人口述。
第二,如果真的是為我團的朋友著想,其實我也不會去說什麼。
依我自己的經驗,登山杖佇地端的頭,可以分為尖頭端與像膠端
依使用方式為:
一、尖頭端:以草地、樹葉地或雪地、青苔地使用為主。
二、像膠端:以石地、碎石地或一般混合山徑為佳。
但不知道我自己的「認為」對不對啦…仍有請前輩們指教
我想東西用法無絕對,膠鞋會滑換釘鞋,釘鞋會滑就換膠鞋,但當攸關性命時絕不妥協!
平地有許多阿屁仔,在高山也剛好遇見,請,謝謝,抱歉,我應會用謝謝回應,地形不用釘時,我會將膠套回,雖然我沒有使用登山杖,頂多木棍或竹棒.
事情有不少面向,有人雞婆的戳一下,可以避免一些憾事,當下兩造事後的心不安或陰影.
以上歡喜就好
那位糾正的先生說的正確,橡膠是下山後怕刺傷人或物而設,有如刀鞘之用途。尖端有高碳鎢鋼。無論在何種地形不易滑動,這樣才能確保安全。沒人告訴你當然就不會。有人爬了一輩子山,也沒能正確綁鞋帶,原理是一樣的。
之前國外是沒有橡膠頭的,有些是用塑膠蓋子保護杖尖而已
他們行走時也沒有在用橡膠頭
到了台灣,就一切都變得有趣了...店裡還有的客人會問: 啊你這支怎麼沒有橡膠頭
甚至還有進口的登山杖為了迎合消費者口味,外掛上去
到了今日,不論是台製或進口,似乎通通都配備有登山杖了
連國外的品牌也大多都當作標準配備之一了
用鎢鋼尖或橡膠頭,我不知道有沒有標準答案
不過我個人是只用鎢鋼尖,橡膠頭扔掉了
店裡的客人如果有問,我會說一般路徑以鎢鋼尖為主
如果是走石階路 (像陽明山那種石階步道),可以把橡膠頭拿出來套著比較不會滑開
Harvida說的保護山徑的說法也是第一次聽到
這樣會大大提升我使用橡膠頭的意願
不過其實在山徑上也常常撿到橡膠頭這類的垃圾XD
http://www.leki.de/accessoires/ersatzteile/gummipuffer-trekking
大家說的是這個嗎?
http://yiz00776.cocolog-nifty.com/
典出於此君的書...我第一次看到我想"阿本仔你們太龜毛了吧?"我用只是覺得好用啊...他還說,要保護樹根...他說得也對。
是03'吧?我買了第一對登山杖後(還有始祖鳥的中背包,第一次買中背包,背上後看起來"技術能力"都變強了--實際上沒有),網路上發現有這個東西,杖是x山友買的,我不知道為什麼沒去x山友問,還是問了沒結果,忘了,我到旁邊的蹼x戶外玩家問,找了半天,頭家本人直接拆下商品上的拿了兩個給我,免錢,足感心,看到Chiwen前陣子花大功夫幫修登山杖,"感動度"被突破了,讓我挖出這個回憶。
現在生產的登山杖,可能有偷工減料。我20年前買的leki(奧地利製造)登山杖,著地的端頭乍看之下好像雨傘的尖端。套著一個大頭橡膠套。我把塑膠套旋轉下來。用手摸了一下,手指被刮傷了。用放大鏡檢視發現它不像傘尖。而是鎢鋼360度分成每60度有一座山脈由中心向外延伸,每座都很尖銳,一次沒裝上套頭。從背包上劃過,背包就出現一條裂痕。查看外國出的登山聖經一書,才知道原來那個套頭就如同刀鞘。可是用久了,就不會割傷人了,但是不論岩石多硬,那個杖都不會滑動。或許現在出品的登山杖沒那麼講究,因此就沒有這些顧慮。所以有些人那個套頭從來都沒拿下來過。
我的橡膠頭常常遺失...索性就不套了
不過在平地是得注意把頭朝下..
我的橡膠頭常常遺失...索性就不套了
不過在平地是得注意把頭朝下..
那種塑膠頭不穩固,小弟常在登山步道上撿到這種小東西。
登山杖的觸地端很尖銳,也很危險,自己是用冷氣機的透明水管來做保護,
以免不小心誤傷到身旁的山友,外面還貼上膠帶,顯目提醒。
小弟在登山杖上都有貼反光膠帶,方邊夜間用頭燈拿取時容易找到。
左. Big Mountain?台灣生產的 7075 鋁合金,關節鎖緊處不是夠堅固,不知哪一天會爆裂開。
中. GITZO 登山杖單腳架,附雲台。(朋友借的,不會帶在外面過夜,所以沒貼反光膠帶)
右. Leki 馬卡魯,十多年前的,彈性與堅固兼具,很可信任。
20年前還用過,早期不知品牌的橘色,以及CAMP的黑色登山杖(很硬)。
那時還常被笑,你爬山要滑雪啊?
個人覺得,品質好的登山杖,值得投資。
以上獻曝。
日本那邊的書上有一種很"極端"的說法是盡量用膠套以保護山徑。
結冰我會用carbide頭,我很喜歡用LEKI的那個橡膠頭,不會卡進"縫隙",我也不用腕帶。原則上我的登山杖不幫我登山,它在我失去平衡時幫忙。
我的作法是盡量不要讓登山杖的力吃到"它滑掉我們就跌倒"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