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上午 10:38
目睹伊斯基安娜!
消逝的阿里山水山鐵道線經北霞山.東水山出自忠O型縱走,懷舊路線
前言
猶記得幾年前的中秋,我們由霞山鐵道進,兒玉山出的白雪村賞月之旅(參閱2022白雪村紀錄),喜歡那種60年代的古早味道。
後來,又得知霞山鐵道另一側也有條廢棄水山線,特富野古道上鐵軌與其銜接。
它是日治時期1941年後因砍伐檜木需求,日本政府將臨近自忠的水山古道增建,長約5.2公里的水山支線。
特富野古道的全名為特富野自忠越嶺道,又名水山古道,和目前運行的水山線林鐵支線完全不同喔!
2025年的雙十國慶連假,這來此輕鬆度假吧!
【日期】2025/10/10-11(五.六),天氣晴多雲,中午過後多雲霧
完整圖文可參閱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37916
第一日2025.10.10(週五)
0900歸仁出發,一路車多,石桌的7-11再補給一下。
1150自忠,好不容易才喬好停車位置。就地吃中餐。
1309出發,特富野北端入口來過多次,今日適逢國慶假期,扶老攜幼好不熱鬧,健行的人們看我們唯一重裝備,頻頻詢問。
1310偶有人群空檔,鐵道才能顯現悠宓的時刻。
1327中國式涼亭
1339堅固的牆基結構
1343小瀑布
1355封閉圍起的高架橋,模仿日治時期的林鐵高架支撐結構,不過因風災等緣故進行維修中。
1044筆直鋼鐵橋,今年步道橋樑整修,而有不少改變,7月的風災影響甚巨,南端入口迄今封閉中。
1409一路不停,很快的抵逹特富野古道3.7k,水山支線叉路口。
進入水山支線和有完整維護的特富野古道路線相比,明顯荒蕪甚多,不過也進入罕人打擾的幽靜處。
1411入口處,迎接我們的就是連續倒木
1412敬告牌-「該路段尚未整建,路基不明,請遊客勿貿然前往,以免危險」。
1414開始出現廢棄零落的鐵路支架
1419多數的高鐵支架都已經傾頹,必須左鑽右閃,或下切高繞,無法行走於支線鐵軌上了,我們自嘲來不及買票了!
1437一處類似閘門的山側邊坡,感覺進入桃花源般。
這些曾經用來運輸木材的鐵道,安靜地陳列於深山荒野中,長滿青苔,
太多的崩塌,昔日的鳴笛喧囂等往事只能想像~
1451拉繩處,新崩塌
1456岩壁旁的多處倒木,鑽呀鑽!
1457遇到一對夫妻紮營,應是內行人,鐵道旁有個水泥蓄水池。地面上則有一些散落著的酒瓶。
1514大型的鐵軌木製支架,兀立於森林溪谷中,以往是用檜木等高級木材來支撐,
歷經百年歷史,不曉得還能承受幾次颱風及地震的侵襲!
看過一次就少一次了!
1551經過一處大瀑布,過後出現大空地,
1553地面上有廢棄帆布,感覺很棒!
當下決定今日紮營~並以鋸子整理營地附近松枝。
紮營後拉起天幕,設起閃爍led燈,讓涼冷的山林間有股溫暖歡樂的氣氛。
妹妹今晚才能從新竹回家。
阿姨說:只可惜妹妹沒來,不然更熱鬧!
大家憶起10餘年一起登山的往事與糗事,這些都是成長過程中最珍貴的回憶。
回去大瀑布取水,水質甘美。
晚上就煮羊肉爐,當然還有烤肉,
因為10月份有好幾個連假,似乎每周都像過中秋。
這次烤肉,帶來牛肉片以及天婦羅,蒙古肉排以及傳統烤肉片,實在吃不下,部分改作為明日的早餐。
松林間晚上挺寒冷的,這裡海拔約2250米,學習古人的禦寒做法。
這座被遺忘的古道,附近沒有任何一個隊伍,下午沒有蟲鳴鳥叫,晚上也都無動物叫聲,就是一種安靜。
晚上吃太撐了,繼續泡茶吃月餅,聊天說地一直到10點才就寢,此地居然還有微弱的網路訊號。
第二日2025.10.11(週六)
0937睡到自然醒,慢慢吃早餐,整理完畢才出發,用餐時遇到兩小組輕裝單攻隊伍。
0939一開始,又是大崩塌,鐵軌懸空,自嘲只有湯瑪士小火車才能開了!
0943地面上有鐵鎖頭與滑輪。
0947路底轉左上切,布條和標牌還很新。
0953大崩塌下切,路很陡,還好有綁繩可協助安全下切。
0958接回鐵道
1002多層岩壁的乾瀑布,地面上有一點伏流水。
1011路旁有不清楚的標示小柱子
1012綁繩下切
1015瀑布
1019接回鐵道
1025另一段懸空的鐵軌
1027美麗清澈小溪流
1034枕木已經斷爛,一些樹根深入平鋪的鐵軌中,取代了舊枕木。
1035另一帆布營地,有石桌椅,鐵道附近營位腹地小,水管水源也早已斷掉,附近松樹上還釘著幾隻鐵釘。
附近找找,下方松林有一大且平整營地,上層也有一平台,裡面藏著帆布與塑膠袋,應該是獵人物品,
折曲的小松木,可晾掛衣物或是披上帆布。吃水果與點心,25分鐘後出發。
1107巨型倒翻樹頭,附近有一些大檜木,百年前被砍伐後,歷經歲月,大雨洪水衝擊,掀翻於溪谷旁。
1110軌道上的槓鈴,應是昔日輸送車的鋼輪,非常沉重,要舉起來可是不容易呀!
1131往左上
1135接上鐵道
1136地面上有大塊廢棄藍色帆布
1141地面上有一些軌道部件及鐵鎖頭,這裡是三叉路口,右邊下切往拉拉喀斯神木,左上往北霞山及南鞍營地。我們取左上。
從這裡開始不再是沿鐵道廢線行走,而進入高低起伏的稜線路徑,且不再有活水源,林相也改為闊葉林。
1202一點泥巴池,周遭有鹿腳印。
行不多時,聽到前方山林不遠處,傳來動物陣陣怪異的可憐叫聲,猜測可能是某種動物受傷或困於陷阱之類的!
腰繞轉彎進入樹林,底下溪谷一隻灰色巨鷹受驚騰空飛起,留下一隻山羌,原來是牠所發出的淒厲怪異叫聲。
山羌就一拐一拐慢慢走向邊坡樹後。
老爸本想趁機登北霞山附近的伊斯基安娜山,嗯!
我們都說是個洋化的名字!
其實,伊斯基安娜這鄒語意為「大老鷹之地」,
在古代傳說中達邦居民曾於此地看見大老鷹獵殺山羌,因此典故取地名。
沒想到今日居然讓我們再度親眼目睹!
伊斯基安娜是早期達邦社舊部落所在地,現今達邦社的Kuba即由此地遷移現址,為達邦社的起源地。
老爸說完故事,我們續行,只能希望這受傷的山羌沒大礙!
1207中空的板根樹
1228大型獵寮,前方20公尺是往南鞍營地及北霞山叉路,原本要在此大休吃中餐,但有虎頭蜂梭巡,於是趕緊離開。
我們叉路稜線取左上,繼續樹林中上上下下。
1257北霞山下叉路口,右上切約1分鐘是北霞山,左下切是往東水山.兒玉山。
1300北霞山,2468m,大家至少都二.三刷了,還是開心拍照。三等基石7520號,令人好奇的是:日治時期的三等三角點,最後編號為No.7558,此山頭居然會如此後期才設置?
1310回叉路口用中餐,但是又有虎頭蜂,不斷來回且爬黏在人身上,需要小心。
1330離開,鑽入往東水山岔路,開始往下,鑽行箭竹和杉木混合林中。
1341附近倒木甚多。
1350眉月樹,一顆彎曲弧度的杉木,被附近倒木枝葉遮掩部分。
1352昔日的魔幻森林區,佈滿青苔,類似風衝木的樹幹都歪斜一側,如今斷木折幹一堆,要留意布條。
1356樹上有個金屬牌-往東水山
1357平坦鞍部,大約是2450鞍,雲霧來去,還好沒有下雨。
1359雙生樹,兩棵樹緊密生長一起
1406巨大獨特的樹瘤。
1418登上2512峰,綁有許多布條,地上有石與大松果為記。休息幾分鐘,往左下切,之後上上下下假山頭很多。
1522大象樹。
1528連續三顆被砍伐的大樹頭,附近散發濃郁喜諾奇香味,應該是盜伐點吧!
1601倒栽大樹頭
1611箭竹林洞
1612鑽出即為東水山,海拔2611米,雖然時間比預期晚很多,但大家仍開心拍照,阿姨看短影片,看到一則王立委質詢的金句:
本來是-從從容容、游刃有餘,
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大家即興模仿一下,真是呼應現在的心境呀!
休息10分鐘後,從基石右側往兒玉山(自忠山)岔路續行。山頂西側有路可通往東水山西峰,會接上特富野古道,可別走錯呀!
1642稜線上有鐵牌[敬告-不明路線,請勿亂竄,不然下一個留在山上過夜的就是您。]署名-“曾經亂竄的人敬上”。大家看了,哈哈一笑,不過也更戒慎小心些。
旁邊反光牌寫距離兒玉山還要70分鐘,先前預估真是大失準,只能說昨晚走太少,早上又耍廢太久。
1710往稜線上是兒玉山南端入口叉路,不取,取左下路徑。
1721往稜線直上是兒玉山北端入口叉路,不取,取左下路徑。
1806接上特富野古道
1808自忠端入口,取車。
1830石桌達官餐廳,咦!這不是4天前,楠溪林道登南玉山(見紀錄)才來過嗎?!
哈哈!今日時間沒算好,再吃一次!
2020賦歸。
※您喜歡讀行嗎?您想要與同好徜徉山林谿壑嗎?
最近的出團訊息,可參閱黃家小隊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24230944469652/
※若您想參考黃家小隊歷年500餘趟的山旅紀錄,因部落格關轉,請至健行筆記查閱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member&act=review&member=93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