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8/1/19
揮別北部陰霾天,迎向陽光中級山----馬武霸山、武加加難山、平岩山
時間 :2017/12/30---2018/1/1
領隊:仁傑、清照
隊員:培培、唐唐、愛嬌姨、秀綿、阿銘、長潔、淑惠、小梅、悅馨、羅妹妹、良志、淑梅、嘉文、榮宗、新鳳。
元旦三天連假,看上台七甲上的中級山,輕裝攻頂一天一顆,橫跨雪山山脈(馬武霸山、武加加難山)及中央山脈(平岩山),吸引諸多山友參與。以松茂水文站為基地住兩晚,斑駁破舊廢棄的水文站,被我們這17人攪和,變得生氣盎然,陽氣充滿!跨年、賞月、品酒,每個人都度過一個充實開心又難忘的假期!
第一座:馬武霸山
前一晚由台北出發時下著小雨,來到宜蘭迎接我們的是更大的雨勢。還好到住宿點南山國小時,雨已停,但夜半寒氣逼人,東北季風沿蘭陽溪長驅直入,大家冬季裝備全出籠。走廊上另有山友要爬大小劍,我們則是逍遙遊。
一早,沿台七甲車行往南,天氣愈見好轉,過了思源啞口更轉為大晴天,思源啞口跟大安溪一樣是台灣南北天氣的天然界線!來到環山部落車程約一小時,部落以種植果樹為主,往志佳陽、馬武霸的指標清楚,往下往溪谷產道走就對了。車停在流籠頭停車場,步行往司界蘭溪吊橋。過了橋是一大片高麗菜園及果園,左上的山路即馬武霸山登山口。
值此秋冬季節,楓葉、紅榨槭或紅或黃,把青山裝點得色彩繽紛美不勝收,台灣中部的秋色最美!我們即將投入秋的懷抱。
往馬武霸山的山路和緩開闊,林相優美,氣候舒適,大家好陶醉!是優質的中級山路線。漫步40分鐘即到工寮休息點,這是一個被楓樹包圍著的完整工寮,往東清楚可見中央尖及中央尖西峰,以前走的羅閒山、新鞋山的稜線也清楚可見,這三天的山都可以看到北二段,開心享受群山環繞的感覺!
一路上片片楓葉鋪滿山徑,踩踏其上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真是視覺聽覺的一大享受,此次與其說是登山團,還不如說是賞楓團!
續往上行,便開始出現防火巷一直到山頂。因為2001年發生過森林火災,所以這一帶山區多有防火巷。路徑清晰路條不少,顯示這是一條大眾化路線,冬陽高照,無樹蔭可遮蔽,我們在一樹下有展望的開闊地放下午餐及公水,先攻頂再下山享受午餐。
約爬升3小時到馬武霸山基點峰2497M,位於防火巷的盡頭。週遭相當開闊展望佳!雪山主峰、南湖、中央尖、無明皆清晰可見。繼續往上走可到馬武霸山最高峰最後到志佳陽大山,只是要一直爬一直爬,會非常累!所以最好是由志佳陽下馬武霸比較輕鬆快活,列入口袋名單吧!
照完相下到午餐休息點,清照準備牛肉酸菜冬粉,大家直呼好吃好過癮!往上看是馬武霸山往下看是環山部落,美食配美景,人生快意不過如此!
回到停車處,我們要開車移動到台七甲66.5K仁壽橋,重裝入松茂水文站。大家分攤背兩天的糧食及帳篷入山。沿松茂產道而行,約20分鐘後有鐵門擋道,這樣也好,禁止車子進入,減少許多對生態的破壞,大家急行軍約走45分鐘就到水文站。
建築物前的大水塔早已乾涸,放下重裝稍事休息隨即到樂山橋取水。這段路曲徑通幽,續行是往小劍的登山口。離水文站10分鐘路程的溪水水源,水量充足,還可供山友擦拭盥洗,所以,水文站是相當理想的住宿點,許多爬大小劍的山友,也會在此過夜休憩。
取水回來便開始煮晚餐、煮行動水、泡茶、喝酒,這回來了不少好杯中物的山友,以酒會友,氣氛一下子就熱絡起來。晚餐愛嬌姨用快鍋煮飯,清照準備白菜滷、魚肉、南瓜濃湯。師徒倆煮出飯店級的料理,人人吃得大呼過癮,大伙愉悅地聊天交流,又有明月來相伴,為這充實的一天畫下完美的句點!
第二座:武加加難山。
登山口就在水文站旁,一開始便是下馬威的陡上,直到駁坎區才較緩和些。愛嬌姨的好記性,找到武加加難山南峰,也是台電基點,大伙相當開心,與這附贈的基點來個大合照。
繼續陡上,行進在長滿高大芒草的防火巷上,到達上回由劍南尖山下來時,錯過的小稜線,這次也算是復仇之旅,沿途綁很多路條,期盼之後來爬的山友能順利走這一段。這段長陡坡相當陡峭,加上乾燥的松針,每個人使出山羊般的腳力,往上再往上,自己選擇適合的踩點,或之字形或直直上,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路雖難走,但天氣舒適心情輕鬆,不時又可欣賞楓紅層層,所以爬起來一點都不累!
過2044峰後便來到寬闊平坦處,但芒草當道,由山腳下便一直停在阿銘頭上的螳螂,此時也跳回草叢,也許是動物的本能知道什麼環境適合牠。
來到2454M肩稜平緩處,我們放下午餐的食物和水,輕裝攻頂。山區除了挺拔的二葉松之外,最吸睛的便是結實纍纍鮮紅欲滴的玉山假沙梨,吸引著大家駐足欣賞讚嘆,我們來得正是時候!
防火巷轉清楚時,便是要接近基點了,辛苦的爬升1000M近5小時,終於登頂,大家開心拍照,因為要爬上來不容易呀!難上加難是這座山山名的由來,相較下昨天的馬武霸根本是暖身嘛!往西北方前進是我們上回由劍南尖山下來的稜線,多補了一些路條,盼有心人前仆後繼地走這條路上大小劍。在山頭附近也可見到佳陽山如刀削般的峭壁,也可見大劍山小劍山,看起來很近走起來要老命!
下山時心情好輕鬆,午餐完畢,大家安步當車下山,這麼辛苦爬上來下山走太快不是太可惜了嗎?而且今日依舊住水文站,可以有足夠的時間頹廢!
到了水文站,時間還相當早,有的人泡茶聊天,有的去仁壽橋取水順便擦拭一番,渡過一個難得的午後悠閒時光!仁壽橋上有一國寶魚巡邏箱,莫非這溪流有櫻花鉤吻鮭?有可能!傍晚大家分工合作,愛嬌姨、清照同台演出掌大廚,羅妹妹、嘉文煮公水、泡茶,榮宗、、秀綿分享水果,山上的空閒時光是必要的,可增加隊友之間的感情交流。晚餐是羊肉爐大餐,色香味俱足,謝謝清照辛苦的準備,大伙吃得齒頰留香,久久不忘!晚上月色明亮,這兒是跨年的好地方,大家在酒的助興下,興奮地互相聊天大談山經,辛苦過後的放鬆,最是愜意舒適!也為2017年留下美好的ending!
第三座:平岩山。
早餐完隨即拔營離開水文站。公糧用完,背包變輕心情也變輕了!回到車停處,稍事整理便往平岩山登山口出發。在台七甲57K左右青葉農場大拱門進入,直到最後農家平岩山停車場。
順著710林道踢到登山口。許良志說,以前就是由此林道坐車直達多加屯山腳下,爬南湖大山近很多,早期爬高山林道多索道多,是登山的幸福年代!前段山徑清楚開闊植被也相當好,原來這條好路引我們來到雨量測站,就跟台電保線路一樣,因為有固定維修,所以路況保持相當好!過了雨量站就回歸到正常山路了。不過平岩山是大眾化路線,所以路跡清楚路條也不少,只有在寬稜處容易走偏,及時補上路條,使下山能更順暢。有些路段芒草箭竹相當密,仁傑及培培兩把大刀伺候,修出一條好走的路。
來到約2620M高度時,前方出現水池----平岩池,小巧玲瓏的水池搭配上四週樹木的倒影,吸引著眾多美女駐足擺pose,拍得不亦樂乎!在靠近山頂時,防火巷便清楚顯現,大家一口氣爬上山頂。平岩山2827M是這三天的中級山中海拔最高的,有高山的氣勢,又正對著南湖中央尖的大展望,全然忘卻爬坡時的辛苦,爬山所為何來?就是為了這令人感動的一刻呀!大伙在此休息賞景午餐,看個過癮才下山。
這三天的山行,難易適中兼具渡假健身之效,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充足滿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