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臺灣也有自己的富士山耶!「馬海濮富士山」

活動日期
2005/11/19 - 2005/11/20
所屬團體
台南市微笑協會參加北登行程
困難度
0

t67012(老蔡)

2005/11/22


【前言】
1此篇是屬於「北登」徐國彰(登山名資深嚮導)的佳作,小弟有幸代筆。
2馬海濮富士山與母安山也稱富士山所以二天裡被我們征服的台灣富士山。
【攀登山岳】
馬海濮富士山(麻平暮山) 標高:2617公尺 編號:1458號二等三角點
武浪洋山 標高:2117公尺 編號:5940號三等三角點
尾上山 標高:2682公尺 編號:5939號三等三角點
母安山 (富士山) 標高:1475公尺 編號:5959號三等三角點
※ 註:依攀登順序排列。
【成員】
大家都是參加北登的行程,山哥與部份山友曾有一面之緣(治卯山)其餘都是初次見面,其中來自南部的有高雄郭大哥、台南山哥及老蔡,北中部的山友有陳兄、江兄、劉兄,許兄、……等人計15人。

南部搭國光號於朝馬相會合共分三部車,首夜於馬海濮富士山登山口前,林道6.6公里左側鐵皮屋民房紮營(已是深夜凌晨二時餘)。
【車程】
廬山溫泉,過紅色鐵橋溫泉橋後右轉算起,0.1公里左轉投12線,1.3公里叉路取右,1.8公里右側土泥路不取,沿途小叉路不取,走水泥路主線,2.2公里右側後小路不取[直行],在50公尺遇叉路取右上坡,3.1公里叉路直行,3.5公里半,叉路取右,4.1公里取左,4.2公里叉路取右,4.8公里接土石路面[轎車土石路之前找位置停車],5.5公里右側土泥路不取,5.6公里左下土泥路不取,5.8公里左下土泥路不取,6.4公里右上工寮不取,『6.6公里左側有鐵皮屋民房』(我們在此紮營及出發),可停車[位高麗菜園],6.7公里取左上坡很窄的產業道路,7.3公里產業道路盡頭登山口[位高麗菜園內]。

11/19 (天氣:陰晴)
今日行程馬海僕富士山(麻平暮山),從先進往日的資訊中是極具「挑戰性」北登的徐兄與鄭大姊(阿嬌姨)是舊地重遊,清晨05:30起床,早餐品嚐阿嬌姨精緻手藝,果然明不虛傳。
【去程】
06:20出發→06:35登山口→09:30過第一山頭(第一山頭高度約2150隨著成大山協的路條該腰繞沒繞,直攻山頂於箭竹海中奮鬥,成大山協的路條消失於箭竹海中,大家於杜鵑林內研究,取左偏150度不久接上明顯又有路條之山徑)→10:00抵活水源,休息10分(共有二處相距約5分,第一水源穩定出水量大第二水源不穩定出水量小有可能乾涸)→11:20抵徐兄上次午餐地方,是一個小鞍部(離開水源後攀高腰繞原使林,長長的腰繞路與高大芒草搏鬥)11:25〜12:15在此午餐→13:00崩塌地,傘兵繩輔助→13:30叉路(下切由南稜上山,有路條指引,徐兄記憶中應由西稜直攻,由此上切,無布條)→14:20攻頂(上切前段是陡碎石坡,後段是箭竹林,全程有幾乎可稱神木的巨木群相伴,是少見的珍貴林相,多累與辛苦都值得)。
【介紹】
馬海濮富士山又稱為麻平暮山,標高:2617公尺,編號:1458號二等三角點,攻取的隊伍不多,基石被箭竹林所包圍,無視野,但基石、護石相當完整,攻頂前的巨木群是行程中之重大收穫。
【回程】
14:40自基石循原路下山→15:15叉路→15:45崩塌地→16:20午餐休息處→17:10第一水源→17:30抵另一崩塌地,約30米無法通過,取高繞(回程經過早上自砍的路便決定不再與箭竹林為敵,循著明顯又有路條之山徑經徐兄所指鞍部營地,5分鐘抵另一崩塌地,盧山燈火已近在咫尺)→17:50高繞看到北縣野外的路條→18:10橫渡接到早上的路(大家高興的歡呼著)→18:35抵登山口→18:45抵出發處,結束「馬海濮富士山」一天甘苦行。

*大家忙於梳洗整理,阿嬌姨不休息的忙於晚餐,精緻的廚藝約四十分端上:紅燒牛肉、香噴噴的雞腱、炒菀豆、炒絲瓜、炒小卷、酸菜肉片湯,五菜一湯,吃得好撐,好不好吃不再介紹,留給羨慕的山友您親身體驗。

*夜宿盧山國小走廊,借著享用陳兄的茗茶時,才有短暫的機會與幾位北部山友交談,深知北部熱衷山林風氣勝過南部數倍,今日登鼎的11人除筆者外,個個是菁英,無論體力、登山常識、登山素養及經驗堪為我師,千岳俱樂部如要找成員,這一隊是不可遺漏的。
11/20 (天氣:早上陰晴,下午飄雨)

06:00起床,梳洗後吃阿嬌姨所作的早餐,親嚐阿嬌姨的手藝是一天裡最舒服的享受,陽光咋現四周的景色怡人,昨天趕路沒機會欣賞,今天總算是補償,母安山是右前尖尖山頭(頂上有電訊台),微曦的晨光打在清境山頭,非常漂亮。

1武浪洋山
【車程】
台14線廬山→屯原,里程94K叉路左轉投85線【路口算起】,[合作產業道路],4.2K平靜部落直行,9.8K合作村前叉路,取右上,10.55K叉路,取右上,10.7K小村莊叉路取最左邊上山,12.1K大叉路,取左上,12.85K叉路取左,13.8K接路況不好的碎石泥濘路面,建議轎車不要上去,14.4K叉路右上,14.7K叉路直上[左],17.15K叉路取左上,17.4K稜線高麗菜園叉路停車,取最左側下坡的土泥路步行[不是右側上稜線的高麗菜園道路],順著下坡路走,在左繞回稜下約500公尺抵下方鞍部的廢棄菜園登山口,電線桿是武士高分53號,
【步程】
如用四驅車可直達菜園登山口,因福特順風車只能到溪流處,賜給大家有漫步賞景機會,從停車點至基石處有300公尺爬升,預計上山65分下山45分(實際差不多)一路上有的忙於拍美景,郭大哥與陳兄交換GPS使用及判讀之資訊,上到稜線約高度2180公尺,地圖上顯示基石埋設在左側尾稜,中間鞍部被墾殖高麗菜園無法從稜線攻抵,所以須再順產業路下切至菜園登山口,由此上山3分鐘。
【介紹】
武浪洋山標高:2117公尺,編號:5940號三等三角點,平台山頂,有被開墾過的跡象(菜園),如今已荒,芒草藤蔓雜生,淹沒基石,有不錯的視野(因其他山頭都比武浪洋山高),短暫拍照依原路回停車點。
2尾上山
【車程】
台14線霧社→廬山.經過廬山部落後, 94K叉路取右, 99.6K台14線終點,接屯原產業道路,約3.1K抵屯原能高越嶺古道叉路,取右碎石路再進入300公尺,(吊橋已毀)。
【步程】
由屯原登山口起登→經能高越嶺道至3.99K處尾上山登山口(約75分)→左側尾上山登山口(路徑明路條多)50分登頂
【介紹】
尾上山標高:2682公尺,編號:5939號三等三角點,頂上還有不錯的視野,基石、護石相當完整。
能高越嶺道的景觀就讓筆者書寫不完,除了能高稜線外,遠處的干卓萬及昨日奮戰十幾小時的馬海濮富士山,從這個角度看更像富士山了,還有楓紅落葉滿地,收穫不少。
3母安山
【車程】
台14線廬山部落前,里程92.25K叉路,左上小柏油路約550公尺停車地上有三角點噴漆即是母安山登山口(左側一棵柳丁為標誌)。
【步程】
上至稜線取左至尾稜約5分中,是二天來最輕鬆的山頭。
【介紹】
母安山也叫富士山標高:1475公尺, 編號:5959號三等三角點,雖然登頂時天色已暗,但不難看出是一座視野極佳的山頭。
※二天極為豐富緊湊的行程,依依難捨的心情於母安山登山口劃下句點。
【感言】
1首次與中北部山友同隊登山,初次見到他們登山的素養,行程中的交談更體會出實力與經驗,使二天行程受益良多。
2領隊、嚮導精銳的判定與鎮靜的處事態度值得學習與效法。
3山友配合精神更值得推廣,沒人脫隊、掉隊,一起登頂一起回營地,完全服從領隊、嚮導的指示。
【感謝】
1嚮導徐兄除了須回憶二年前又臭又長得的山徑,與許老哥的二把開山刀從沒停過,真是辛苦您們,代表全隊山友向二位「致謝」。
2「阿嬌姨」雖然不知何時又能嚐到您的私房菜???但二天來您一路辛苦結路條,馬海僕富士山能摸黑安全歸來,您功不可沒,又得費力張羅煮食填飽山友的五臟廟,真是感謝。
3同隊的陳兄與高雄郭大哥,您們熟悉GPS座標判讀與定位,尋找去程的路與回程遇崩塌地高繞時發揮作用,使得全隊登頂成功且平安歸來,二位功不可沒。
4車程參考柯藝先進在此致謝。
【後記】
1馬海僕富士山的確有它的困難度在,除了路程遠外路徑仍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收集新資訊與提早出發是絕對且必被。
2由西稜登頂是徐兄的傑作,造福來人,行進時確認路條以免走偏。
3此一山區有過度開發現象,墾殖面積過大。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無論從那裡來此地爬山,四輪驅動車(或高底盤)比較適合,因即使有舖設柏油路(水泥)幾經強風豪雨已變得坑坑洞洞,小車會常常碰撞到保險桿、排氣管甚至底盤,一趟爬山之旅付出代價頗大
  • 蔡老師: 1.您也太客氣了!也辛苦整理紀錄造福後者,真是感謝!山哥、kaku兄及您的腳力是有目共睹的,可說都是經驗豐富中級山的好手,也非常歡迎南部有你們都能加入千岳俱樂部,讓我們一起努力、加油爬遍全國各地。 2.北部熱衷山林風氣較盛行和北部人口較多,相對的登山人口也多有關,另一方面幾乎集結北區有開路的隊伍組成『北聯隊』無私的奉獻,將北區山脈每一條稜線打通,並將成果公佈,嘉惠大眾(不論個人或團體),促進良性循環有關。 3.由西稜登頂並非我的傑作,早期山界四大天王之一林文安前輩就有由西稜登頂紀錄,而二年多前大冬瓜兄和Lizard兄也曾由西稜登頂,Lizard兄也曾發表改由西稜登頂的可行性,而我第一次爬『馬海濮富士山』時,其實心裡想著要由西稜登頂,但到現場一看卻找不到可行的西稜入口,只好選擇獵徑明顯的腰繞路至南稜,再沿稜登頂;這次原本打算由南稜登頂,但無意中卻看到很好的西稜上登路,於是臨時起意改由西稜登頂,但沒想到沿途巨木群相伴,箭竹少須開路的地方不多,只花50分就登頂,不必大老遠繞道至南稜,路好走又可節省不少時間,以後大家可改由西稜登頂。 4.本篇內容有些筆誤處,再煩請蔡老師更正:馬海濮富士山 標高應為:2617公尺,武浪洋山 標高應為:2117公尺,母安山 標高應為:1475公尺,高繞路所見路條為『台北縣野外』的路條非『北岳』,另外武浪洋山菜園登山口,電線桿號碼已由51分歧2號改為武士高分53號。
  • 此次行程號稱是「千岳俱樂部」成立前的友誼活動,北、中、南有意參加「千岳俱樂部」的夥伴都參加了。母安山的高度若能改成「主峰1520公尺、基點峰1475公尺」則更詳細,主峰有一座瞭望台與一顆非正規四等點。本次行程大家辛苦了,幸有曾登過此山;體力、判斷力、機智、冷靜、經驗豐富的徐國彰兄領隊,方可順利登頂,若換其他人帶領說不定「摃龜」鎩羽而歸,歹勢;下次再來。馬海僕富士山的行程若一天來回,白天較長的夏季應該較適合,但偏偏有段懸崖邊的芒草於秋、冬之季較易行,改自西稜上登是較快的行程,以前會自南稜上登是因為有很明顯的獵徑可利用,您們此次行程造福了後來的山友,聽江素禎姐形容,馬海僕富士山的路線困難度比以前難多了。
  • 徐兄: 您是屬於國師級的嚮導,能追隨您的腳步走,收穫非常多。 謝謝您撥冗校對,已先將資料更正,打著您的名號發表資料紀錄,心中緊張與惶恐,深怕把您的「金字招牌」砸碎,如今蒙您不嫌棄,此次受您指點,受益良多,您是稱職的好嚮導、好老師,盼望下次再追隨您(唯一的條件是不再PO資料)。 再次感謝您與許先生一路不停的揮舞「開山刀」順便在此問候大家。
  • 郭大哥你好恭喜你再度攻下4個基點 南投 廬山三寶--再生山探勘等你來喔
  • 蔡老師、賀融兄: 1.您們也太抬舉我了,千萬別這麼說,實在是擔當不起! 2.爬像這樣的山,隊員間的默契、體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是很重要的,我只不過有幸帶領具備前述條件的隊員,雖然大家都很辛苦,但都很圓滿的走完全程。 3.原本計劃如早早下山,可先去廬山泡溫泉,再吃晚餐,但沒想到此次馬海僕富士山的路線困難度提高不少,除了腰繞路上多了一坍方地須高繞外(這個點要很小心),可能跟獵季尚未開始有關,路跡變不明顯且沿途須鑽芒草,又被咬人貓刺的哇哇叫,比第一次來時,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4.每次爬山遇路況有變化時,帶隊壓力自然上昇不少,但參與隊員判斷力的訓練相對有學習、成長的機會,有時走沒走過的路線,也讓自己更加興奮,更可豐富自己的登山歷練。
  • 一、附馬海濮富士山行跡圖參考請益(大部份點位由陳先生提供,也謝謝以前走過此座山,所提供訊息點位的諸先進)。 二、馬海濮岩窟有段悲壯的史實,網站所提供訊息,走過馬海濮富士山後,大致知道其方位,網站先進能否提供些地形或圖片..如不方便公開,能否寫個e-mail給我,先行謝謝。 TO lo1827401 兄 : 小羅兄 : 上回司馬限林道悠遊行,十分懷念。中部第二層更入第三層想親近的山頭,就跟定你囉,一起來努力吧。 kaku
  • 若早知道水明兄、文祈兄、山哥足踩台中市,絕對不會放過您們,再怎麼忙也要抽出時間好好招待您們,聚餐、摸三角點都可以,或到陳伯伯家暢談一番,因11月20日當天我自己也有一部遊覽車的山友要帶隊(鹿谷鄉樟湖山),否則一定陪大家走走尾上山、武浪洋山、母安山(雖然都早已登頂過,但能拉住前輩們的衣裾是一大榮幸,可增長見聞),至於馬海僕富士山雖然我已經登頂過五次,但以現在的路況來看,我若參與可能也幫不上什麼忙,但以水明兄的航跡圖看來,若以前獵徑明顯時自南稜上登速度應該差不多,但登山早晚要尋找最快的捷徑,不可奢望獵徑,自西稜開路上山造福後面的山友,行程、時間縮短,這是您們的大貢獻,向辛苦的您們致上最高的敬意。
  • 賀融兄: 您真是快人快語,連回應都沒您快,大家期待「拾丸山」儘早完成好讓我們這群愛山者也早日行「成年」禮(五個男人齊登的山),這是賀融兄您的重責。我們小會師都成千岳的熱身,熱到成鍋粑(臭火乾),看是用「金子」山或「拾丸」山來冷卻。 與您熟識的人群裡,好像沒有「肉腳、軟腳蝦」這類人物,您口中的江素禎姐是否是同行裡另一位女悍將,幫徐兄壓後的好手?二天來她們食宿自理,未能充分與之交談,來日換您當嚮導,我們見見您的好友與徒弟、徒孫。母安山地圖上的確有「主峰1520公尺、基點峰1475公尺」的分別,只是隆起的山丘竟然有主峰、基點峰,相距約100米,我有主峰的照片,謝謝您的指正。
  • KAKU大哥: 每次與您同行都有一股特別的溫馨,您如摸黑時的明燈,『100公尺』即接上回程的路實在明決果斷,看到對您的回應皆贊賞有佳,追隨您準沒錯。 您的航跡圖PO得相當好,謝謝您! 我一直敬重大哥指示,把詳細資料紀錄PO給山友分享,「只羨居士不羨仙」是大哥的素養,於一紙回應裡全破功了,沒關係這位大師十三點十七分還在網站裡討論區發表心得,現在至星期日他都無法上網瀏覽,就算念他幾句他已無回應了,晚上海產粥罰他吃十晚後才允許講話,我替您報(酬)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