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變形新康[上集]-戒茂斯東稜上布拉克桑山 -因颱風撤退.殘念華巴諾上新康山

活動日期
2025/7/2 - 2025/7/5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4
類型
» »

變形新康[上集]-戒茂斯東稜上布拉克桑山

-因颱風撤退.殘念華巴諾上新康山

前言

每年暑假總會安排幾場登山大戲,雖然常有颱風侵擾,但長天數行程我們也只有寒暑假可利用。

七月初首登場的是「變形新康」,乍聽之下像似知名影集的「變形金剛」。

我們預計由戒茂斯東稜上布拉克桑山(或者說戒茂斯經布拉克桑山西稜登頂),經世新谷上賽珂山越過闊闊斯重返大分,再訪華巴諾山尋稜上新仙山,拜訪老友東台一霸-新康山與天空堡壘,再從八通關古道出南安遊客中心。

認真準備好8日計畫、9日糧食和裝備等,國家公園也通過特殊路線之申請,看看未來七日天氣預報都是晴午後短暫雷陣雨的夏季標準型態,待媽媽、叔叔與阿姨們一放暑假,就出發囉!

 

【日期】2025/07/02-05

【人員】黃家小隊(老爸小黃、媽媽、蕭叔叔夫妻、德仁阿伯夫妻與政隆叔叔及智龍叔叔)等。

完整圖文可參閱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36962

 

07/1(二)

1500台南出發,曾阿伯載我們繞過南迴公路,到關山火車站前吃便當,再去便利超商採買補給。

2135利稻的喜樂民宿,老闆熱心親切。住宿條件不是很好,古色古香的味道,但是登山人能有簡易棲身之處,就很棒了!

 

第一日 7/2(三)

0530起床整理

0630到利稻的唯一愛心早餐店用餐

0720戒茂斯登山口整裝

0750登山口(1885M)出發。陡上10公尺就有個小平台,一座小亭,裡面裝一些木屑,掩埋排遺用的。往左上是戒茂斯稜線,一路腰繞向上。

0814戒茂斯前峰(2067M),有林務局的圖根點。拍照後往左下方續行。

0836樹上綁有鐵鍊,製作水泥護坡,預防崩壁一直侵蝕。之後大多是腰繞往上。

1003一小段陡上碎石坡,上去就是戒茂斯叉路口。

1008戒茂斯叉路口(2500M),卸背大休吃些食物補充。

1031東稜線是往戒茂斯山,出發。

1037戒茂斯山,海拔有寫2501m2502m2508m者,有顆三等基石,編號7215,編號已經很後面(日本陸地測量部三等基石的阿拉伯數字編號為No4130 No7558),亦即非常後期才得以進入此區域進行繪測。

在布農族語裡頭,戒茂斯(Kaimos)是一種類似胡椒的香料植物,同時也是布農族的一個小部落名稱。

1915年大分事件爆發時,戒茂斯社的族人在拉馬達星星率領下曾遠赴八通關越道大分駐在所助拳,狙殺日本警察,開啟壯烈的布農族抗日行動。

我們此行將走過部分拉馬達星星翻山越嶺的步徑,而闊闊斯、賽珂、南雙頭乃至於雲峰,則是另一位布農英雄-拉荷.阿雷遷徙族人到最後天險-玉穗社的途徑,所以這段旅程可說是黃家小隊布農讀行的第四部曲。

有興趣三部曲可參閱:

布農史地讀行首部曲-大分事件.八通關古道全段+華巴諾砲台(連結此篇);

布農史地讀行二部曲-最後的未歸順蕃.拉荷阿雷-玉穗山與玉穗社出荖濃溪(連結此篇);

布農史地讀行三部曲-像火一樣的男人-拉馬達星星,探尋伊加之蕃(連結此篇)。

1040往東下切出發,走向未知的領域。之後步徑就不太清楚,布條也不多。

1119大倒木陸續出現

1129沿途林相美麗,長滿了青苔與松羅,有些是巨木。

之後又是不斷地上上下下,等高線維持在2400m左右

1146寬稜平坦,地面上有炭火痕跡,於此大休吃中餐。

1210出發

1227大倒木

1243林間展望處,望向南一段關山北峰等,布條的間隔大,需要打開航跡分頭去找,揹著重裝來回走挺累人。

之後大小倒木不斷,無法詳記,不知道近期哪次風災造成的?

有時需要爬,有時需要鑽,阿雜又疲累。

之後上上下下,等高線維持在2400m左右一段時間,對於下降到新武呂溪溪底1830m,沒有什麼助益。

1401舒爽寬稜

1432路旁有蓬蓬狀草叢

1446連續倒木區,附近找無布條,想辦法繞過

1457聽到水聲,找到陡下切的點,我們開繩,下切一段後發現前人於另一側有綁繩,纏繞著一節木幹製作的簡易木梯,慢慢攀引而下,這一段陡峭鬆滑不好走。

1550另一段拉繩,下到一棵樹幹後,有個大落差,男性夥伴也搆不到地,老爸人包分離,女性夥伴直接踩著鋁架背包下去。

靠近溪底這段土石更鬆,需抱著樹幹踩著滑動土石下切。

1608終於全數到溪底,這裡是新武呂溪的雙溪匯流處(1850m),溪水到女性(160cm)的膝蓋處,大家脫鞋拉褲管過溪,老爸直接使出內褲過溪法。

1615走到對岸的小支流上切一段,居然要陡上翻過這座山頭,到達溪的另一邊,類似大小鬼湖那趟第九日要翻越松山越山下到另一端哈尤溪的狀況,真是苦不堪言。

看地圖不準,以為只是繞過去,兩條溪流海拔高度差距20米而已

抱怨是無效的,因為這山頭無水無營地,得先到另一邊的第二支流再說。

1730翻過小山頭再陡下切到溪邊,海拔約1830m。因為位處更上游,水流湍急,倒木橫陳,溪床有幾顆巨石可以攀爬而過,不用撩溪。

時間比預期的晚,走不到布拉克桑山西稜上的營地,考慮迫降。

但是兩側山壁高深,是個V型溪谷,沒有溪洲地可紮營,往上與往下都是急流瀑布。。

叔叔往布拉克桑山方向的方向尋找是否有平坦處?

半小時後回來,回報幾百公尺內都是陡峭山稜。

我們溪邊找到一小塊沙地,用腳踢出一塊寬約170公分的平坦處,山壁打入營釘,拉上天幕,靠近溪邊則用登山杖撐高,沙地鋪上地布,打造一個簡易溫馨的露宿地點。

沒有其他的選擇了,加上今日預報高壓仍在,幾無下雨機率,才能選擇溪邊野營。

唯一好處是取水方便,開始炊煮,煮飯又煮麵,飯後來壺茶,溪水淙淙嘩啦,加上特異的鳥鳴聲,實屬天籟。

晚上山壁上有閃閃光點,仔細一看,居然溪谷四周都有火金姑(螢火蟲)提著燈籠來相照呢!

七月初,還能在南部中海拔溪流發現螢火蟲蹤影,真驚豔!

查詢農業部的追螢年曆表,此海拔與月份可能是紋胸黑翅螢,但沒有捉蟲體確認,再請此方面專家提供高見。

9點大家陸續躺平於小溪沙灘旁,只有樹林間的動物露出黃色眼珠注視著我們這群不速之客。

 

第二日 7/3(四)

0500溪邊一夜安眠,起床,煮粥、煮熱水。

0627收拾好裝備,告別這個開闢出來的緊急營地,鋪平的沙地如惰性棉能記憶身體形狀,也記錄了此行回憶,我們就稱為記憶營地。

不過大雨一來可能就不復記憶了~

離開溪床,拉著芒草硬上山稜一開始就得找路,

多處腳踏點很窄,就是山羊路徑,小心走。

0711終於到一處較平緩處,小休,再繼續循稜陡上

0740有寬稜,地面鋪滿樹葉,可作為營地,但是都無水

0846岩石樹林陡稜

0908稜線左側下方有不錯大營地

0933稜線左側下方有巨大營地,之後上升居多,部分下降,順著稜線大致的東北方走。

1127樹下林蔭,大休息吃中餐

1242稜線左側下方有巨大營地,

1325寬大稜線上,雲霧漸起,今日太平洋高壓消退了

1412一個小鞍部,海拔約2900M,小休

1418拉著樹幹急陡上

1422發現一條舊拉繩,這裡陡上攀繩

1440偏離航跡,原來倒木掩蓋,阿伯拿出鋸子清理

1450接上與傳統路線的叉路,並不明顯,小休一下再出發

1500幾分鐘後登上布拉克桑山,又稱武拉姑散山,應該都是原民族語音譯而來,海拔約3025公尺,百岳之一,有顆森林三角點,幾位夥伴首登,開心拍照。

不過重裝走這裡,光今日陡上超過1400公尺上升量。

與傳統布新營地路線相較,實在辛苦太多,誠心地說-不建議啦!

1522回叉路,樹林間前進,步徑明顯,只是略有起伏上下,但與布拉克桑山西稜而言,已經微不足道。

1540連續倒木

1545連續倒木

1637地面上有許多水晶蘭,沿途水塘都乾涸

1731一池超黑水塘,比黑咖啡還黑

1736地圖上的大沼澤,生出一片青苔草地,卻無半滴水,叔叔往前走500公尺,地圖上的草原水池也乾掉。

1800霧雨甚濃,決定迫降,往回推數十米的樹林下紮營。不久下起小雨,趕緊拉起天幕。

可是承接雨水不多,先去黑水塘取水,直接煮牛肉麵,直接成為蔥燒牛肉麵湯,飯後再煮紅茶,具有獨特的芬芳。

晚上8點之後,雨勢轉大,天幕承接的雨水足以當明早的燒開水和過濾後的行動水囉!

 

第三日 7/4(五)

0500起床,煮熱水,老媽的大背包腰帶裂解,老爸用針線縫補,希望可以度過此行程。

0715出發,霧雨狀態

0718大沼澤,之後路線清晰,少數路徑較小,植物會卡大背包,不過本來這就是輕裝單攻路線,不到0.1%的人會重裝前來的啦!

0728一片蜘蛛網和雨滴的組合,掛在馬醉木上,數大就是美。

0805寬敞松林,右側有一清澈水池,應該是昨晚降雨形成,我們無福消受。

1015布新營地,海拔約3130m,上層邊緣往東側有訊號,氣象預報巴士海峽與東海間有颱風快速形成,並預測會北上由台灣海峽穿過。

這下陷入兩難,大家一邊聯繫山下的親友了解氣象,一邊去取水。

取水點有兩處,一處下切不遠就有水池,但略有顏色;另一處則繼續下切10幾分鐘,有乾淨活泉。

原本今日目標是越過拉庫音溪東支流到達世新谷,大家討論後,決定再觀察氣象,看颱風是否轉變方向。並提出BC方案。

10點之後就是放風的下午茶時間,帳篷與天幕搭好後,大家自行去撿鹿角,泡茶聊天,度過輕鬆的大半日。

中午與下午是唯一的好天氣,黃昏後開始霧雨。

 

第三日 7/4(五)

一早收到丹娜絲颱風海警發布,並會直撲並登陸台灣的消息。玉管處和花蓮、台東警分局一直打電話聯繫,這下無法推進了,決定從向陽下撤。

0710霧雨中出發

0724往新康山叉路口,阿姨說真想直接走過去

沒想到要分兩集來完成!不久雨勢轉大,風更大,重裝也是搖搖晃晃,不再懸念,就撤退吧。

0901南二段叉路口

0919三叉山東登山口與嘉明湖叉路口,一路下著霧雨,毫無展望,山與湖都去過多趟,今日就不上去了。

0941三叉山西登山口

1120嘉明湖避難山屋,終於遇見人了,有一管理員以及一位走南二段的協作,他們隊員將從拉庫音溪山屋拉上來,尚在半路上努力中。

管理員詢問我們從何處過來?

戒茂斯走布拉克桑山?

沒聽過

但今日一定要下山喔!

另一位協作聽聞我們要走變形新康的路線,

向智龍叔叔說:這是變態路線吧?!  呵呵

政隆叔叔先煮一些肉燥配飯,並取熱水泡咖啡,風雨中真是倍覺暖心。

1230飯後風雨大作,雨水如注,台南的親人卻回電說炎熱無雨,只能說山上平地大不同。

穿上雨衣雨披,背上沉重重裝往向陽前進,一路風大雨大,也不想休息了,急行軍。

1510向陽山屋,雨勢大,小休一下繼續走,拿出預製好的闊闊斯山及賽珂山登頂紙張拍照過乾癮。

1656回到步道0K入口處。

1703遊樂區門口,搭乘凱哥的接駁車下山。

1750過利稻後,雨越來越小,到六孔溫泉池停車泡泡腳,觀賞對面溫泉彩壁,身心真舒暢。

1850到池上的我家小吃,點些水餃與牛肉麵,當地人推薦的美食,口味挺不錯的。

2030楊阿姨的嘉明湖民宿,幾年不見的老朋友,相見真開心,洗個澡,泡茶聊天,楊阿姨還拿出飛魚一夜乾立即汽炸,真香。

隔日吃完早餐,風雨漸大,曾阿伯到池上接駁我們,

一路悠悠哉哉,吃喝晃晃回台南。

雖然這次沒有走完變形新康,

但我想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完成下集的!

 

※您喜歡讀行嗎?您想要與同好徜徉山林谿壑嗎?

最近的出團訊息,可參閱黃家小隊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24230944469652/

 

※若您想參考黃家小隊歷年500餘趟的山旅紀錄,因部落格關轉,請至健行筆記查閱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member&act=review&member=93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