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7/11/1
頗有挑戰性的東閂岡山-台中基石巡禮篇
日期:106.10.26
成員:孔孟子、瑞生、老蔡、德宗、曾教授、培嘉與小李等7人
梨山周遭的基石只剩下東閂岡山懸宕10年不敢獨行,10/26約好一群高手去圓夢,此山由登山口下先陡降
行程簡介:
◎東捫岡山:又稱東閂岡山,位於台中市和平區,標高
06:04梨山出發,走台8線(中橫公路)往花蓮方向車行約15K。
06:27車停於台8線97.25K處,登山口於97.5K處因施工難停車,曾教授等4人凌晨由台北出發,已等待多時有夠辛苦!眺望雪劍連稜。
06:42出發,走250公尺抵達97.5K芳林茶園的登山口,電桿為「合歡幹278」號,高2185公尺;東閂岡山隔著溪谷遙遙相望,可看到兩條明顯的防火巷,山友多利用右邊的防火巷上登。
06:46由芳林製茶廠工寮旁走水泥階梯路往下,二旁為茶園。
06:49茶園工寮,再來的茶園已被林務局收回改植樹苗,沒有固定路徑沿著台車鐵軌左右陡降,因茶園廢棄山徑將愈來越荒廢難走。
06:55白鐵大水塔,續順稜陡降。
07:07被拆除的果園工寮,只剩一堆廢建材,路徑消失,培嘉兄於前找路,續走廢棄墾地陡降。
07:12樹林入口,走獵徑陡下,樹林內開始出現老舊路條。
07:24下至碧綠溪的溪底匯流口,高1872公尺,已下降了300公尺,右有一條水量不大的支流於此匯流,曾老師與培嘉兄走右岸上方的樹林。
07:33其餘的山友順著溪右岸往上游走,左岸為峭壁,右岸有高灘地不必涉水;河灘沙地有許多水鹿蹄印,老蔡兄還撿到鹿角,碧綠溪水量頗大,有許多深潭與急流,景色美麗。
07:56抵達溪底登山口,高1888公尺,登山口於對岸需涉水過溪,不久曾老師也抵達;溪水湍急令人心生撤退念頭,此山已等待多年當然不甘心,來回多趟尋找過溪地點,最後決定於退回約90公尺處過溪;脫掉鞋子與長褲,老蔡兄當領頭羊大家手牽手協力過溪,氣溫只有9度有夠冰冷,水深超過胯下,水流有夠急連拖鞋都被沖走,還好順利平安過溪,過溪浪費不少時間。
08:33續行,登山口路條頗多,隨即有一河階平台地舊時有獵寮;山徑有夠陡峭,松木林林下無植被乾淨好走,陡峭處有長繩可拉,培嘉兄等人於前領隊,在後面追的氣喘如牛還是追不上有夠汗顏;此段路與防火巷平行,後段林下開始出現短芒草,左繞去接防火巷。
09:32接到防火巷,高2235公尺,防火巷似乎多年沒鋤草了,長滿高密芒草很難搞。
09:44續行,本以為苦盡甘來,沒料到要鑽行高密芒草叢陡上,曾老師與培嘉兄輪流於前找路。
10:00稜線高點,坡度稍轉平緩,此段右繞短茅草的松木林。
11:05岩石區。
11:13裸岩區,視野佳,南面眺望北合歡山、前方稍低的為武法奈尾山,西南方為西合歡山;東南面為奇萊主北峰、前方稍低的為畢祿山連稜。
11:24最後一段陡坡。
11:37終於上到稜線山頭,防火巷的終點,高2725公尺,稜線右可通往閂山,左下往東閂岡山。
11:44取左往東閂岡山,山竟順稜緩下,惱人的芒草消失了,林下為箭竹林,有路條可跟。
12:03△東閂岡山,高2682公尺,三等三角點6308號基石;山頂平頂毫無山形可言,基石於短芒草的空地中無視野,上山走5小時又17分鐘,此山前段茶園已廢棄山徑將逐漸荒蕪,再加上防火巷不再除草芒草夾道,又要橫渡水量大的碧綠溪,登此山會越來越難走;此山西面有開墾地,或許山友可嚐試由西面產道另闢新路上來。
12:35原路回,順稜緩上。
12:55回至到稜線山頭,取右防火巷陡下,早上已踩出一條路,培嘉兄於前急衝陡降。
13:45回至早上0932接到防火巷處,下山的路線與上來時稍有偏差,前方又接回早上的路徑。
14:37下到碧綠溪底登山口,脫鞋與長褲仍在早上處橫渡過溪。
14:56全員安全過溪,順著溪畔往下游方向行。
15:17回至匯流口,取左入林開始陡上,強弩之末還要爬升300公尺,培嘉等3位山友連車尾燈都看不到直衝往上,咬牙緩步往上;北面眺望剛走過的東閂岡山,東北面遠眺閂山與鈴鳴等山。
16:13終於回至茶園登山口,往返費時9小時又27分鐘,比預期的11小時快很多,累計爬升1267公尺,全程16公里,終於完成夢想已久的東閂岡山,感謝眾山友的幫忙。
16:56開車回到梨山吃晚餐,餐後開車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