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山裡的故事

981213.週週來爬山:三峽五寮尖,體驗峭壁雄風


行走總距離:5.4公里

爬升總落差:668公尺

參加活動人數:8員

活動時間:6小時

三峽五寮尖和石碇的皇帝殿、筆架連稜並稱為北部山區的三大岩場,名號響亮,名聞遐邇,早就想來一探究竟,不過東拖西拖,皇帝殿和筆架山都不知道去過幾回了,就只剩下這個五寮尖還在「登山計畫」名單之中苦苦等候。剛好今天週週的夥伴將要來五寮尖踏青健行,機不可失,於是就跟著大家來到了三峽五寮尖,完成攀登北部三大岩場的心願。

早上9點鐘來到三峽玉里商店附近,登山口前後的道路上已經停滿了長長的車陣,再加上今天天公作美,艷陽高照,五寮尖的魅力更是擋都擋不了。9點10分在玉里商店門口跟大夥ㄦ會合,留下大合照之後朝登山口出發﹝H98M﹞,由於今日登山散客已不少,再加上我們剛好碰到來自台中郵局的大批山友前來登山,他們總共來了一台遊覽車和一部中巴,人數可觀,所以一起登就接在了長長人龍的尾巴,開始走走停停,緩步上山。

這條從玉里商店登五寮尖稜線的山路,路況頗為精采,全程幾乎全為陡上,而且常常有拉繩陡上岩壁的路段出現,在攀登的過程之中,有幾位夥伴發生稍微「拉到筋骨」的情形,還好在充分熱身之後,都沒有大礙,大家在攀登這種需要手腳並用,動作「大開大闔」的登山路徑之前,一定要先做好熱身的動作,將筋骨活動開來,才能安全地充分享受到攀登岩稜的樂趣。

9點55分出現了整段上山路徑中最經典的岩壁,因為太「經典」了,所以早就有人從旁邊開發出替代路線,可以較為容易地上到岩壁的頂端。這塊岩壁中段有些向外突出,所以必須要靠雙臂的力量拉住繩索,然後腳登岩壁,大跨步上登,完成這段岩壁的攀爬,也算是為之後稜線上光滑大峭壁的攀登做了預先的練習。

10點20分我們找了一個稜間的空地休息,小綠人的棗子和銘聰兄多汁香甜的柳丁,幫助大家快速恢復體力,補充失去的水分。10點30分來到4號路線指示牌的位置,整個五寮尖的登山步道之上總共有11個連續編號的路線圖,幫助大家了解自身所在的位置,避免迷失。之後愈來愈接近稜線,岩稜路徑也開始出現。在大崖壁出現之前,共有兩段較長的岩稜路徑可供大家練練膽識,每段路線在上稜之前,都需要手腳並用從岩壁上吃力地往上登,上稜之後,走在瘦稜的上面,真的是險象環生。很難想像之前瘦稜兩旁還沒有這些欄杆、繩索之時,前輩們就已經在這些山徑上穿梭來往了。

11點22分終於來到整段稜線上最經典的大峭壁路段,從這邊下稜線總共有前後兩條繩索可供攀繩而下,第一條路徑看起來比較短,而且下方樹木較多,應該比較容易攀爬,而後面這條路線則是沿著光禿禿的崖壁一路直下,看來難度頗高。當然囉,好不容易來此一趟,只要體力許可,當然要試試後面這條難度較高的路線。在假日時這邊大都有熱心的山友提供攀爬的訣竅,幫助大家順利下稜線,而這些訣竅總結來說就是:腳掌一定要貼合在岩壁之上,以獲得較大的磨擦力,再來則是手腳四肢,一點動、三點不動,切忌貪快,如此便能順利下達岩壁的底部。最後所有的夥伴們都順利下岩壁,連GARY也在大家的幫忙之下,從後面這條較為艱難的路線成功下山,真是了不起。下了岩壁之後,若是時間夠多,人員又不擁擠的話,可以原路上下旁邊的一個獨立山頭﹝H502M﹞,上面有一塊空地,四周圍有鐵欄杆,可以體會凌風飛行的感覺﹝有人說站在山頭前端,憑欄遠眺,頗有鐵達尼號“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的味道﹞。

之後山徑仍然充滿著刺激驚險的岩稜路線,其中有一段向下的路徑,必須經過兩塊岩石之間,何大哥戲稱說,這條路如果體型太胖的人,可是沒辦法通過的。還好大家身材都很苗條,全都順利過關﹝其實旁邊還有新路可走,不過看來稍微難走一些﹞。而在經過了6號指示牌之後沒多遠,有一段之字形的陡坡向上,走到一半,突然聽見上方傳來一聲尖叫聲,接著看到背包往下滾落,背包彈跳了幾下就停止了,不過背包內的一支保溫瓶卻順著跌勢跑出背包之外,繼續往山下前進,不一會兒就消失在山谷之中。後來大家幫忙這位女山友取回背包,還好只損失了一支保溫瓶,人員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12點40分,又經過了一連串峭壁橫亙,上上下下、手腳並用的考驗,終於來到了7號指示牌的位置,這邊有一棵體型巨大的茄苳老樹,還有一張長方形木桌可以供山友們使用,我們決定在這邊休息並午餐之後再登頂。此時發生了一段小插曲,那就是健步如飛、體力一點都不輸年輕人的何老爹,因為一直走在最前面,因此沒有在茄冬樹這邊暫停就直接往山頂而去,何大哥見狀只得追上山去,據說後來連追帶叫,才在半山腰上把何老爹給請了回來,老爹不凡的腳力真是令大家佩服不已。

早先說道今日來此地登山的山友們不少,不過經過了時間與距離的沖淡之後,有人先行下山,有人散落在各處空地休息,現在感覺起來反而還滿幽靜的,不會過分的嘈雜。大家一面午餐,互相分享帶上山的水果、花生等食物,一面看著何老爹拿出「傢伙」,開始動手作「工藝」,只見老爹雙手靈巧地動作,加上剪刀,這邊剪剪,那邊修修,一隻活靈活現的飛龍就在指尖逐漸成形,令人嘆為觀止。此時何大哥開玩笑地催促大家啟程,因為再不走,下一隻「工藝品」又要出現了,而我則看到這樣的工藝品實在很難在下山途中保持完好,所以開玩笑地說:我們決定之後所有的龍都下山後再動手作出來!這樣的說法又惹來大家一陣的哄笑,就在這樣歡樂的氣氛中,1點20分大夥ㄦ開始攻頂。

今天攻頂的路線是左去又回,登頂之路全是陡上,而且「午休」過後登頂,感覺更佳「沒力」了一些。中途有左叉路可以續往阿尾坑山,1點35分終於全員來到五寮尖基點處。五寮尖,海拔645公尺,山頂有一顆總督府圖根點﹝四等﹞基石,四周展望不錯,不過因為時間已過中午,所以四周霧氣開始形成,影響了山頂遠眺的距離,怪不得有經驗的山友都要起個大早,在中午之前登頂,以求看到無敵展望的廣大視野。而在山頂休息的短暫時間之中,何老爹又「變」出了一隻蜻蜓送給大家,精采的手藝真是了得。

下午2點開始從山頂下山,這段下山路比剛剛上山的路徑還要難以對付,只見每個人都全神貫注、戰戰競競地尋找著力點,一步一步地緩慢下山,好不容易才回到了茄苳老樹,然後左轉山徑下山,自此之後,已經沒有異常陡峭的山徑困擾著大家,不過一路漫長的下坡路段,還是頗傷膝蓋的,所以大家還是小心慢行。這條下山的山徑大抵沿著五寮尖支稜的下方蜿蜒前進,偶而可以看到上方壯麗的岩壁景觀。在下山途中,只要遇見山友,銘聰兄總不忘替週週打廣告,宏揚週週來爬山的精神。2點45分山徑接到了小產業道路,這邊有農人販賣一些農產品,之後來到一戶好客的農家,農家主人慷慨地出借廁所和洗手台供山友們使用,真是感恩。在走出登山口之前,有一大塊的空地,矗立著幾棟荒廢的屋舍,景色有些悽涼,3點10分左右走出登山口,接到台7乙線,這邊和早上出發的玉里商店旁邊的登山口只離幾步的距離而已。

3點20分大夥ㄦ在登山口附近大合照之後,就互道珍重再見,各自返家。感謝今天所有夥伴的熱情參與,感恩老天爺賞了一個艷陽高照、秋高氣爽的絕佳天氣,讓我終於一圓攀登五寮尖、完行北部三大岩場的登山行程。另外今天的新朋友「人氣男孩」雖然自稱為「弱腳」,其實不然ㄡ。他在消防隊服務,「攀岩走壁」都難不倒他,而且又樂於助人、充滿正義感,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優秀時代青年,歡迎他可以多來參加週週的爬山活動。
行旅照片及GPS軌跡圖:
http://tw.myblog.yahoo.com/kenneth-classicalmusic/article?mid=7123&prev=7125&next=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