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山友軌跡轉成Google Earth的kml檔, 你的想法?

Millerliu(miller)

2008/12/25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28&t=879038&last=9583369#

是網友正在進行的一項計畫, 主要是將登山補給站的軌跡(gtm, gdb)轉換為kml檔, 可以全部同時顯示在Google Earth衛星地圖上, 不知道山友們有何想法? 屆時你會提供自己的全部軌跡來擴充這個資料庫嗎?

===========以下是我個人的初步想法================
1000多個軌跡檔同時顯示在Google Earth上讓電腦負荷不少, 不知道你載入並顯示需要多少時間?

小花兄給我提個想法, 似乎是以山域為單位, 相關軌跡組合成為一個登山路徑網, 我想即使轉換成gpx檔, 應該還有許多人工調整軌跡的動作吧, 感覺有些像Garmin當年以蕭郎軌跡製作TaiwanTrail的project, 不知道是否真是如此? 以指令批次進行作業不知道可以進行到什麼程度?

這樣以單一山系為單位歸類, 應該就會很容易使用吧!

所有回覆

  • 倒不如大家多寫紀錄比較實在,若不寫紀錄上傳GDB檔也可以,有些這些GDB自己將要走的區域自行串聯就好,此項工程浩大,談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
  • 比較不懂這有何好處? 應用性在哪? 把所有的航跡、航點都在google earth看要做什麼呢? 一般山友如果需要看google earth, 應該都是局部範圍的, 自己有GPS、Mapsource的人, 要做轉換相當容易, 沒有GPS、Mapsource的人, 單純看google earth也不可能依此就去爬山吧? 看航跡圖應當還比較保險 如果對象是一般人 純粹神遊用 不曉得沒在爬山的人 會有多少人 會對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山區有多大興趣呢? 目前原po是自己搜尋然後轉檔 那是否搜尋到的檔案都有審視過? 有些航跡檔是沒有整理過的 或是只有航跡 沒有標航點 更有些是早期的機子 收訊斷斷續續 如果要做,篩選的工作也是很重要喔~
  • 對我個人而言,我是有用到耶! 這樣我就不用到處收集各條路線的航跡檔,建議可以參考上河最近出的那套二萬五千分之一的地圖集的分類方式! 將Google Earth套上所有登山路線的標示就變成一個可以自由轉動視角的"電子登山地圖".其實這個計劃和傳統等高線地圖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可以用3D的方式清楚地呈現地形起伏及路線和地形之間的關係,而不用學會看懂等高線圖. 另外用航跡檔做為電子地圖的登山路線標示還有一個好處是,只要有人提供最新的航跡檔,就可以將最新的路線資訊更新到系統上, 路線的更新相對來說比較快速容易. 我個人將航跡檔套用到Google Earth裡的目的是為了在登山行前會議讓隊員充份了解路線上的相關週遭地形坡度, 因為不是每個隊員都看得懂等高線圖,另外有時候傳統印刷地圖所標示的路徑和真實的路徑有很大的落差,因為地型地物會因經年累月地崩塌及自然演變的變動,使得實際的路徑和紙本地圖上的有所差異! 而地圖出版商也不可能每年都校正這些落差,故採用別人最近走過的航跡是比較接近現實路徑的一種方式.
  • google earth只是在山下好玩而已, 對爬山而言中看不中用. 但是, 收集整理航跡圖這件事是非常有意義的. 現今所有地圖沒一份有"正確"的路跡, 上河地圖跟garmin地圖上的步道完全是"示意圖"而已, 連之字形步道的轉彎數都不對. 而蕭郎或其他人的gps單一航跡, 因為gps本身的誤差, 天氣, 記錄點間隔等等原因也會有5~50公尺的誤差. 但如果收集五份以上同一條路徑的航跡, 基本上可以平均(算)出一條很準確的航跡. 這可以大幅提升航跡的準確度. 就算迷路了, 至少可以知道路在自己的哪個方向. 小弟一直想做這件事, 可是別說處理, 光從網路上收集這些航跡就是件頭痛的大工程了.
  • 如以目前大家使用的Google earth配合航跡航點檔, 就只有事前與事後的空間釐清, 現場的實際利用是很低的. 倒不如把所有的航跡航點檔全部轉成gpx再壓縮, 不管那套有規模的軟體都可運用. 另外Google earth的圖片是有誤差的. 如果要資料更好, 直接回報上河或Garmin更一勞永逸, 直接在圖資上徹底更新, 而不是這樣單打獨鬥. ps.上河的資料有些也是使用者回報的啦!
  • 如果上河回報制度有其效果....那真的不用那麼麻煩了... 畢竟用地圖的山友是眾多的.而拿gps爬山或是上網查紀錄的是少數的.... 理論上有正確紙圖會發揮最大效果,但真的有用嗎?我深深搖頭.... 光是基點錯誤如下....滿滿一長篇,我也回報過社長了,但有用嗎?還是靠自己吧...山友們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71136&Process=Group
  • 各種登山資料都有其長處與短處, kml軌跡檔當然無法取代詳盡的文字記錄, 但是kml組合而成的登山路徑網可以讓行前計畫時得知各山系的各處入口路線, 但看進階山友如何依此規劃路線. 另外, 製作kml檔時也能依照山系製作獨立的gpx檔存入GPS中, 依然可以在行進間得知前方路徑是否適當. 當然, 單獨以此資料進行登山活動, 那自己的安全交由電子資料來維護也是外行人的思維.
  • 1)衛星圖最大之用途是在未去探勘路線之前,先預判探勘路線有無崩塌 以防探勘失敗白跑一趟,下圖崩塌點一目了然!甚至可求出崩塌點前後座標帖在T0PO 航跡圖上供GPS導航判斷崩塌點位置 2)由2008-02-09衛星來看得知:南鳳岡林道御油山下之第一大崩壁(C) 2年內難修復 3)kml檔航跡是一片一片,如能改為一點一點之航跡才有參考價值 4)注意下圖不是kml檔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28&t=879038&p=5# 是網友wei_1144近乎完成的登山軌跡的圖層, 應該會是很受歡迎的GPS附加資料. 也許可以請大家看看這個近乎成品的資料來發表意見!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28&t=879038&p=5# 是網友以登山補給站1300個軌跡檔製作完成的GPS圖層, 如果公開給山友成為GPS中當成一部份的資料該多好, 但是作者wei_1144顧慮版權問題無法公開, 因為登山補給站宣告了這些資料是山友的版權. 想問: 如果是你, 願意將這些資料改為公眾版權嗎?
  • 這件事情版工有在著手,但時間有限進度不多,如果能直接在本站轉檔當可造福更多大眾,不知有誰可以提供這種程式?由本站付費,價碼可談..
  • 據我所知, 網友 wei_1144 很喜歡用DOS下命令來作業, gpsbabel程式是前次他找到的, 也許版工可以一試. 但是他在日前作了kml之後, 現在又轉向去製作GPS圖層, 反而在使用上更有效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28&t=879038&p=5# 他寫到: 為什麼要用圖層來做? 因為我的機子(60CSx)中已經有常用的19條航跡,剩下一條的空間可以用,每次要調整機子的內容都需要花一點時間,所以才想要用圖層來做,一勞永逸 用圖層來做的好處是: . 不受機子 20條航跡 的限制 . 不受機子 1000個自建航點 的限制 . 切換容易,只要設定地圖,把特定的地圖打開或關掉 就可以了 . 資料經過編譯,所佔的空間小很多,應該也會比較有效率一點 這樣就可以彙整航跡製作路網了,例如以後要到南港郊山走走,只要把圖層打開,路網應該就會出現在機子上了吧 另外,發現如果以圖層來做,好像也不需要把航跡分山系,通通放在一起就可以了,反正機子只會顯示當前座標附近的資料,實在沒有分山系的必要性
  • Google earth 要直接用在山裡,目前頂多印成紙本,宏觀的看看,或背一台電腦上山. 利用手機或GPS 直接看Google earth, 會很痛苦, 因為螢幕實在太小,如果可以發明外接軟式捲筒或折疊式螢幕,或者視幕機(好像戴眼鏡一樣),才有看的價值.
  • 1.Google Earth在5.2版後就能直接讀取常用的GPS格式檔(.gpx/.mps/.gdb/.wpt……),再行另存為KML/KMZ。 2.若能集眾人之所成,目前最簡易的方式應該是使用Google 協作平台。 範例請參閱 http://goo.gl/HIFq 以上
  • 歹勢! 我順便來請教高手一個問題, 我每次顯示速度越來越慢, 上面也有重覆的標示點名稱, 請問如何讓舊有記錄消失, 讓顯示變快? 是否Gogoole Earth有那邊有累積舊有記錄要清除才可以? 感恩啦! 另外關於即時查詢這一點上, 不太可行, 除非有衛星通訊. 可以先將要看的角度圖檔存入手機備用, 要不就先印出來. (印滿頁圖檔蠻耗成本的, 耗材貴啊!)
  • 關於刪除google earth舊資料,試看看這樣行不行: 它左邊有個視窗,中間有一個"位置"的頁面,底下有很多你看過的航跡(航點,路徑)或英文的GPS device(Waypoints,Tracks) 用滑鼠右鍵點它們,再用左鍵點選它拉開的視窗中的"刪除"或"刪除內容". 當然,要全部刪的話,直接點"我的位置"再選刪除(要注意,你全部的舊資料都會沒了)
  • 以匯入方式 離開時選不存即可 不想刪除只要打勾去掉即可 下次預覽就不會先行載入 google earth在2005釋出就可以讀gpx檔 唉! 時代發展只會越進步,有時候還是要google大老出來,一勞永逸, 不過也說不準,Mapsource格式也會不符時代朝流.
  • PC 兄, 感謝! 我回家再來試試看. Muni 兄: 我現在早就都不敢存檔, 但現在一打開到顯示出來時間夠我去泡個茶, 再去跟狗玩一下才會顯示出來. 舊資料還是要刪才可以變快.
  • pc 兄: 選項中有一項可讓"側欄"顯示出來的, 然後將不要的一堆舊的"Map Source"打勾, 按 delete, 果然速度回復到第一回使用的狀況. 重開, 速度果然飛快. 感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