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圖分成兩張:
1. 品田, 池有, 桃山 暨 池有步道, 桃山步道
2. 桃山 到 喀拉業
=============================================
記得有次經過池有山的西側叉路口時, 正遇上兩位朋友從池有山下來,他們下到了叉路口時還一下子搞不清楚走到了哪裡 (東側叉口在碎石坡),之後則直抱怨說沒有設立指示牌讓他們下錯了路。
這兩位是結伴一起來走四秀的,我猜想他們根本不曾查閱過相關資料就直接上高山了,而登山健行中卻只顧矇著頭往前直衝,沒能隨時注意所走過的路徑,缺少這樣的 sense 實在不適合自行前往,還是應該跟隨著隊伍一起走!
如果想在登山健行當中獲得一些登山健行的樂趣,包括找路的樂趣等,就必須能承擔走錯路的事實,檢討何處疏忽了,並儘快補救回來,化解一個可能擴大的危機,然後一笑置之。
事事只求依賴, 是否已經是現在鼓勵高山健行的態度呢
ㄚ亮 5/1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