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3/10/14
日期:2013/09/22
隊伍:中華山岳藍天隊、台北市山岳協會、台北市健行登山會、新峰登山會
天氣: 天兔颱風雨
領隊:江啟祥
嚮導:郭文龍、王輝福
人員:約50多人
紀錄如下:
09:00 由牡丹老街經【牡丹國小】福德廟前右轉18鄰產道於石笋尖登山口附近停車 H129m。
09:15 等候隊友,不久大隊人馬到來,往右行通過【協天宮】下方 H124m。
09:25 由廟旁右側轉入山徑,一路往上經密桂竹林 H156m。
09:49 越過【松仔嶺】(1)路緩下走山腰路,可見舊石階,隨後陡降廢棄梯田,來到溪溝分岔路,右往石笋12號,取左越溪 H154m。
09:56 經綠竹林到達【石笋10號】石頭厝屋張宅,似乎已無人居住,全隊在此稍作休息 H150m。
10:19 循水泥小徑下到石笋產道,往右可到【石笋12號】出石笋大橋,取左續行產道 H114m。
10:22 過水泥橋,片刻間已到達【石笋】 礦務課基石 No.861 海拔約120公尺,若續行產道底為【石笋 30號】,取原路退回到23號叉路。
10:34 往左行【石笋23號】陳宅 H138m。
10:50 由屋旁右側越嶺路上山,此越嶺路是昔日居民前往燦光寮放牛的必需之路,難怪燦光寮12號附近有個【大牛埔】的地名,此路亦可通往【遠景古道】,舊稱為【頂崁尾】往來要道。
11:18 此越嶺路,路況良好,沿途亦可見到舊石蹬,續上T字岔路,其旁有個舊有的灌溉大埤。【焿子寮】(2)昔日住有李姓家族,現已搬至牡丹老街。若往右行出三叉港大觀寺,取左行 H289m 。
11:24 【庚子寮西南峰】 鑛務課No.860號 海拔312公尺。
11:36~12:15 【庚子寮山】 鑛務課No.408號 海拔315公尺,在此雨中午餐休息。
12:59 這時雨勢突然加劇,不得改變行程,不去【燦光寮6號】,往左走山腰路到達分歧路,不上【石笋公媽】續往前行 H270m。
13:12 途經岔路,往左【石笋30號】不取,續往直行過小水泥橋 H258m。
13:22經多間廢棄石頭厝,來到分岔路,往右上【燦光寮6號】,取左下行 H264m。
13:54過石笋溪,水流湍急,小心踏石而過,抵另一【石笋30號】左岔路不取,續往前行 H210m。
14:11 岔路上【石笋尖 】5分鐘, 有一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海拔269公尺,原路來回。
14:40 回到早上石笋尖登山口停車處。
註1: 松仔嶺: 松仔,台語榕樹之意,松仔嶺即是榕嶺之意。此越嶺保甲路,為早期石笋居民前往牡丹工作和就學的舊路。
註2: 焿子寮,即更子寮。據台灣通史紀載:「山居之民,採伐雜木,積火燒之,而取其灰,煮焿。焿有二種:固者曰焿砣,用以合染;流者曰焿油,可調食,色黃有毒,助消化。燒焿之木,以山蕉貫眾為佳,亦有配出。」燒焿過後產生的焿油,俗稱「焿仔水」。此種鹼水,可以幫助消化或可作藍染之用,所以焿子寮地名由來,和早期居民在此燒焿製作「焿仔水」所搭的草寮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