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三叉山事件,廿六名搜救人員罹難,長埋深山,墓碑破碎,常被誤為亂石堆。 圖/洪文政提供 |
關山鎮長黃瑞華說,「三叉山事件」創下台灣史上救難人員死亡最高紀錄,但這一悲壯的事蹟,被淹沒在荒山之間,少有提及。
他強調「這些救難人員也算是因公殉職,他們都是英雄,政府不該讓英靈棄置荒野!」
關山鎮公所十餘年前,曾委託中研院研究員施添褔調查發生在一九四五年九月的三叉山事件。當時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一個月,一架美軍軍機從菲律賓日本戰俘營,載了廿六名獲釋美軍回美國。
飛機經過台灣上空時,撞上三叉山,台東縣關山鎮電光、豐泉等部落阿美族人與漢族壯丁近百人上山搜救。搜救過程中,巧遇三個颱風同時襲台,高山狂風暴雨並下冰雹,有廿六名搜救人員在風雨中喪生。
報告指出,罹難美軍最高官階為少將,因多數都成了屍塊,美方請求就地埋葬,搜救人員遺體也因山區環境嚴酷,當時的日警指示倖存搜救人員,將罹難搜救人員右掌砍下,集中火化後帶下山交還家屬,遺體則與美軍屍塊同埋現場。
因遇難搜救者家屬近幾年不斷向台東縣府陳情,指上山祭拜先人困難,希望政府能將先人的遺骸運下山,讓先人魂歸故土。縣府原民處昨天證實,縣府正設法爭取中央補助經費,將三叉山的英靈迎下山,設忠靈塔並立碑。
原民處表示,去年底縣府委託台東縣賓茂國中校長洪文政等人前往三叉山,勘察罹難者墳塚,隨行的三和國小教師蘇吉勝說,當年救難人員遺骸草草埋葬,再以石塊堆疊其上。
廿多年前,有遺屬用大理石刻了「有緣公」當作墓碑,但因長期風吹雨淋,墓碑破碎、碑文掉漆,近十年來,數以千計山友路經罹難救難人員的墳塚,總誤以只是一處亂石堆,不知底下埋有英靈忠骨。
廿多年前,有遺屬用大理石刻了「有緣公」當作墓碑,但因長期風吹雨淋,墓碑破碎、碑文掉漆,近十年來,數以千計山友路經罹難救難人員的墳塚,總誤以只是一處亂石堆,不知底下埋有英靈忠骨。
走過多次,卻不認得墓碑
不曉得位置是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