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阿佐名山90分鐘輕鬆行,順訪普亞女山﹝棚機山西南峰﹞
【前言】
阿里山鄉新美村的幾阿佐名山山形特殊,有金字塔山的別名,其登山路線約有五條,最辛苦的是旗山溪二溪吊橋路線,其次是北岳徐國彰先生最近走的北稜線,以前東港博岳吳耀崑先生走過的西南支稜線,還有由卓武山來的南主稜線,另外當地原住民走的西稜線,其中除原住民走的西稜線沒有記錄外,其餘多少有路標證明有人來訪過。此五條路線中以吳耀崑先生走過的西南支稜線最為簡易好走,上山二小時有找,但其林道由於長期受損或鎖住,常不得其門而入,本人由去年等到最近,多次上山探詢,在新美村的王理事及林道主人方守生先生的協助下,終能如願由此路線輕鬆拜訪幾阿佐名山及其北方獨立的普亞女山﹝棚機山西南峰,為曾文溪支流普亞女溪的主源頭,特以溪名命之﹞。最近此林道原住民開始採筍,大鐵門可能暫時沒有鎖上,要輕鬆登此二山的山友速度要快,否則又要漫長的陡上坡,對膝蓋來說真是傷呀!
在此感謝東港博岳吳耀崑先生及北岳徐國彰先生的指導及開路!
【行程】
由台南出發,經玉井加油站岔路口,左轉台3線往楠西、大埔方向走,過大埔橋後走到台3線約333K處遇右岔路嘉129線往茶山﹝此處是嘉129線35.6K﹞,右轉嘉129線往茶山、新美,走約15K到嘉129線19.75K處遇右岔上坡水泥路,路口大石頭有紅色的三角點噴漆,右轉走約1.5K遇左岔上坡路往王理事家不取,直行再走約0.3K遇左岔上坡路往新美東森林三角點不取,直行再走約1K遇右岔有大鐵門的路﹝此處左側的工寮是方守生先生的,若其私人林道上鎖要找他幫忙,而左轉的上坡路是北岳徐國彰先生最近走的北稜線的產道﹞,取右經大鐵門直行走約1.3K經二處新完工的崩塌地後到溪谷,過溪後轉為土石路,走約2.1K遇左岔直行路﹝若右轉主線的上坡路再走約3.1K可遇左岔上坡路,左轉走約600公尺到路底接小徑可上南主稜往幾阿佐名山﹞,此左岔直行路即方守生先生的私人林道,據方守生先生說最近可能會鎖,左直行方守生先生的私人林道走約1.9K遇左岔上坡路不取,直行再走約1.4K遇右側方守生先生的大工寮,順路再走約0.7K到稜尾鞍部四岔路口停車﹝由嘉129線19.75K處到此約10K﹞。整裝後沿左邊順稜線開闢的廢棄上坡產道走,走約100公尺遇右上竹林沿稜陡上的小徑,右轉沿小徑順稜陡上,中間會多次跟廢棄產道交會,走約25-30分鐘經過五次交會後,左轉開始順廢棄產道走,走約5分鐘可遇到由卓武山來的南主稜線,繼續順廢棄產道走,走約30分鐘可到幾阿佐名山的西稜尾,此處有不明顯的右上小徑及左下小徑,右上小徑可能可上幾阿佐名山﹝路況不明﹞,而左下小徑可能是原住民走的西稜線,繼續順廢棄產道走,再走約10分鐘可到幾阿佐名山的正北支稜的右岔路,此右岔路走約15分鐘可直接向南上到幾阿佐名山,但後段路徑不明顯﹝若繼續順廢棄產道走,再走約5分鐘可接幾阿佐名山的東北方的二溪傳統路,於此右轉走約15-20分鐘可上到幾阿佐名山﹞。山頂上有一三等三角點7540號,視野不佳。
向北沿二溪傳統路向東北方走約15分鐘下到廢棄產道,右轉繼續順廢棄產道走,走約15分鐘可到廢棄產道底遇左岔腰繞路不取﹝此路可能是原住民走的西稜線?﹞,沿小徑開始上坡,走約25-30分鐘接陡上坡路,直接陡上走約25-30分鐘到普亞女山最高點,再順路右腰繞稍下坡走約5分鐘,於箭竹林中可遇左岔路﹝直走有倒木的小徑是北岳徐國彰先生走的下山路﹞,左轉走約25公尺到崖邊,開始找森林三角點,經定位後終於找到被兩個石頭包住,和石頭同高且有廢土落葉稍為蓋住的普亞女山﹝棚機山西南峰﹞森林三角點,難怪kaku他們找不到。此點在北岳徐國彰先生走的路的西方約25公尺的崖邊箭竹中,在kaku他們最後的路北邊不到2公尺的崖邊箭竹中,非常難找。由登山口到幾阿佐名山約90-120分鐘,由幾阿佐名山到普亞女山約90-120分鐘,來回約5-6小時,屬於中級山較輕鬆的路線。
另外一提的是:普亞女山的森林三角點,資料上是補中﹝A﹞,和脈脈山北峰的補中﹝C﹞一樣,屬於英文字母的森林三角點,這是比較特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