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算攀登「幾阿佐名山」是上星期一(1/8),搜尋站內資料亦是屈指可數,最進一隊登臨者是柯藝先進,柯藝先進走的路線與好友「INDIAN」相同,出發前向INDIAN好友確認路線與資訊,所有攀登此山的先進皆取此一路線,資料或許稍舊但我們仍延用。
【人員】
丁老師、曾老師、老蔡等三人。
【攀登山岳】
幾阿佐名山:
標高1824公尺、7540號三等三角點。
【行程紀錄】
1.車程:台南→甲仙→三民(民生國小取右往龍鳳瀑布)→發拉斯休閒農場→0.2K取左土石路→3.5K抵舊四溪山登山口→5.6K抵達二溪吊橋前停車場(約停放3〜4輛)
※行車時間約3.5小時,里程從發拉斯休閒農場歸0計。
2.步程:
二溪吊橋→25分抵達簡易獵寮(抵獵寮前30公尺有一小溪,水質佳&清)→25分 抵達黑膠布臨時簡易獵寮(途中經乾溪溝)→25分資料上需借溪床上切處(溪水乾淨水量穩定)→160分抵達溪床源頭乾溪谷(我們在這裡費了許多時間,請看附註)→10抵右側稜線(自行開路橫切)→10分抵達寬上稜→25分抵達基石處(於上稜處接上右側而來之明顯獵徑,我們順獵徑走至凹地,自行左切至稜線與登山路徑會合)抵基石前需右繞過倒木以策安全。
*註1:我們在溪床源頭乾溪谷找不到先進的溪床源頭,乾溪谷,費時不少。
*註2:其實說是乾溪谷是不正確,即使是我們溪床源頭,乾溪谷上切處石縫中都有涓滴溪水流出。
*註3:倒木、滑動的石頭、尋找正確的上切處來回重複走了好幾段,路標稀少。
*註4:我們右切接至右稜已和昔日先進的路一樣,但仍不是柯藝及INDIAN等先進上切的地方,我們在獵徑凹地處左切又看到柯藝及INDIAN等先進的路標,唯一就是沒看到切點,回程因時間關係沒再找。
※基石處沒視野,上山約4.5小時、下山約3小時。
【後記】
1.原住民此時正在採愛玉,路徑相當明顯,利用來登山是好選擇。
2.回程時於溪床上發現採愛玉路線橫切處,如順著路走該會接上我們最後離開溪谷接上昔日先進上登的路是同一條稜。
3.回程時於溪床上發現另一段左切不朔溪之便道,我們也綁幾條路條,正確位置於:資料上需借溪床上切處之後50公尺左側,總共有2處需借左側離溪而行。
4.溪谷石頭上是長青苔,只是無水乾掉,鞋底有水需小心,雨季或天候不佳時勿攀此山。
5.發拉斯休閒農場至二溪吊橋不是隨時可通,欲借道可恰農場主人周先生(07-6701538)周先生為人風趣豪爽,此段路需4WD車。
【感謝】
柯藝及INDIAN等先進資料、資訊提共使此行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