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少人登頂的「幾阿佐名山」

活動日期
2007/1/13 - 2007/1/13
所屬團體
千岳俱樂部
困難度
0

t67012(老蔡)

2007/1/15


【前言】
打算攀登「幾阿佐名山」是上星期一(1/8),搜尋站內資料亦是屈指可數,最進一隊登臨者是柯藝先進,柯藝先進走的路線與好友「INDIAN」相同,出發前向INDIAN好友確認路線與資訊,所有攀登此山的先進皆取此一路線,資料或許稍舊但我們仍延用。
【人員】
丁老師、曾老師、老蔡等三人。
【攀登山岳】
幾阿佐名山:
標高1824公尺、7540號三等三角點。
【行程紀錄】
1.車程:台南→甲仙→三民(民生國小取右往龍鳳瀑布)→發拉斯休閒農場→0.2K取左土石路→3.5K抵舊四溪山登山口→5.6K抵達二溪吊橋前停車場(約停放3〜4輛)
※行車時間約3.5小時,里程從發拉斯休閒農場歸0計。
2.步程:
二溪吊橋→25分抵達簡易獵寮(抵獵寮前30公尺有一小溪,水質佳&清)→25分 抵達黑膠布臨時簡易獵寮(途中經乾溪溝)→25分資料上需借溪床上切處(溪水乾淨水量穩定)→160分抵達溪床源頭乾溪谷(我們在這裡費了許多時間,請看附註)→10抵右側稜線(自行開路橫切)→10分抵達寬上稜→25分抵達基石處(於上稜處接上右側而來之明顯獵徑,我們順獵徑走至凹地,自行左切至稜線與登山路徑會合)抵基石前需右繞過倒木以策安全。
*註1:我們在溪床源頭乾溪谷找不到先進的溪床源頭,乾溪谷,費時不少。
*註2:其實說是乾溪谷是不正確,即使是我們溪床源頭,乾溪谷上切處石縫中都有涓滴溪水流出。
*註3:倒木、滑動的石頭、尋找正確的上切處來回重複走了好幾段,路標稀少。
*註4:我們右切接至右稜已和昔日先進的路一樣,但仍不是柯藝及INDIAN等先進上切的地方,我們在獵徑凹地處左切又看到柯藝及INDIAN等先進的路標,唯一就是沒看到切點,回程因時間關係沒再找。
※基石處沒視野,上山約4.5小時、下山約3小時。
【後記】
1.原住民此時正在採愛玉,路徑相當明顯,利用來登山是好選擇。
2.回程時於溪床上發現採愛玉路線橫切處,如順著路走該會接上我們最後離開溪谷接上昔日先進上登的路是同一條稜。
3.回程時於溪床上發現另一段左切不朔溪之便道,我們也綁幾條路條,正確位置於:資料上需借溪床上切處之後50公尺左側,總共有2處需借左側離溪而行。
4.溪谷石頭上是長青苔,只是無水乾掉,鞋底有水需小心,雨季或天候不佳時勿攀此山。
5.發拉斯休閒農場至二溪吊橋不是隨時可通,欲借道可恰農場主人周先生(07-6701538)周先生為人風趣豪爽,此段路需4WD車。
【感謝】
柯藝及INDIAN等先進資料、資訊提共使此行順利。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我1/15已找到一條新路線--由新美部落轉進產道 至鐵門上鎖處停車,此地標高1200m,距基點直線距離約3.06km 如借到鑰匙,可開至林道盡頭登山口,標高約1450m,距基點直線距離約2.58km 全程走在稜線上,獵徑非常明顯,雖距離較遠,但安全性高,登頂不難. 我這幾天有空再將航跡圖整理出來.
  • 國彰兄: 您所提及全程走在稜線上,獵徑非常明顯,是否與我們最後借道《上稜處接上右側而來之明顯獵徑,我們順獵徑走至凹地,自行左切至稜線與登山路徑會合》之獵徑相同,還有您們從鐵門上鎖處至基石所需時間如何?
  • 老蔡: 感謝你的嚮導與開路讓我與曾老師完成登頂幾阿佐名的心願,此路線最累的路段是在溪底不斷的向上攀爬大大小小的石頭,上升高度也達到1100公尺,沿途的路標經過我們的補強應該不會迷失方向了.
  • 國彰兄: 您要走的路,去年4月本人有探勘到5.9K處,現在鐵門已鎖上﹝在地圖上C線3.4K岔路口處﹞,可到觸口林務局管理處或山美村安村長的哥哥安炳耀先生處借。還有不是開至林道盡頭登山口,是走沒多久有一條右岔緩下的路到溪谷,然後順幾阿佐名的西北稜走,詳情請再問產道1.5K處的王理事。 不過告訴您一個第一手消息,林務局已經會勘過D線的崩塌地,根據產道1.5K處王理事及C線1K處方先生的說法,應該在半個月內會搶通,請多注意消息吧!
  • to丁老師: 真佩服您的攝影及認識植物的專長,有您在沒有說不出的植物名稱,受益良多,您的相機掉落幾次顯然腰袋不牢靠,需注意,和老師爬山是上一堂生物課,真是收穫。 TO大鵬兄: 謝謝您前來參與本會的季會,如探勘林道的功夫就屬於您最雄厚,且最勤勞,下次攀登中級山時,先向您請益,謝謝!
  • 老蔡&大鵬兄: 就是你們最後上稜處接上右側而來之明顯獵徑。 從鐵門上鎖處至林道盡頭登山口約1小時,再由登山口至基石約4小時,上行共計約5小時,由基點下至林道盡頭登山口約3小時(或許可更少,那是我們摸黑下山的時間,而且我忘了帶頭燈),再由登山口至鐵門停車處約40分(摸黑),下行共計3小時40分。所以如借到鑰匙,來回可節省100分鐘,值得考慮哦! 1/13下午在發拉斯農場聊天等待本部開會期間,向農場主人探詢本山的路況時,周先生表示新美部落有產道上幾阿佐名山,且稜上獵徑明顯,隨後7777大哥爬完一溪山再回到農場,更加明確指出由新美部落進入的路線,並告知產道有崩塌,目前路不通,因這條產道是採竹筍的必經路線,所以短期內有修通的必要,既然來到這裡且阿億也走過這條路,就計畫1/15踢這條產道來攀登本山。 1/14晚上本部登山活動結束,我們來到新美國小找該校老師借走廊搭帳篷,但他表示校長有令,禁止露營,只好往他處,順著部落內道路走,出口接上129縣道時,剛好又再一次來到產道入口(有白色三角點噴漆,感恩哦!),好吧!就摸黑開車進產道找大鵬兄所說的竹筍工寮紮營吧,進產道不久,就遇上貴人,真是幸運,有一部發財車迎面開過來,上頭有4、5位工人,我馬上攔車問路,這附近是不是有路可上幾阿佐名山,得到的答案令人振奮,『有,路跡明顯,好走』,更告訴我們會經過有二個鐵門(第一個沒鎖,第二個上鎖),而且有5位登山客(3位住苗栗、2位來自屏東)也要爬幾阿佐名山,他們已在進鐵門後約10多分鐘處紮營並燃起熊熊營火,並說四驅車可開至第二個鐵門處(上鎖),約略問路的走法後順水泥路主線前進。 沒想到找了近1小時都沒找到入口(天黑關係),只好退到外面再從頭找一遍,果然看到第一個沒鎖的鐵門叉路,進入後不遠就在一間竹筍工寮紮營,享用愛嬌姨準備的晚餐、夜宿。過工寮不遠(約200多公尺)路崩塌,這就是7777大哥所說的D路線,最近有可能修復,如此,未來由新美部落上登幾阿佐名山的路線就有三條,而我所走的這條路可能是最遠,也須經過2030m山頭最高的路線,而其他兩條路線就有賴後繼者繼續努力。 註:感謝大鵬兄帶著甲仙名產(芋頭冰棒、麻糬)來慰勞參加本部與會人員。
  • 1/15一早06:12出發,只走一小段路崩塌,下車勘查一番後,決定去找昨晚工人們所講的路,幾乎要把附近的產道逛遍,終於在07:45找到第二個鐵門(上鎖),關鍵的重要入口在航點069這個叉路口,一個土石路的叉路口(218297,2581626,H772M),本隊下山時在地上噴三角點紅漆指引,我們08:03由鐵門出發,08:13至航點070為前述5位山友的營地,08:36至航點叉左處,先取右緩下探一小段,遇一鐵絲網圍籬,方位對(這條路線就是7777大哥所說的西稜線),但沒遇上前方山友(當時一直誤以為他們是測量人員),趕緊退回叉路取左走主線續行,終於在林道轉彎處遇上他們五位(又遇上貴人啦),三位苗栗客家人及二位屏東原住民,五位身材都相當魁梧,腰佩山刀,甚至揹著大背包,看到原住民朋友揹著重裝純登山為樂真是稀奇,他們告訴我,他們是在山上認識的,平常一起到處爬山,找一些好的渡假地點,然後再帶妻小上山渡假,真是悠閒得令人稱羡,他們甚至說,上週剛爬完去二溪山、三溪山、四溪山、五溪山、六溪山,我說二週前我也剛爬完八溪山、九溪山。 感謝他們帶我們找到正確的登山口,讓我隊順利登頂,原本以為會摃龜的說,不過他們也太高估我們了,他們說由林道盡頭登山口起登2小時可登頂,結果我們的腳程太差,多花一倍時間,回程摸黑下山,沒看見他們的營地,讓他們擔心,1/16一早就接到他們其中一位黃先生打手機來關心的詢問電話,特此致謝!
  • 國彰兄:您好! 您走的路,在轉換到幾阿佐名山的北稜時,那個由棚機山來的南主稜的稜尾獨立山頭﹝2020﹞是我想去的地方,山頭上資料上有一森林三角點,不知國彰兄有否看到?產道1.5K處的王理事以前專門帶隊往幾阿佐名山的,下溪谷的路應該比較近。
  • 大鵬兄: 真可惜我沒帶到這顆森林點的座標,以致擦身而過,看航跡圖只差不到10公尺距離,真遺憾! 不過這座山頂上平坦,倒木、刺藤植物茂密,獵徑在此突然不見,往上砍一段後 放棄,退回改取左下繞過,再緩上山頂,但山頂上茅草、箭竹、倒木依然茂密(箭竹叢下還有一個橙色方型塑膠桶),慶幸的是沒 有刺植物藏其中,砍不到30公尺就接上獵徑,這段路是全程唯一須要砍路之處,我也多花半小時才通過。經比對航跡圖和森林點的位置,森林點可能位於山頂上茅草、箭竹附近。當然有賴後隊把它找出來。 南部的山哥和KAKU兄本週要走這條路去幾阿佐名山,再請他們順便找森林點(要帶刀哦!)。 您所說由產道1.5K處的王理事以前專門帶隊往幾阿佐名山的,這下溪谷走西北稜的路由地圖上看確實比較近,我由鐵絲網圍籬處測距基石約2.5K,且幾乎是直攻(不須繞路),應該是最近的一條路,只是不曉得實際的路況如何? 其實我走的路線,也有一支南部地區非常有名的隊伍走過---那就是讓我心儀已久的台南市登山會百五十岳俱樂部,在我們煮午餐的下方不到10公尺處,看到此行第一個路條,因年代久遠,只留不到1/3,為紅底白字,僅剩『台南』二字可清晰辨認,還有在由2030峰往下陡降途中,連續看到密集4~5條台南市登山會 百五十岳俱樂部的老舊路條,更加證實早期前輩們是走這條路線來爬幾阿佐名。 而那5位山友也告訴我由航點072在往上有一條林道路,一直通至航點營地椅(有長椅)再過去約200M處,獵徑又棄林道取左陡上。但因航點072之後林道坍方,所以又退回往林道盡頭登山口,也因此前前後後浪費不少時間,要不然是不太可能摸黑的。 而2030峰往下一路陡降途中,只有一處約10M落差,路有點滑須小心(回程上坡同樣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