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里程數:5.7公里
爬升總落差:364公尺
去年11月初曾經造訪過紅淡山,當時大抵是從澹林宮沿著石階步道登上紅淡山,再走北稜線到金交椅山,然後出月眉路。這樣的走法算是登山健行的路線,對於紅淡山山區眾多的廟宇人文,則幾乎完全沒有涉獵。1月10日又要和週週來爬山的夥伴一同造訪紅淡山,為了要使行程豐富一些,決定趁著假期的第二天,天氣還可以的狀況之下,再度拜訪這座有「基隆的陽明山」美名的紅淡山。
為了節省時間,今天是開車來這邊。從台5線過了八堵隧道和基隆隧道之後,從右手邊的南榮國小旁319巷轉進,遇T字路口右轉,然後在南榮國小後面的山壁邊停車。今天雖然仍是假日,但是附近停放的車輛卻很稀少。
10點40分整裝出發後,沿產道上行,經過右手邊的涼亭後左行,然後再經過南榮國中後門處右行,最後由澹林宮登山步道進入石階梯路,先拜訪紅淡山石頭公,進廟之前,有小廟供奉著道教科儀所使用的令旗類的東西,走進廟內,則看到右壁上有一顆醒目的圓石自然地鑲嵌在岩壁之上,上面掛有紅布,前面則擺有香案,這就是石頭公的由來。
接下來拜訪右手邊的澹林宮,由門前的對聯和其中所供奉的神像看來,這其實是一座土地公廟。從澹林宮循石階路上登遇T字路口,左行往駱駝山莊﹝上回走的路線﹞,今右行往寶明寺。
往寶明寺途中發現這邊的楓香也不少,楓紅時節為整片的山林點綴出豐富的色彩。11點08分到達寶明寺山門城牆處,該城牆據悉應為中法戰爭時期,清軍於紅淡山山區所修築防禦工事的一部分,見證過中法戰爭的歷史。今日有香客在寶明寺舉辦盛大的法會,因此就不進入寺中參訪了。
穿過山門,拾階而下是寺方的停車場,不過上來的車道既狹且陡,很難行駛。左手邊有石階步道,還有一些登山布條,循階往上來到一片大岩壁之前,岩壁上有兩個上鎖的鐵門,令人好奇裡面有些什麼東西?岩壁之前有座觀音亭,供奉有兩尊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的兩尊觀音像,編號分別是十三番和卅番,這些觀音像見證了日據時期,旅居台灣的日人,虔誠的觀音信仰。
觀音亭旁邊有條石階步道,11點16分走入其中發現鋪有石階的路段很短,繼之而來的是愈來愈原始的山徑,在這種大眾化的郊山之中,發現原始可親的泥土山徑,這無疑是很令人欣喜的一件事。11點22分來到一個T字路口,仔細端詳地面才發現到有混泥土的痕跡,看樣子這些路也是開闢出來之後,漸漸少有人行而慢慢荒廢掉了。T字路口右行應該是往佛光洞的方向,但是不確定,今往左前進上稜線。
上稜線的這段路雖然原始,但是看得出來有人整理過,所以還不算難走。11點32分回到石階步道,經過右手邊的駱駝山莊,來到十字路口,先往右行經過仁愛山莊,此處有幾棵白梅花正在「愈冷愈開花」,潔白無瑕的五瓣花朵,令人捨不得將目光移開。之後繼續往佛光洞方向前進,來到佛光洞之前,步道嘎然而止,正在狐疑路徑怎麼會斷掉之際,往右邊一看,原來要下階梯進入山洞中。
佛光洞規模不小,裡面除了設有佛堂之外,還有桌椅等設施。香案旁的對聯說的好:「不結因果方為善,無計功德始修行」。洞內終日流水潺潺,很多人會到這邊取水回去泡茶。往下行走出佛光洞,回頭望洞口上方好大一尊彌勒佛像,山壁上有著名的對聯:「大肚包含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離開了佛光洞,往上繞行至中國天道院,旁邊有小徑,走入其中發現剛好在剛剛走向佛光洞路徑的上方,兩條路在仁愛山莊的牌樓處交會,走進牌樓上山,過仁愛亭,然後左轉走回早上經過的十字路口。
之後過小溪頭山莊,到達觀景台處,在附近的雜草叢中搜尋上回沒看到的清代古墓,結果是在過觀景台之後,右手邊的草叢中找到了這座字跡模糊,經後人遷移、用水泥固定的墓碑。墓碑上的字跡依稀可辨「湖南湘鄉縣」、「光緒乙酉」﹝註:光緒11年,西元1885年﹞和「向惟陛大」等字樣。紅淡山山上多年來經過無數次的動工興建工程,這一塊清代的墓碑可以保存至今,也算是一個奇蹟了。
另外我在找尋古墓的同時,也發現到在觀景台底座下方仍然保存有早期駁坎的遺跡,而且沿著稜線下方成長條型分佈,跟之前拜訪過的幾座炮台陣地的防禦工事有些雷同,說不定這也是之前山上防禦工事的一部分。
就這樣一路緬懷舊時的歷史,踱步前進,12點36分再度登上紅淡山。今日站在紅淡山上,薄霧瀰漫,看著不遠處的基隆港,想像之前中法戰爭時期,清軍在此終能將孤拔將軍所率領的法國軍隊趕出台灣,也讓清廷終於明瞭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終於在光緒11年,西元1885年正式將台灣建省。百多年後的今天,登臨紅淡山者眾,但是能夠記起這段澎湃洶湧歷史的,大概沒幾人吧。
下山回到澹林宮,由岔路往關聖宮,發現廟後仍有小徑可以下山,廟中的老者一直要我下回再回來同他談天說地。退回澹林宮之後,走保線路經026電塔回到產業道路,先左行至寶明寺人車分道的陡坡入口,附近有座「龍泉宮」,雖然廟壁整修的過於新穎,但是前後兩進屋簷上的燕尾造型及「福祿壽三仙」和「雙龍搶珠」等裝飾,倒是非常的精緻,值得一觀。看樣子,前來紅淡山,如果只是埋頭往上爬,你永遠不知道將會錯過些什麼。
行旅照片及GPS軌跡圖:
http://tw.myblog.yahoo.com/kenneth-classicalmusic/article?mid=7517&prev=7576&next=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