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22/10/28
Oct. 25-26, 2022 天氣晴, 舒適
人員: 佑佑, 小語, 阿鴻 & me
佑說要去開箱屏風避難山屋, 屏風山… 好多回憶湧上心頭, 跟小強小綠坐在箭竹林內啃蘋果, 翻看大樹上的巡邏箱, 合歡金礦的阿飄傳說… 還有重裝上屏風走到差點崩潰, 稜線上扎營, 隔天早上日出時的感動… 是應該去看看吧, 聽說新路有比較好走
避免人潮, 登記了非假日的小木屋, 一行四人剛剛好是小木屋的一個單位, 床前有整整齊齊的四格置物櫃, 放得下大背包… 淡淡的木頭的味道, 真的是度假的好地方呢
10/25 -不趕時間, 台中8點出發, 不到11點便來到大禹嶺了...
按照預定行程, 下午2點便來到了山屋, 可能太輕鬆了吧, 語提議先去攻頂, 明天就可以睡到自然醒, 看別人的紀錄, 新路上去3小時, 來回6小時會摸黑, 但應該可行(吧?), 好喔, 抓緊時間整理背包, 便往上走了, 過溪之後看見好多大樹, 但無法多作停留… 走了約30幾分鐘, 遇到有點泥濘有點陡的路徑, 心裡正在想, 這回程下坡摸黑的話可要小心點, 佑說我們可不可以回頭明天在走? 嗯, 佑超怕下坡, 討論了一下, 決定回頭, 在大樹間拍照停留, 順便裝水回小木屋準備晚餐… 其實一開始就應該否決臨時攻頂的提議, 臨時更改行程可是登山的大忌啊~ 可能是"明天可以睡到自然醒" 這句話讓我太心動了... 哈~
晚上6點, PAC的人剛好上山檢查攜帶式高壓艙, 順便示範教學PAC的使用方式, 原來是高壓艙, 在艙內模擬低海拔的環境… 跟氧氣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一直以為是氧氣艙
隔天凌晨4:00起登, 有點霧氣, 今天應該還是好天氣吧…
新路線陡歸陡, 但算好走, 即是如此, 仍是走了4個小時才登頂, 比預計行程晚了一小時… 即是如此, 我仍是提議走舊路下山, 想說下坡, 頂多4小時吧… (我還是不適合當領隊啊)
開始鑽箭竹, 往右方稜線走, 沒多久佑發現手機掉了… 在箭竹叢中可不好找, 還好有阿鴻的手機相助, 順利找回…
鑽不完的箭竹, 下不完的陡坡, 滿山的繩索扁帶… 是一座危險的山啊, 這充滿回憶的舊路, 應該是最後一次經過了… 可惜的是沒有發現巡邏箱, 合歡金礦的鐵皮也不見了
好些路已長滿荊棘, 被箭竹淹沒, 被咬人貓咬了幾下, 還被傳說中的恙蟲叮了, 還好剛被咬就發現, 順利拔除, (下山後持續觀察中, 聽說潛伏期很長), 一路找路… 慢就慢吧, 安全第一, 只是, 難為了怕下坡的佑, 下到舊路的最後水源, 我真的後悔了, 不應該讓隊友陷入險境的, 萬一出事, 我10條命也不夠賠, 雖然評估過隊友的體能沒問題, 但高山經驗缺乏, 這種路徑陡下對新手真的風險太大, 還好, 合歡金礦之後的路比較好走了, 而且新增了花蓮林管處的布條, 節省了不少找路的時間
終於, 將近10個半小時, 我們終於回到山屋, 趕緊煮午餐, 整理裝備, 稍作休息之後, 踏上歸途
來的時候走了3小時, 中間有大休息, 回程也預估3小時, 勢必摸黑了 (或許大家歸心似箭? 還是摸黑沒有風景, 竟然不到3小時就回到台8線了!)
下到溪谷之後, 一路陡上, 天慢慢暗了下來… 戴上頭燈, 由於起霧的關係, 看不太清楚上面的路條, 只能依據底下的路跡, 慢慢走, 後面傳來動靜, 原來有別隊的要超車… 歡迎歡迎, 讓路之後慢慢跟, 有人在前面找路輕鬆多了!
上坡低頭一步步走, 開始LDS, 對方原來是一行8人, 網路揪團走奇萊北壁下屏風, 從早上兩點半走到現在(約5:45pm), 主揪先往前到大禹嶺找順風車到松雪樓… 真不容易啊…
看到水管, 應該快到了吧, 6:14pm 終於上到登山口了… 我們的車停在前面200公尺, 先行把車開過來, 全員到齊… 到大禹嶺順道載北壁下屏風的主揪回松雪樓拿車(攔不到車, 年輕人好猛啊, 還要開車回台北)
新舊屏風山, 只有鐵線橋營地依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