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1
台8線往東往谷關方向,經過谷關,大約在36.2K右轉台電巷,這條馬路比較狹窄,也有些微崎嶇不平,循馬崙山步道指標,大概開了兩公里多,最後在一明顯的三叉路口附近停車,
09:54 整裝準備出發,依照停車附近的三叉路口指標,取左往馬崙山步道,此為主線(若取右則往八壯士),今天以直覺的想法去走,假設你不清楚何謂八壯士,所以便循往馬崙山步道指標取左,上行產道。(事後檢討,若取右往八壯士方向的步道支線,最後在與取左的主線於1.8K木樁相會之前會有一段長距離陡上,因此若你回程下山時不想要走太過於急陡下的支線,可以走原路,即較為平緩,略有高低起伏的主線)
這裡比較適合停車的地方大概就是這個三叉路口附近,車道較寬,大概可以停十幾部車,離開三叉路口的車道較窄,自己要稍加斟酌一下。
10:00 產道左邊一整排鮮豔的花朵,看完葉子心中存疑,剛好主人也在旁邊,一問之下果然是馬櫻丹,只不過是蔓性的,真是開眼界了。這裡是丁字路口,有一限速20公里的交通標誌,循指標取左續行,很乾淨的產道,
10:09 一個往谷關的指標,指向下山的方向。
10:20 抵登山口,這裡有導覽牌,看了一下路觀圖,待會與從八壯士方向過來的馬崙山步道支線於1.8K相會合之後再取唯一的路徑往馬崙山,單程7km,與6km的八仙山相比,馬崙山步道確實比較平緩,呵呵,兩座山海拔只差100公尺左右,走起來卻有明顯不同的感覺,只能說馬崙山步道平鋪自然的工法確實比較符合人體工學。
10:36 遇到第一個木樁,0.5K木樁,
10:46 第一次走到一段平坡路,
10:55 五葉松媽媽,(看它的解說牌內容,五葉松媽媽在支線,八壯士在主線,呵呵,我被搞糊塗了!這似乎與每隔0.5k的木樁標示剛好相反,因為現在走的是主線。但沒關係,不影響我的爬山興致)
11:02 步道左彎,第一次遇到下行路段,
11:07 一木橋,
11:08 山壁木棧道,
11:09 1.5k木樁,
11:17 又開始下行,
11:20 這裡是非常重要的叉路口,指標 往馬崙山5.2k,來時路往主線登山口1.8k,右往八壯士2k(此為支線,一開始就是一段長距離急陡下),待會循指標往馬崙山,往上,
11:23 2.0k木樁,
11:37 叉路口,指標 左往馬崙山4.6k,右往觀景台50M,取右往觀景台看一下,不久便抵觀景台,這裡有木椅,可以很舒服地休息,但我必須趕路,所以不多停留,折返續行,(其實觀景台後面有一截彎取直的捷徑通往上方步道。)
11:44 從觀景台走出來,於剛才的叉路口取右,往上,指標,往馬崙山4.6K。
11:47 2.5K木樁,右側有叉路從剛才下方的觀景台接上來,
11:49 步道旁一木椅,前方看似一長距離上坡路,
11:53 離開剛才的木椅約100公尺,這裡疑似叉路,循地上的碎紙屑偏右續行,
12:09,12:25 3.0K木樁,3.5K木樁,
12:40 抵第一涼亭,休息,
12:53 離開第一涼亭,出發續行,
12:55,13:06 4.0K木樁,4.5K木樁,
13:11 4.5K木樁過後,前方看似一段陡上,呵呵,馬崙山也是有很兇悍的路段,不然也不會搶到老二的位置,只比八仙山矮100公尺而已,
13:14 燒炭窯,
13:23 蓄水池嗎?
13:25 很醒目的一棵大樹,
13:26 地上一八仙山No:09的控制點,
13:27 一些遺址,
13:28 5.0K木樁,
13:38 抵第二涼亭,叉路指標,左往馬崙山1.9k,右往新山遺址30M,
這裡遇到一對看似母女的山友,她們說右往新山遺址之前取左之後有一起火點,正在努力灌救當中,我應他們的要求撥打了緊急電話,之後很不好意思地告知她們我會先攻頂,回程再過來看,
13:46 呵呵,又一個馬崙山新山線步道5K木樁,
13:52 路兩旁各一水泥製品,是做什麼用呢?
13:56 5.5K木樁,
14:03 一段緩下坡的竹叢路,
14:05 6.0K木樁,
14:13 忽上忽下的路段,
14:17 抵第三涼亭,休息幾分鐘,卸下背包再上,
14:24 6.5K木樁,持續拉繩往上,加油!
14:43 抵馬崙山山頂,海拔2305公尺,不是很寬敞的腹地,時候很晚了,到處看一看就準備下山,.....大致上從5.3k至6K不管去程或回程應該都是舒服好走的路段,
15:04 回到第三涼亭,
15:39 回到第二涼亭,那對女山友還在,原來她們後來又撥打了緊急電話,結果救難隊告知她們要留守在此等候他們上來,真是辛苦她們了,於是跟她們一起上去看起火點,
.....右邊上去就是新山遺址,先不上去,續直行先看起火點,原來她們在稍早於涼亭架子上找到一袋水,便拿來先行灌救,看了一下起火點,是一個直徑不到五十公分的土坑,可能是昨天夜裡有人在此宿營留下來的,觀察了一下周遭環境,估計就算不管它,或許也不會蔓延開來吧!但誰知道呢?差不多在此同時的一兩天之間,阿里山公路邊坡草地便發生了火災,所以還是小心為妙吧!
相關新聞報導,
登山野炊險引火災 東勢林管處籲民眾不要引火 | 中彰投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15:44 折回新山國小遺址,去看一下,之後跟她們倆道別,熱心的兩位山友,妳們好心會有好報的。
<<後來在回程路上先是遇到一位打先鋒的救難隊員,隨後陸陸續續總共又遇到兩批人馬吧,加起來大概將近十個人正在很辛苦的爬上來,真是辛苦了>>
15:57 回到燒炭窯,
17:01 回到 11:20的重要三叉路口,待會改取左走支線下去,往八壯士的方向,一開始便是急陡下,
17:29 結束一段長距離陡下坡,接續為緩下行,
17:39 馬崙山步道支線1.5k木樁,還剩下0.5km,後續路段就好走多了,但天色昏暗之下,還是要睜大眼仔細認路呢!
17:55 終於走到柏油路產道,循"谷關"指標取右,不久便回到停車處,取車回家。
PS:
馬崙山與八仙山,谷關七雄前兩名,不管海拔高度或者登山口與登頂之間的海拔高低落差,差距大概就是100公尺,而八仙山步道單程只有6公里,馬崙山卻長達7公里,馬崙山看起來平緩不少,一般多認為八仙山是硬斗的,而馬崙山是溫柔的;馬崙山或許真的比較輕鬆,但做為老二,海拔也不過少了100公尺而已,不應該太掉以輕心,否則很容易吃苦頭;馬崙山的特點在於其非常多的自然平鋪步道,而八仙山幾乎都是硬梆梆且落差很大的石塊階梯步道,在往上爬時每走一步雙腳便必須額外抬高,既費力又不符合人體自然工學,且幾乎從登山口一路陡到登頂,難怪會覺得特別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