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4/12/6
幾阿佐名山探勘記~~
諾曼角探險隊 日期:2014.11.30
圖文版:http://blog.xuite.net/ahan833/blog/273326905
幾阿佐名山行政區域隸屬嘉義縣阿里山鄉南端與高雄三民相仳鄰,若要說阿里山鄉最南邊則還有其卓武山,但由於地處偏遠少有山友攀登。
最近在一本書上看到著麼一句話”冒險的行程可激發新的冒險”,的確~幾個月前幾阿佐名山還只是在地圖上一座山的名稱,有時常想這些山的名字為何如此奇特,想多一點認識,但相關的紀錄卻非常之少,儘管缺少相關的資訊,卻抹不去想一探究竟的心念。路也許會改變但山的位置卻是不變,在補給站裡找到兩份多年前的記錄,真是如獲至寶,詳細研究之後才讓這趟探訪行程得以順利完成。
在兩篇記錄中各有從高雄那瑪夏進入二溪橋起登 ,行前有請教過前輩,聽說該線路況完全改變,雖前輩有計畫探勘,但動輒兩天以上的行程,對我來說只能望塵莫及。以及另一路線從阿里山鄉新美部落進入走西側路線上稜登頂,但找不到該路線相關行跡資訊,最後決定由所謂的北稜路線一探究竟,最主要考量是有前輩們走過的行跡資訊可參考,只要能上到稜線,除非整座山垮掉否則就算路況再差總該會有路跡可循,這是幾次的探勘行程所歸納出的心得。
週六晚上看完選舉轉播,載著探勘的秘密武器(野狼機車) 於21:00出門,十點半抵新美部落,開啟GPS定位,沿嘉129線過新美派出所後續行約700公尺左側岔路,轉入岔路開始路稍陡之後趨緩,一小段後柏油路面轉水泥路,偶遇坑坑洞洞但小心即可,順著航跡行駛至第一道鐵門22:48,停妥車輛後於車上就寢,原想選擇此處應該干擾較少可以好好睡一覺,無奈夜裡不時有車輛呼嘯而過,伴隨兩旁落葉發出沙沙沙的吵雜聲,一來一往共三趟幾乎很準時的每次間隔約一小時,就這樣睡睡醒醒的直到04:30已無睡意,起床收拾、早餐後準備出發才發現竟把車子連同機車鑰匙反鎖在車內,怎麼剛剛吃早餐時才再想的問題就這麼神準的實現了,還好車窗未全關緊,拆下晴雨窗後免強將手伸入開門,折騰了一番之後終於搞定,使得原定出發時間晚了20分鐘。
0524【第一鐵門OK】騎著野狼機車開始今日的探勘之旅,沿鐵門左側水泥路上行約400公尺遇岔路,取右側泥土路而上,一路上經過許多的岔路,原則上都取往上的主線而行,不確定時再比對一下行跡,很順利的來到記錄中的第二鐵門,這是原定車行至此開始步行的地方。
0533【0.4K】岔錄取右,開始走泥土農路(回程拍)。
0558【3.3K】第二鐵門,未上鎖繼續往上騎(回程拍)。
0604【3.92K】遇大石擋路(回程拍),可能因為車子至此也過不去,所以鐵門乾脆不上鎖。
0607【4.23K】林道路況(回程拍)
0613【5.19K】稜線鞍部岔路,取右。在這裡誤以為是取左岔路之處,走一段路後路轉下坡感覺有誤,比對GPS行跡確定錯誤,回頭繼續往上行。
0623【5.3K】稜線&腰繞岔路。此處才是在舊記錄中有提及右行往西稜路線的岔路口,取左上行。
0628【5.73K】車行終點,舊記錄中還可繼續往上行,但於路中有倒木擋路,停車查看發現右側有一明顯路徑,研判往前之農路已不可行,此處應是新的登山口,於此停車開始步行。
0643新登山口,整裝開踢,路徑明顯且近期有整理過之跡象。
0652第二次與林道交會後左轉沿林道行至舊登山口,之後仍會幾次與廢林道交會。
0658再次接上廢林道,順著GPS行跡見一舊路條,續行不久發現路徑就這麼消失掉,心中不免起疑,怎麼剛開始的明顯路徑會完全不見,是航跡不準確?還是路徑已改變?回繞了一下想說上稜接到航線之後再看看有沒有路徑。
0706見樹幹上有殘缺的舊路條但路徑仍不明,且前方芒草擋道,本以為草刀只是帶著備用,這下可得出勤了,既然需動刀且路況不明,心想就是探探路況反正也是要從這裡撤退,所以為了砍路方便,就把登山杖和一件背心留在此地想說回程再拿。才砍開眼前的芒草叢就接寬廣林道,接下來的路徑竟是比想像中還佳,只是這意外的順利,應驗了所謂計畫趕不上變化,因為貪圖方便把登山杖和背心留在半途的想法,注定最後還得花四十分鐘路程取回物品。
0732林道至此消失續接山徑,且發現與航線偏離,但因路徑清楚選擇續行。
0738再接林道之後這段路都走在廢林道上,除幾處小崩塌外大致完好。
0801鞍部營地,沿廢棄林道路徑至此與航線會合,此處腹地不廣但平坦可搭營,旁有木椅,拍照後續行。
0814離開林道上切山徑
0817倒木障礙,繞過倒木右行。
0833順稜陡上
0850稜上平台,休息。
0907續行,路徑轉南趨緩~
0917廢棄獵寮,從登山口至此路徑明顯路條不多,之後路徑轉不明。
0923棚機山西南峰(2020峰),見舊路條,此後路徑時而明顯時而不明,大多跟著稀疏舊路條而行,舊記錄中有一森林三角點,但因此段路徑不明確,加上所輸入三角點座標可能有誤(偏離甚遠),只好放棄。
0937續行過2020峰之後路徑較明,大致沿稜而行,路條也變得稍多。
1003高落差約30米接近垂直地形,迂迴下降安全無虞。
1018稜線低鞍展望。
1025寬稜,佈滿蕨類植被,抓方向而行,偶有路條。
1052鞍部四岔路,左側(東)有從那馬夏上來之路徑,右側(西)有一明顯獵徑,近期有整理過之痕跡,研判有獵人經常出入,續直行(南)往幾阿佐名山前進,過四岔路之後路徑明顯。
1059接產道,是由西南側接過來至此的廢棄林道,寬約三公尺,沿產道續行一小段後轉稜線路徑。
1120終抵幾阿佐名山,一份感動和一份感激,感謝前輩的資訊,此行雖歷經一些小波折,但總算是順利的在預定時間內抵達目的地,感謝主。
三角點周遭雖然雜草叢生但因處於林蔭內,不至於難找,看來也是有段時間沒人來拜訪此山了,為把握時間不敢久留,邊將準備好的午餐主熱,一邊幫三角點除草上漆,午餐後然後拍照離開。
1202啟程返航。
1220四岔路口,來程於此發現西側有明顯獵徑時,心裡就在盤算著,既然往西的獵徑明顯,可考慮回程時乾脆一探究竟,只是無法確定出口位置,但依地形推測應該會接到舊記錄中的所提及的西稜路線(也就是早上經過的0623【5.3K】稜線&腰繞岔路口)。但是除了需走回放機車處之外,還得回到早上將登山杖和背心置放處取回,於此猶豫了一下,看看今日時間有在掌握之中,最後還是決定探探這條獵徑路況。
依獵人的習慣大都會走腰繞路,距離會比稜線路短一些,只是有時候路況會較差一些,因為腰繞路只要一段時間沒整理就會被雜草給淹沒路跡,幸好這段路沿途路跡都很清楚,有些踏點還很新似乎有剛走過的跡象,從岔路開始沿山腰平緩往西而行不久即開始下坡,這段路因處於林間缺少日照,非常濕滑且路徑非常陡,一路下到普亞女溪。
1315下至溪底(普亞女溪),見一整片大崩塌自早上經過的1780峰下緣至此,感嘆大自然的力量深不可測整片崩塌約150公尺寬。
1331接廢產道,之後還有幾處較小的崩塌。
1351水管活水源
1403西稜線腰繞路產道機車最後可達處,若騎機車近來可以騎到此處。
1422鐵鍊,機車可以通過。
1425稜線&腰繞岔路,終於接到早上經過的0623【5.3K】岔路口,心中大喜也放下一塊石頭。
1436回到原點停放機車的地方(新登山口) ,接下來就是要回到放登山杖的地方然後取回登山杖及衣物。
1453抵早上找路的地方【0658】,才發現原來此處廢產道為倒Y型須往右繞行,早上未注意所以沒發現,將身上僅有的路條綁於此處。
1457抵置物處。
1502回新登山口機車處
1608第一道鐵門停車處,賦歸。
後記:機阿佐名山早期有五條路線可達基點,但88風災之後攀登記錄甚少,此行探勘能夠一次單攻完成乃需歸功前輩們留下的相關記錄,雖然不多但詳加研讀及計畫以了解山頭周遭地理環境特色,輔以GPS定位導航方能成功,特此感謝。
以目前獵徑狀況研判近期獵人活動頻繁,路徑清楚攀登不難,此行探勘所走兩條路況提供有意拜訪之山友參考。
延伸閱讀:
http://www.keepon.com.tw/DiscussLoad.aspx?code=AF7609C772BFA07624787593F11A0286
http://www.keepon.com.tw/DiscussLoad.aspx?code=314B5CF9AEC3A19113F6CAA6F539A6623412D290C2EE8CD4
Ahan兄:
請教一下,777兄所提到西南支稜線(第一大鐵門取右)最為簡易好走,上山二小時有找的路線有去探過嗎。好想去。
您好:
有關您所提的這段路沒有去探喔。
行前也有考慮過這條路線,但因找不到航跡資訊,且產道路況未知,所以才選擇稜線路。
Thanks.
找時間去爬幾阿佐名山時再探探看.
航跡資訊777兄96.04.21所發布的gps座標標示路徑D線蠻清楚的,第一大鐵門取右再7.5Km可以到登山口,只是時間久遠不知道還通不通。
Thanks.
Thanks.
祝您山旅愉快
Ahan兄:
請教一下,777兄所提到西南支稜線(第一大鐵門取右)最為簡易好走,上山二小時有找的路線有去探過嗎。好想去。
Thanks.